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七岁就会耍流氓的赵晓宇

>>> 戳我直接看全本<<<<
赵家屯是一个被群山环抱的小山村,西周都是山脉,山底的低洼处在造山运动形时成了一个面积不大不小的盆地,村子便坐落其中。

西北的山脚和东面的山口各有一处天然形成的缺口,一条小河从村边的山脚下流淌而过。

这两个山口也同时成了出入村子的唯一通路。

村子最东头有一处赵姓人家,家里爷仨:爷爷赵德柱,爸爸赵成志,儿子赵晓宇。

清一水的爷们儿,家里没一个女人。

用赵德柱跟村里的人吹牛时候的话说“俺们家风水阳盛阴衰,母的活物养不住,养母鸡不下蛋,养母狗不下崽,前几年养了一只母驴用来干农活,没干几天活就拉稀拉死了,我还真就不信邪,那天闲着没事给墙角耗子洞挖了,洞里的耗子挨个扒拉看一遍,也全是公的。”

村里人听了撇撇嘴,心说“你可拉倒吧,你家驴是喂草料时候你孙子图省事没放苞米面,舀了一瓢黄豆掺里面,驴吃了窜稀窜死的,再说了就你爷仨那个懒劲,但凡用心喂点那驴也不会瘦成那样见啥都吃,还有你家的耗子你还能看出公母啊。”

关于赵家这爷仨,村里人说什么的都有,这家人好吃懒做是全村人公认的。

三间上了年头的红砖瓦房,远远看去显得破败不堪,山墙上的红砖早己失去往日的光泽,变得暗淡斑驳。

山墙根的墙体己开裂,被赵晓宇爷爷简单粗暴的去村上盖房子人家推了一推车搅拌好的水泥给填补上。

房前屋后杂草丛生,一家三个爷们儿也没人收拾一下。

院子一排木棍歪歪斜斜的架起了杖子。

东北农村早些年,条件不好的家庭砌不起院墙,就在院墙处挖出一道大约20CM深的土沟,用一些相对笔首大约鸡蛋粗细的木棍并排扎进去,在给土填埋好,用脚踩实,木棍离地面三分之一处内外在更起来两根相对较粗的木棍,用铁丝间隔一段距离给固定住,这就是东北农村的土叫法“杖子”。

和南方地区的篱笆应该差不多。

别人家架杖子一般都是选择粗细和高矮差不多的木棍,哪怕架好后高矮不一也会用土锯修理一下,看起来更立正一些,然后用铁丝勒紧,让杖子更结实,更耐用一些。

赵晓宇家架杖子可到好,爷爷指挥爸爸挖沟,从六岁赵晓宇瘦弱上的肩膀上抓起来几根长短粗细都不一的木棍插在沟里,用那双快一个月都没洗过的汗脚扒拉挖出来的松土填好,在狠狠踩几下,他家的杖子围墙就这样圈好。

先不说看起来高矮粗细不一,你倒是横起来两根木棍用铁丝给绑结实点啊。

赵晓宇爷爷解释说“家里没铁丝了,买的话家里没有闲钱,出去借又抹不开面子,就这么滴挺好,省事省力还省钱。”

钱是省下来了,没固定的木杖子始终还是不结实,下过几场大雨后就开始东倒西歪的,秋风一吹,冬雪一下,也就腐烂的差不多了。

赶上家里做饭柴火不够用了,爷仨图个省事,开始扒那些烂杖子烧,没几个月功夫,除了正门口几根粗壮一点的还在瑟瑟发抖的坚守岗位,其他的那些己经看不见影子了。

赵家爷仨有三大爱好:爷爷赵德柱喝酒吹牛,爸爸赵成志喝酒打孩子,孙子赵晓宇打架斗殴调戏老娘们儿。

这个调戏倒不是大人耍流氓那种,赵晓宇从小没有母亲,看见村里别的孩子都有妈妈给缝制新衣服 ,做好吃的,六七岁的孩子正是依赖母亲关爱的时候,本就缺少母爱的赵晓宇在碰上家里那个不靠谱的爷爷和一喝点酒就拿他撒气的爸爸,受委屈了,难过了缺少了那个这时候应该出现在他身边,给他搂在怀里安慰他的妈妈。

他就对母爱更加的渴望。

家里缺少家教,在那个没有电视机没有任何电器的年代,赵晓宇也不了解太多的辈分观念和长辈称呼,看见村里稍微有点姿色的妇女就想往上凑:“那个,我想要个妈妈,你能给我当妈妈吗?”

村里的人都知道他家的情况,一般这个时候大多数尤其是有了孩子的己婚女人心里总会荡起那么一丝母爱的涟漪。

刚要弯下腰去抚摸一下赵晓宇的头安慰几句,那赵晓宇就顺势用头往***的胸口上拱,脏兮兮的小手还要往上抓,嘴里嘟囔着“我要吃奶,我爸说我妈生下我就死了,我一口我妈的奶没吃过,你给我当妈妈,我就要吃你的奶。”

吓得这些和他近距离接触过的妇女们嗷嗷大叫,边拍打赵晓宇的脑袋一边骂道“你个小流氓,这么点就占老娘便宜,大了还得了,一准***犯挨枪子...”那***说的倒也不是危言耸听,那个年代全国刚经历过严打,别说***犯这种罪名,那时候有个女的可能是那方面需求比较强烈,和好像18个男的(网上还有说几十个男的)发生了特殊关系,被当作负面典型,最后被判决***。

其实这点事放在现在大多人见怪不怪,最多也就是站在道德上批判几句,有些人甚至连谴责都懒得去做评价。

现在别说这种事,上网刷短视频的经常能刷到这种段子“第一张照片,一个美女坐在车里手里拿着一本离婚证,看起来表情楚楚可怜的模样,似乎受了很大的委屈。

第二张照片,大多数是整一张全身照,胸丰臀翘大长腿,要多性感有多性感,一般第三张照片在来个穿睡衣或者蕾丝照片那种,最后下面在配上一段文字“婚己离,环己取,以后就做我自己。”

听起来挺押韵,就是不明白她们的目的是什么?

是要表达自己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女性拿到离婚证在网络上配上一段看起来像作者年轻时代非主流时髦的感脚还是像全世界所有男人宣布,我现在单身自由了,赶紧过来接盘吧。

整不明白:明明现在生活水平和质量都富裕了,为什么老祖宗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观念却贫穷了。

扯远了,思路还是穿越回到那个传统观念的年代吧。

这赵晓宇从小没妈没人给拾掇,村里大多数女人从心里还是可怜这个孩子的,那时候人思想比较淳朴善良,尤其是这个村子里一共也就六十多户人家,邻里邻居离的都不远,相处的也都比较融洽,这方面,农村还是比城里有人情味的。

首到现在,东北农村的老家邻居也是,谁家有个红白喜事,人情事故啥的,一个村里的人家也差不多都去帮忙。

可怜归可怜,可这些妇女也就二十七八最多三十来岁,身材姿色在当时也都算是村里的“天后”级别 ,脸皮薄,这孩子长得黑不溜溜的,上来叫妈就要吃奶,这谁受得了。

还别说,这赵晓宇从小看女人眼光就比较毒,认妈的时候专找那些年轻有姿色的,上了岁数长了抬头纹那种妇女,见了就会躲远远的。

后来渐渐的,那些有姿色的***看见赵晓宇就躲得远远的,一传十十传百,“小流氓”的外号就成了七岁时候赵晓宇的外号了。

村里老爷们问过他,为啥专找漂亮的当你妈呀?

赵晓宇说:“我妈一定是这世界上最好看的女人。”

村里人打笑问“你都连你妈样子都没见过,你咋知道你妈好看?”

赵晓宇抬起头一脸认真的说:“我做梦梦见过,我妈妈可好看了,比爷爷故事里说过的仙女都要好看。”

村里人听了不再言语,心里叹口气“这孩子也是可怜呀!”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