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之内,皇上端坐于高台中央,龙袍加身,威严中透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质。
他的眼神锐利如鹰,仿佛能洞察人心,却又深藏不露。
皇后则坐在皇上的旁边,她身着华丽的宫装,面带温柔的微笑,宛如春日里温暖的阳光。
既有着母仪天下的风范,又不失女性的柔美与细腻。
苏婉晴等人在掌事嬷嬷的引领下,行至大殿中央,按照规矩行礼问安。
然而,就在这时贵妃突然出现,她身姿曼妙,气质高贵,目光如炬,仿佛能够洞察人心。
她走到苏婉晴面前,仔细打量着她,目光停留在苏婉晴佩戴的玉佩上,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与了然。
“这玉佩好生眼熟,你从何处得来?”
贵妃问道,声音柔和,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苏婉晴心中一惊,但很快便镇定下来。
她恭敬地回答道:“回贵妃娘娘,这玉佩是家父赠予我的。”
贵妃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她对苏婉晴的态度突然变得温和起来,仿佛对苏婉晴产生了几分欣赏与怜惜。
她轻声说道:“你这女子,倒是有几分灵气。”
皇上听后,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抬起头来,让朕瞧瞧。”
皇上打断了皇后接下来要问的话。
苏婉晴闻言,缓缓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
皇上细细打量着她,眼中闪过一丝惊艳与满意。
“嗯,果然是个美人。”
皇上赞许地说道,然后转向皇后与贵妃,“你们看,这苏婉晴如何?”
皇后微笑着回应:“臣妾也觉得苏婉晴不错,若她能入宫,定能为皇上分忧,也能与其他嫔妃和睦相处。”
贵妃掩唇笑了笑:“臣妾要恭贺皇上又得佳人了。”
贵妃的话语中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酸意,她轻轻摆动着手上的扇子,眼神中闪过一丝玩味。
“那便留牌子,赐香囊。”
苏婉晴回到客栈,心中尚沉浸在选秀的种种经历之中,忽闻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她抬头望去,只见一名身着华丽宫服的太监手持圣旨,大步流星地走进客栈。
客栈内的众人见状,纷纷跪倒在地,苏婉晴也连忙跪下,心中隐隐有了些预感。
太监站定,清了清嗓子,高声宣读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有天下秀女苏氏,经层层遴选,才貌双全,品德兼备。
朕心甚慰,特赐位分,以彰其德。
秀女苏氏,端庄秀丽,温婉贤淑,才情出众。
今册封为‘宝林’,赐居永和宫蘅芜苑,望其恪守妇道,勤勉持家,以承皇恩,绵延后嗣。
钦此。”
苏婉晴听完圣旨,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与感慨。
她接过太监递来的圣旨,恭敬地行了一礼:“谢主隆恩。”
太监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恭喜宝林,贺喜宝林。
请您尽快收拾行装,准备入宫。”
苏婉晴朝身旁的翠花使了个眼色,翠花会意,立刻上前一步,笑容满面地对那宣旨的太监说道:“公公,我送送您。”
说着,便不动声色地将十两银子悄悄塞到了太监的手中。
太监感受着手中沉甸甸的银两,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的神色。
提点到:“永和宫只有苏答应一位小主,离着乾清宫也近,近水楼台先得月。”
苏婉晴闻言,心中顿时明悟,深知这太监言语之中的分量。
她盈盈一笑,再次向太监福身行礼,声音温婉而坚定:“多谢公公的悉心提点,婉晴感激不尽,定会将此铭记于肺腑之中,时刻不敢或忘。
日后在宫中,还望公公能多加照拂,婉晴自当铭记大恩,时刻感念。”
说着,她又示意翠花再取些银两来,太监见状,连忙摆手制止,笑道:“苏宝林,客气了,咱家不过是个传话的,能得小主如此看重,己是荣幸之至。
宫中规矩甚多,小主日后自会明白。
只盼小主能在宫中顺风顺水,早日得皇上青睐,那便是对咱家最好的回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