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时代,他成绩优异,满心憧憬着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可家境的贫寒却如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让他饱尝世间冷暖。
每次看到同学们穿着崭新的运动鞋,炫耀着最新款的电子产品,他只能默默低下头,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试图用优异的成绩来弥补物质上的匮乏。
记得有一次,班级组织郊游,同学们都兴奋地讨论着要带的美食和有趣的活动,唯有王刚独自躲在教室的角落,沉默不语。
郊游的费用对他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母亲为了维持家庭生计己经十分艰难,他实在不忍心再给母亲增添负担。
后来,老师察觉到了他的窘迫,悄悄地帮他垫付了费用,那一刻,王刚的心中除了感激,更多的是对命运不公的无奈和不甘,也更加坚定了他出人头地的决心。
大学毕业后,母亲突然重病,高额的治疗费用如同一座大山,压得王刚喘不过气来。
在走投无路之际,经人介绍,他入赘到当地富商苏家,成为了一名上门女婿。
苏家主营建材生意,经过多年的打拼,产业规模庞大,在当地商界颇具影响力。
然而,苏家上下对王刚这个“倒插门”女婿充满了不屑和轻视。
妻子苏瑶对他态度冷淡,平日里颐指气使,仿佛他只是苏家的一个卑微仆人;苏家人也常常对他冷嘲热讽,安排他做各种粗重的体力活,完全不把他当作自家人看待。
王刚在苏家毫无地位可言,只能住在狭小昏暗的杂物间,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忙里忙外,却从未得到过一句肯定和尊重。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王刚默默地忍受着一切,心中的不甘和对未来的期望却从未熄灭。
他坚信,总有一天,自己会让这些轻视他的人刮目相看。
这天,闹钟响起,王刚赶紧起床洗涮,走入厨房,做了两碗西红柿鸡蛋面,刚端上餐桌,苏瑶便走下楼梯,两人无一語交淡,也无眼光交流。
吃完早餐,苏瑶便开车上班去了,王刚洗好碗筷,骑上那澳玛电动车,往建材厂方向驰去!
急赶慢赶终于在八点前到厂办,王刚打完卡往车间走去,说是厂办综合人员,其实就是打杂的,厂办车间甚至仓库,哪里需要就到哪!
因为是上门女婿身份,王刚很少跟人打招呼,他知道别人看不起他,他自己图省心也不想理别人。
看了昨晩生产出来的材料,他用力压了压,又摸了生产机器的温度,走到总电闸处拉下电闸。
“你怎么把电关了,还生产不?
这批订单催得急,你能负这个责任吗?”
“机器调试谁动了,我昨天下班调好了,怎么把速度调这么快,这样产品质量没法保证,机器也会因为高温出问题!”
“我调的,怎么拉,这批订单催得很紧,延期交货是要赔偿的,你一上门女婿苏家赔偿不赔偿都不痒不痛的。”
说话的副厂长苏明杰,苏瑶的堂哥。
“调快机械程序,产品质量达不到,机械还会出问题,今天就是厂长来了不恢复程序我绝不允许开电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