第3章 逐光的逆旅
那时的她,是田野里追着蝴蝶奔跑的小女孩,笑声能穿透每一寸金黄的稻浪;是趴在老旧书桌上,认真写作业的乖学生,虽然家境普通,可眼中满是对知识的渴望。
她的成绩优异,奖状贴满了家中那面斑驳的土墙,成为父母劳作之余最欣慰的慰藉。
转折发生在西年级的那个深秋。
一场突如其来的流感席卷了清平村,许念安也未能幸免。
高烧持续不退,让她的身体极度虚弱,不得不请假在家休息了大半个月。
病愈返校后,她发现曾经熟悉的知识变得陌生起来,像是隔了一层朦胧的纱,怎么也看不透。
数学老师在黑板上飞速地书写着方程式,那些数字和符号在许念安眼中如同乱码,无论她如何集中精力,都无法理解其中的逻辑。
语文课上,老师讲解的古诗词,她只能机械地背诵,却难以领会其中的意境。
英语课上,复杂的语法和大量的单词,让她的脑袋嗡嗡作响。
第一次月考成绩公布,许念安的名字在成绩单上的位置急剧下降,她望着那一个个刺眼的分数,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回到家,母亲看到成绩单,眼中满是担忧:“安安,你这是怎么了?
是学习上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许念安低着头,一言不发,心中充满了自责和无助。
从那以后,许念安仿佛陷入了一个黑暗的旋涡。
课堂上,她的眼神总是游离,老师提问时,她常常回答得驴唇不对马嘴,引得同学们一阵哄笑。
渐渐地,她开始逃避课堂,害怕老师失望的眼神,更害怕同学们的嘲笑。
在学校里,曾经的朋友也因为她成绩的下滑,渐渐疏远了她。
课间休息时,她总是独自坐在座位上,看着其他同学三五成群地讨论学习、分享趣事,心中满是孤独。
只有蒙诗韵,还会偶尔来找她,给她讲解难题,但许念安总是心不在焉,她的心思仿佛被一层厚厚的阴霾笼罩,怎么也走不出来。
回到家,许念安面对堆积如山的作业,感到无比的恐惧和厌烦。
她开始拖延,总是把作业拖到最后一刻才开始做,结果往往是错误百出。
父亲看到她这样,忍不住发火:“你怎么变得这么不上进?
以前的你去哪儿了?”
许念安委屈地哭了起来:“我也不想这样,可是我真的学不会。”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念安的成绩越来越差,五年级的期末考试,她甚至有几门科目都亮起了红灯。
老师把她叫到办公室,无奈地说:“许念安,你再这样下去,升学都会有问题。
你自己要好好反思一下,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许念安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中,她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失败者,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改变现状。
她开始讨厌学习,讨厌学校,每天都过得浑浑噩噩。
转机出现在六年级的一次校园文化节上。
学校组织了一场征文比赛,主题是“我的梦想”。
许念安本不想参加,但在语文老师的鼓励下,她还是拿起了笔。
她写下了自己对未来的迷茫,对曾经梦想的怀念,以及对清平村那片田野的热爱。
她倾诉着自己在学习困境中的挣扎,和对找回曾经那个自信的自己的渴望。
没想到,这篇饱含真情实感的文章获得了一等奖。
当老师在课堂上朗读她的文章时,许念安的心中涌起一股久违的成就感。
同学们纷纷向她投来羡慕的目光,那一刻,她仿佛看到了一丝曙光。
从那以后,许念安开始重新审视自己。
她意识到,成绩并不能定义自己的全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她虽然学习成绩不好,但她有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能够用文字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在老师的建议下,许念安加入了学校的文学社。
在那里,她结识了一群热爱文学的同学,大家一起讨论写作技巧,分享阅读心得。
在这个温暖的小团体里,许念安重新找回了自信。
她开始尝试用写作来梳理自己的学习思路,把数学题的解题过程、语文课文的理解、英语单词的记忆方法,都用文字记录下来。
慢慢地,她发现学习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而是一个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为了提高成绩,许念安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
每天早上,她都会早起背诵古诗词和英语单词;课间休息时,她会主动向老师和同学请教问题;晚上,她会认真完成作业,并且对当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虽然过程很艰难,但她不再轻易放弃。
蒙诗韵也一首陪伴在她身边,给她鼓励和支持。
两人一起学习,一起进步,曾经疏远的友谊也逐渐升温。
在蒙诗韵的帮助下,许念安的数学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升学考试的日子越来越近,许念安的心中虽然还有一丝紧张,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待。
她满怀憧憬地走进考场,手中的笔像是承载着她所有的希望。
然而,命运似乎又一次和她开了个残酷的玩笑。
考试成绩公布的那天,阳光格外刺眼。
许念安站在学校的公告栏前,看着那一个个名字和分数,她的目光定格在自己的成绩上,久久无法移开。
分数低得让她难以置信,比她预想的还要糟糕。
她考上了最差的初中——明得里竹中。
回到家,许念安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泪水止不住地流。
她觉得自己让所有人都失望了,父母的期待、老师的鼓励、朋友的支持,都被她辜负了。
母亲在门外轻轻敲门,声音里带着心疼:“安安,开门,和妈妈说说。”
许念安没有回应,她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一切。
夜晚,许念安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思绪万千。
她想起自己在文学社里的快乐时光,想起那些为了提高成绩而努力奋斗的日子,她不甘心就这样被失败打倒。
几天后,许念安在整理书桌时,看到了自己参加征文比赛时写的那篇文章。
看着那些熟悉的文字,她心中涌起一股力量。
她明白,一次考试的失败并不能决定她的一生,虽然进了最差的初中,但她还有自己热爱的写作,还有支持她的家人和朋友。
开学那天,许念安背着书包,踏入了明得里竹中的校门。
校园里的设施陈旧,学生们的打闹声在耳边回荡。
她深吸一口气,暗暗发誓,要在这里重新开始。
在新的班级里,许念安结识了几个同样热爱文学的同学。
他们一起组建了文学小组,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经典作品,交流写作心得。
许念安的写作才华在这个小团体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她的文章常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级里朗读。
与此同时,许念安也没有放松对其他学科的学习。
她每天早早地来到学校,背诵单词和课文;晚上回家后,认真完成作业,主动做练习题。
遇到不懂的问题,她会向老师和同学请教,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
在一次学校组织的作文比赛中,许念安凭借一篇描写清平村自然风光的文章,获得了一等奖。
她的名字在学校里传开了,同学们对她投来了敬佩的目光。
这次的成功让许念安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她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念安逐渐适应了明得里竹中的学习和生活。
她不再为自己的学校而自卑,而是把这里当作了逐梦的新起点。
在这片并不肥沃的土壤上,她努力地扎根、生长,向着阳光的方向,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