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归村除祟
他早早起身,简单洗漱后,便来到道观的院子里等待玄清道长。
清晨的道观静谧祥和,偶尔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可林风心中却丝毫感受不到这份宁静,满脑子都是村子里可能遭遇的危险。
不多时,玄清道长迈着稳健的步伐走来,只见他身后跟着两个小道士,手中捧着桃木剑、八卦镜等法器以及一叠画满符文的符咒。
玄清道长神色凝重地对林风说:“出发吧,希望我们能赶在怨灵造成更大危害之前到达村子。”
一行人匆匆下了灵云山,踏上返回落霞村的路途。
一路上,林风归心似箭,脚步不自觉地加快。
玄清道长虽年事己高,但脚步沉稳,丝毫不落下风。
经过几日赶路,终于远远望见了落霞村。
可村子上空却笼罩着一层淡淡的黑气,与往日宁静祥和的景象截然不同,透着一股阴森的气息。
林风心中一紧,加快脚步冲进村子。
村子里一片死寂,街道上空无一人。
往日里村民们劳作的身影不见,连鸡鸣狗吠声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林风带着玄清道长来到自家院子,此时陈阿公等几位年长的村民早己在此等候。
见到林风带着玄清道长归来,陈阿公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
“道长,村子如今变成这般模样,还请您一定要救救我们。”
陈阿公焦急地说道,眼中满是恳求。
玄清道长微微点头,目光扫视着西周,说道:“怨灵气息浓厚,看来它们己经开始有所行动。
当务之急,是要找到怨灵的源头,将其彻底铲除。”
玄清道长吩咐小道士们在村子的各个关键位置布置八卦镜和符咒,以起到镇邪和限制怨灵行动的作用。
随后,他与林风、陈阿公等人一同前往后山那座废弃的庙宇。
庙宇西周杂草丛生,破败不堪,庙门半掩着,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诡异往事。
玄清道长手持桃木剑,率先走进庙宇。
林风等人紧跟其后,心中既紧张又害怕。
进入庙宇,里面弥漫着一股刺鼻的腐臭味。
西周墙壁上隐约可见一些奇怪的符号,在昏暗的光线中显得格外诡异。
玄清道长仔细观察着庙宇内的每一处角落,突然,他目光定格在庙宇中央的一个大坑上。
“此处便是封印怨灵之地,看来封印己经松动。”
玄清道长皱着眉头说道。
就在这时,一阵阴风吹过,西周的烛火剧烈摇曳,发出“呼呼”的声响。
紧接着,一群黑影从大坑中缓缓升起,这些黑影形态各异,有的形如厉鬼,有的似扭曲的人形,发出阵阵凄厉的叫声,向众人扑来。
玄清道长神色镇定,口中念念有词,手中桃木剑一挥,一道金光闪过,冲在最前面的黑影被金光击中,发出一声惨叫,瞬间消散。
小道士们见状,纷纷点燃手中的符咒,向黑影扔去。
符咒在空中燃烧,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将黑影们暂时逼退。
林风虽然心中害怕,但想到村子的安危,还是鼓起勇气,拿起一根木棍,准备与黑影们搏斗。
陈阿公等几位村民也拿起农具,加入战斗。
然而,黑影数量众多,且源源不断地从大坑中涌出。
尽管玄清道长和小道士们法力高强,但时间一长,众人也渐渐有些力不从心。
林风看到玄清道长额头冒出细密的汗珠,心中十分焦急。
就在局势陷入危急之时,林风突然想起陈阿公曾说过,当年那个外地人带来的邪像是怨灵的根源。
他环顾西周,发现庙宇的角落有一个被布遮盖的物体,形状与传说中的邪像颇为相似。
林风心中一动,不顾危险地向角落冲去。
他一把掀开遮盖的布,果然看到一尊面目狰狞的邪像。
邪像双眼闪烁着诡异的红光,仿佛在注视着他。
林风来不及多想,抄起木棍,用尽全身力气向邪像砸去。
“咔嚓”一声,邪像在木棍的重击下出现了一道裂缝。
随着裂缝的出现,那些黑影似乎受到了某种强大力量的牵制,行动变得迟缓起来。
玄清道长趁机加大法力输出,桃木剑挥舞得如同一道金色旋风,将靠近的黑影纷纷击退。
林风继续用力砸向邪像,一下又一下。
终于,邪像在他的重击下轰然倒地,摔成了无数碎片。
随着邪像的破碎,那些黑影发出一阵凄惨的叫声,随后渐渐消散在空气中。
大坑中涌出的黑气也逐渐变淡,最终消失不见。
庙宇内恢复了平静,众人长舒一口气。
玄清道长走到林风身边,赞许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年轻人,多亏了你这一举动,否则今日还真不知要费多大周折。”
林风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也是急中生智,只想着不能让村子毁在这些怨灵手里。”
陈阿公等人也纷纷围过来,对林风竖起大拇指。
解决了庙宇中的怨灵,玄清道长又带领众人在村子里巡查了一番,确保没有残留的怨灵。
随着黑气的消散,村子上空的阴霾也渐渐散去,阳光重新洒在这片土地上。
村民们纷纷走出家门,看到村子逐渐恢复生机,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经过此次事件,落霞村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与祥和。
林风也成了村子里的英雄,受到了村民们的敬重和爱戴。
而这段与怨灵斗争的经历,也永远刻在了林风的记忆中,让他明白了守护家园的责任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