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将目光首先投向了商业税收制度,这个关乎国家财政命脉却又弊病丛生的领域。
他深知,要推动改革,必须先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于是,林宇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深入京城的大街小巷,与商人、税吏交谈,详细了解商业税收的实际操作流程和存在的问题。
经过一番深入调查,他发现,除了富商与官员勾结偷税漏税外,税收标准的混乱也是一大症结。
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商户,税收标准模糊不清,导致税吏随意征税,中饱私囊的现象极为普遍。
林宇夜以继日地撰写改革方案,他结合现代税收理念和明朝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套详细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改革计划。
方案中,明确划分了不同行业的税种和税率,制定了严格的税收登记和审核制度,以确保税收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同时,他还设计了一套简化的税收流程,减少商户缴税的繁琐环节,提高征税效率。
完成方案后,林宇开始西处奔走,向结识的官员们阐述自己的想法。
然而,改革触动了部分既得利益者的蛋糕,一些与富商勾结的官员对林宇的方案嗤之以鼻,甚至在朝堂上对他进行诋毁。
但林宇并未气馁,他积极争取那些有识之士的支持,凭借着清晰的思路和有力的论证,逐渐赢得了一些正首官员的认可。
徐妙锦深知此事的艰难,她利用家族的影响力,暗中为林宇提供帮助。
在她的运作下,林宇得到了一次在朝堂上向部分重要官员阐述方案的机会。
朝堂之上,林宇镇定自若,他详细讲解了商业税收制度的现状、弊端以及自己改革方案的优势和预期效果。
一些官员听后,虽心中有所动摇,但仍对改革的可行性心存疑虑。
就在此时,刘瑾的党羽站了出来,对林宇进行猛烈抨击。
他们指责林宇是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徒,妄图以一些新奇的歪理扰乱朝纲,破坏祖宗定下的规矩。
林宇毫不畏惧,他据理力争,用详实的数据和案例反驳对方的观点,指出不改革商业税收制度,国家财政将面临日益严峻的困境。
这场激烈的辩论持续了许久,最终,在一些中立官员的调和下,决定先在京城部分地区试行林宇的改革方案,以观后效。
林宇深知这是来之不易的机会,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试行工作中。
他亲自挑选了一批公正廉洁的税吏,对他们进行培训,确保改革方案能够准确执行。
在试行区域,林宇设立了专门的咨询点,为商户解答疑问,帮助他们适应新的税收制度。
同时,他密切关注试行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及时调整方案中不合理的地方。
随着时间的推移,试行效果逐渐显现出来。
商户们发现,新的税收制度虽然明确了税率,但减少了中间环节的盘剥,实际缴纳的税款并未增加,反而因为流程的简化,节省了不少时间和精力。
而朝廷方面,税收收入有了显著增长,原本流失的税款被重新收缴上来。
林宇改革商业税收的成果很快在京城传开,他的名声也越来越响亮。
那些曾经反对他的人,在事实面前也不得不闭上了嘴。
然而,林宇清楚,这只是他改革之路的第一步,前方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而刘瑾等保守势力,必然不会轻易放过他,未来的路依旧充满荆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