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活自此因为这节体育课而发生了改变。
到了晚上放学时,我背着书包走出校门,其他的学生们结伴而行,说说笑笑的从我身边经过,没有人像我一样独自回家,我只能无聊地熬过回家途中的这段时间。每天都是如此,可今天不一样了。
我专注地盯着鞋尖向前走,突然听到“吱”的一声,一辆自行车在我旁边停下了。
“啊,果然是你。”
骑在自行车上的,是体育课上被我砸到的女生叶昕。
我吓了一跳,不由得倒退了半步。
其实在今天之前我就注意过这个女生,她在班里面很少同别人主动交流,但绝不是和我一样性格孤僻懦弱,正相反,她总是给人一种冷酷的感觉,她好像只在需要说话的时候说话,不说多余的话,而且她的各项学习成绩都很优秀,运动神经也发达,因此老师和同学们都会高看她一眼。
或许是因为她那远超同龄人的冷静和自律,大家都对她敬而远之,在班里能称得上是朋友的人,对于她而言大概是一个也没有。就没朋友这点来说,我和她很像。
“你都是走路上下学啊。”叶昕从车上下来,她比身材矮小的我还要高一点。
“哦,对,是啊。”我在脑海里揣测她来找我搭话的原因。
她把一只手臂抬起来伸到我面前,撸起校服袖子,露出她的三分之二个手臂,只见小臂靠近手肘的地方有一块儿鸡蛋大小的淤青。颜色不是太深,但是在她白皙的胳膊上还是挺扎眼的。
“下午体育课被你砸的。”
完了,是来找我兴师问罪的。
“对……对不起啊,很疼吧。”
她把头一偏:“倒不是很疼。不过,你作为一个男生,把女生弄成这样,是不是多少要表示一下呢?”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我发现她此时说话的神态和语气跟在学校里冷酷的她很不一样,竟然感觉有点活泼。
“要不你打我一下,把我也弄成跟你一样的淤青?”我伸出胳膊。
她轻轻推了一下我的手,咯咯笑了起来,我头一次见她这样开心的笑。
“你这人怎么回事儿?算了,前面有个小卖部,你请我吃东西吧,就当谢罪了。”
“嗯,你想吃什么?”她提出的谢罪方式很好做到,所以我立刻就答应了。
“不知道,到了再看。”
到了小卖部门口,里面挤满了刚刚放学的学生,几乎都是来买零食的。
“啊好多人,我不想进去,你去吧,拜托了,随便买点什么就快出来吧!”说着她推了一下我的背。
我费劲儿挤了进去,买了两根棒冰,又费劲儿挤了出来,递给她一根。
她看到后好像很惊喜的样子:“唉?你怎么知道我喜欢吃这个橘子味儿的棒冰?”
“啊,我……”
“是不是你看到我总是买这个吃,然后记住了啊?不错不错,你砸我的事情我原谅你啦。”
她满意地点了点头。
其实我是随便买的,但看到她好像还挺开心,我也没说什么。
后面一路我们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刚开始和她的对话有些生硬,可说着说着,竟然变得流畅了起来。按理说我这种性格的人,和女生单独相处的话,早就呼吸困难、满脸通红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和她在一起我丝毫不觉得紧张,甚至感到很放松,而她好像也不讨厌同我交谈。这一路上我们吃着棒冰边走边聊(以前从没注意到,我们两家离得很近),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有这么愉快过了。
从那以后,我们一见面———虽然算不上是每天———两个人就一起结伴走路上下学,她也没有再骑过自行车。两人天南海北的聊,说话之间,我们发现彼此的共同点相当不少。我们都喜欢看书,喜欢看电影,她还说她也不喜欢同别人交流,不擅长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感受。
“可是我看你和我说话时挺流畅的啊?”我好奇的问道。
“你和他们不一样。”她顿了一下,“怎么说呢,你给人一种很平和很温暖的感觉,就好像……好像一只温顺的小狗,让人安心。我很喜欢狗的。”
“我就当你是夸我了。”
“哈哈哈哈,那当然是夸你啦!”她又推了我一下。
看来推人是她的习惯动作。不,不如说推我才是她的习惯动作。
说到我和她的不同之处,那就是她远比我会保护自己。虽然她也不喜欢同人交流,但是在必须要和讨厌的人说话时,也可以摆出一副笑脸,不喜欢的学科也能用心学而且学的很不错。这些种种于我而言非常困难。就好比我是赤手空拳的和周围的一切在战斗,而她则是为自己造了一套坚固的铠甲,可是我们面对的敌人却是一样的。
我很快习惯了有她陪在我身旁,那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同她在一起时我没有同别的同学相处时那种全身紧绷的感觉,我喜欢和她一起走路回家,我们就这样单独在一起打发时间,印象里周围并没有人因此拿我们起哄,当时觉得没什么,现在想起来,倒是有一点不可思议,因为我们班的那群男生们很喜欢拿要好的男女生开玩笑。
我想,大概是因为叶昕的性格使然。虽然她和我在一起时大都比较开朗,但她在学校里摆出的冷酷模样,确实让人不敢轻易的对她开玩笑。就连当时班里面最调皮的几个男生都不来招惹她,而这个结果对我来说可谓是谢天谢地,求之不得。
“哦对了,”一天放学后,她从上衣口袋里掏出她那部白色的手机晃了晃,“我们还没有联系方式呢。”
她这么一说我才意识到,两人每天的交流仅限于上下学的路上。
我掏出手机,加了她的QQ(那时候微信好像尚未流行起来,学生们之间还是用QQ更多一些),也互相给了手机号。
有时晚上回家后,我们会在QQ上扯两句有的没的,但大部分的聊天内容都是我找她要作业抄。
她作为一个女孩儿,理科却出奇的好,而我对数字、符号和公式一类的东西相当的不敏感。
尽管我每次找她讨要作业答案,她都会回复一些诸如“你答应请我吃零食的话我就考虑考虑。”这类的话来刁难我,但说不了两句后还是会把答案给我拍过来。
对于零食的事儿,尽管我每次要到作业后都装作一副反悔的样子,但转天还是会乖乖的把买好的薯片和饮料塞进她的桌斗里,以便下次继续向她要作业。
叶昕的家里有一台很高级的家庭投影仪。那个时候,有这种玩意儿的家庭还真不常见。
因为这个我经常跑到她家里去看电影。作为交换,我会给她带我喜欢的小说或者漫画。无法和同龄人正常交流的我竟然有一天可以去到同学的家里玩,而且还是女生的家里,这对我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但这件事的确实实在在的发生了。
她把投影仪连接到电脑上,给我推荐她喜欢的电影。每次连接时都要等待一小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和她就着各自喜欢的电影畅聊,慢慢地我发现,和她在一起聊天时,我会忘记自己在他人眼中是个内向孤僻的奇怪小孩,也不觉得我的交流能力有问题,甚至还感觉自己口才出众。
虽然大部分时间她都会神采飞扬的说一大堆,全然不顾我有没有在听,但在我说话时,她总是专注的看着我,露出一种特有的微笑———就是那天体育课上她露出的那种微笑。
那种微笑和她平常对老师或者别的同学说话时露出的笑容不一样,是一种很放松的笑,同时又好像在深处隐藏着什么神秘而美好的事物,让我很舒服。
这特殊的笑看多了之后,我开始注意到叶昕的眼睛很好看,两颗“布灵布灵”的大眼睛和她偏圆的小脸儿搭配的很和谐,笑起来时,两个卧蚕把眼睛推的眯起来,十分可爱。每次看到她的眼睛,总会使我联想到猫。如果说她是个美人可能有点过誉,但绝对算是比较好看的那类女生。
我曾想过,我们互相能这么聊得来,大概是因为我和她的心灵深处有一种共鸣,那是一种“灵魂属于同一个世界”的共鸣。
孤独的人总是能敏锐的发现自己的同类,即使同类或许在伪装自己的孤独。
后来基本上每个周末,我都会拿着小说去叶昕家找她玩。记得好像很少见过他的父亲,每次都是她或者她母亲来给我开门。
她母亲很欢迎我来玩,我想应该是因为我一看就是那种标准的“老实孩子”的缘故,规规矩矩,衣着得体,也比较懂礼貌。但我却喜欢不来她的母亲,因为有一次我就要走到她家楼下时,远远的看到她母亲咒骂着踢了一脚卧在门口的一只猫。从那以后我总感觉她母亲身上散发着一种伪善的味道。
就这样,不知不觉中,我和叶昕已经互相陪伴着走过了两年多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