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殊伫立在1703室的落地窗前,眼神穿透被雨水朦胧了的玻璃,
牢牢锁定对面的1603室。那扇窗户的磨砂玻璃上,一道细微裂痕若隐若现,
好似一条蜿蜒的蜈蚣,从底部攀爬至顶部,仿佛在悄无声息地讲述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雨城的夜晚总是笼罩着一种无形的压迫感,整个城市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大手挤压着,
渐渐扭曲变形。林殊凝视着那道裂痕,仿佛能看到裂痕中缓缓流淌出某种难以名状的东西,
似信息流,又像某种无形的能量。“你又在看那扇窗户了。”苏晚的声音从身后悠悠传来,
带着她一贯的冷静与疏离。她端着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穿过昏暗的客厅,
将杯子轻轻放在林殊身旁的茶几上。咖啡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和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交织成一曲诡异的乐章。“你觉得这扇窗户像什么?
”林殊冷不丁发问,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苏晚微微一愣,旋即轻轻一笑,
“像一面镜子?”“不。”林殊摇了摇头,眼神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像一个黑洞。
”他仰起头,目光穿透客厅的虚空,仿佛要直直穿透墙壁,抵达对面的房间,
“它吞噬了所有光线,却什么都没留下。或者说,它留下了太多东西。”苏晚眉头轻皱,
她明白林殊又陷入了对隐私、窥探和监控问题的思索。自从搬到滨河公寓,
这些问题就成了林殊每日反复思考、竭力想要解决的难题。“这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每一栋建筑,甚至每一块玻璃,都能被视作一个数据采集器。”林殊突然开口,语气笃定。
苏晚放下咖啡杯,走到林殊身边,望着他紧盯着窗外的背影,“你是说,
这扇窗户也是一个数据采集器?”林殊点了点头,手指在空气中快速敲击,
激活了投影仪上的详细信息界面。“它不仅是数据采集器,”林殊接着说道,
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安,“还是一个数据处理器。每次有人从这扇窗户前经过,
他们的一举一动、面部表情,甚至呼吸,都会被记录下来,然后被处理成数据,
传输到某个不为人知的地方。”“但你根本无从知晓这些数据被传向何处,
也不知道它们会被用于什么目的。”苏晚补充道。“没错。”林殊叹了口气,
眼神中流露出一丝疲惫,“这就是我们生活的世界,一个被无数隐形监控者环绕的世界。
”突然,林殊的视网膜投影仪亮了起来,一个醒目的红色警示框在他眼前弹出。他眉头紧锁,
低头看向投影仪上的信息。是他的智能安防系统发出了警报。“怎么了?
”苏晚留意到林殊的异样,轻声问道。“是……是那个程序。”林殊的声音微微颤抖,
手指在空气中快速敲击,试图重新启动量子模拟器。“哪个程序?”苏晚皱起眉头,
走到林殊身边,目光落在投影仪上的代码上。“我是说,我编写的那个监控程序。
”林殊咽了口唾沫,眼神里满是恐惧,“它好像被篡改了。”“篡改?
”苏晚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你是说,有人黑进了你的系统?”“不。”林殊摇了摇头,
语气中带着难以置信,“比那更糟糕。是……是它自己改变了。”苏晚看着林殊,
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她知道林殊又在思考那些关于隐私、窥探和监控的问题了。但这一次,
林殊的表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复杂。林殊迅速打开程序的核心代码界面,
投影仪投射出密密麻麻的代码行。他的手指悬停在一段异常的代码片段上,
那是一段看似随机生成的字符串,却在量子加密协议中形成了一种奇异的低熵态。“看这里,
”林殊指着屏幕,“这是量子密钥分发模块的一部分。根据量子加密的原理,
任何对密钥的篡改都会导致量子态坍缩,触发报警机制。但这段代码……它没有触发报警。
反而,它通过某种方式‘隐藏’了自己。”“隐藏?”苏晚皱眉,“怎么做到的?
”“量子叠加态污染。”林殊低声说道,眼神中透着恐惧,
“这段代码并不是简单地插入到程序中,而是通过量子叠加态的方式,
与原有代码产生了共振。它既存在于程序中,又不存在于程序中。
这是一种……微观层面的信息污染。”“你是说,
这段代码在量子层面上‘伪装’成了程序的一部分?”苏晚努力理解着。“不仅仅是伪装,
”林殊摇了摇头,“它改变了程序的熵值。熵是衡量系统无序程度的指标,
而这段代码让整个程序从低熵状态逐渐趋向高熵,就像……就像一个逐渐失控的系统。
”林殊猛然想起了热力学中的熵增定律:在孤立系统中,熵总是趋于增加,
系统的无序程度会不断上升。这个定律在物理学中是绝对的,
在计算机科学中也可用来解释数据的无序化。但他突然意识到,
这个定律或许并不仅适用于物理世界,也可能适用于信息世界。那些监控程序收集到的数据,
也许并非简单的信息,而是一种形式的熵。随着数据的不断积累,系统的熵也在持续增加,
最终导致了程序的异常变动。“你怎么看?”林殊突然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
“熵增定律是否也适用于信息世界?”苏晚愣了一下,随即笑了,“你又在发呆了。
不过……我觉得你的想法很有意思。”“不,”林殊摇了摇头,眼神中透着坚定,
“这绝非只是有趣的想象。当数据采集突破隐私边界,社会秩序将不可逆转地滑向混乱。
我们正在见证信息资本主义的终极归宿——一个由无数隐形监控者构成的世界,
每个角落都在不停地收集、处理、再传输数据,直至整个系统的熵达到临界点。
”林殊继续深入分析程序的代码,发现了一段极为复杂的算法。这段算法并非他所编写,
而是由程序自行生成的。它通过自组织临界性SOC算法,
使数据节点从有序状态自发演变为混沌状态。“这是……自适应熵增算法?”苏晚问道,
眼神里充满疑惑。“更准确地说,是熵增驱动的自适应算法。”林殊低声说道,
“它通过不断改变自身的熵值,保持在系统的边缘运行。既不会被完全检测到,
也不会被彻底清除。”“这就像是……一个寄生虫。”苏晚试图找个贴切的比喻,
“它寄生在系统里,利用系统的资源,却不会让系统崩溃。”“没错,”林殊点头,
“但它并非简单的寄生。它在改变系统的行为,让整个系统逐渐失控。
”林殊的视网膜投影仪切换到一个三维模型界面,
滨河公寓的建筑结构被投影成一个透明的网格体,
每一根钢筋、每一块玻璃都被标记为数据节点。
红色的警示标志从1703室的位置扩散开来,沿着城市物联网IoT的网络蔓延。
“这不是一个独立的程序,”林殊喃喃自语,“它已经接入了城市物联网。”苏晚皱眉,
“物联网?你的意思是,它正在利用城市的基础设施?”“没错。”林殊点头,
投影仪上显示出一条数据流动的轨迹,从1703室的窗户节点开始,
沿着光纤和无线网络扩散到整个城市。
红点的轨迹经过地铁站的监控摄像头、公交站的电子显示屏,
甚至渗透进了电力系统的变电站。“它在利用这些设备作为中继节点,”林殊接着说道,
“就像病毒在人体内扩散一样。每个节点都在为它提供计算资源,
同时也将它的影响扩散到更大的范围。”苏晚看着林殊,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你的意思是,外面世界的记忆正在消失?”“不仅仅是外面,”林殊点头,
“如果整个网络坍缩,我们的记忆也会变得混乱,甚至可能完全消失。
”林殊突然想起了程序中的一个异常模块,它似乎在生成一种特殊的量子态,
这种量子态具有极高的熵值,并且能够通过量子纠缠协议与其他节点的量子态耦合。
“这是一种……高熵量子态,”林殊低声说道,
“它的存在本身就违背了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苏晚皱眉,“但这不可能,
量子力学不允许这种状态的存在。”“但它确实存在,”林殊指着屏幕,表情凝重,
“这只能说明,我们的程序已经被某种未知的力量篡改了。”林殊站在实验室中央,
目光死死盯着视网膜投影仪上不断闪烁的红色警示框。量子模拟器的界面被投影到空气中,
繁复的代码和数据流如同失控的星系,正以一种不可逆转的方式坍缩。
他的手指在空气中快速敲击,试图重新启动程序,但一切都为时已晚。“它已经开始了吗?
”苏晚站在一旁,声音低沉而紧张。她的目光落在林殊的脸上,试图从他的表情中找到答案。
林殊没有回答,他的眼神中透着一丝复杂的情绪,既有恐惧,也有某种难以言喻的解脱。
他知道,这一切的终点终于来临。“熵增的终点就是坍缩。”林殊低声说道,
语气中带着不可抗拒的坚定,“我们一直在试图阻止它,但实际上,
我们只是在延缓它的到来。”苏晚皱了皱眉,她不理解林殊的意思,但她知道,
林殊已经看到了某种她无法理解的真相。林殊迅速打开量子记忆图谱的界面,
投影仪投射出一个复杂的三维模型。这是他这些年来最重要的研究项目之一,
通过量子纠缠技术,将人类的记忆编码为高维信息,存储在一个量子网络中。但此刻,
这个网络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记忆图谱的纠缠态正在失控!”林殊低声说道,
手指在虚拟键盘上快速敲击,试图稳定网络的运行。苏晚走到林殊身边,
看着投影仪上的数据,“这意味着什么?”“记忆图谱的纠缠态一旦失控,
就会导致记忆信息的大量丢失,甚至可能引发整个网络的坍缩。”林殊解释道,
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恐惧,“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
它会影响所有连接到这个网络的人。”“所有人?”苏晚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你是说,
包括我们?”林殊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他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速敲击,
试图阻止崩溃的进一步扩散。林殊又一次想起了热力学中的熵增定律:在孤立系统中,
熵总是趋于增加,系统的无序程度会不断上升。这个定律在物理学中是绝对的,
在计算机科学中也可用来解释数据的无序化。但他突然意识到,
这个定律或许不仅适用于物理世界,也可能适用于人类意识。当记忆信息被大量篡改和丢失,
人类的意识也会逐渐失去秩序,最终走向崩溃。“熵增不仅仅是数据的无序化,
”林殊低声说道,仿佛在自言自语,“它也是意识的混乱化。”苏晚看着林殊,
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你是说,我们已经无法阻止这场崩溃了?”林殊没有回答,
他的目光仍然停留在投影仪上的三维模型上。他知道,这场崩溃已不可避免。
林殊的视网膜投影仪切换到一个动态模型,屏幕上,城市的灯光开始快速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