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伞下的告白:那场停电夜的真心话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王美玲盯着顾廷皓的电脑屏幕,那个名为"WL观察记录"的文件夹在她视网膜上烙下灼热的印记。

她的笔还躺在地上,但此刻她连弯腰的力气都没有。

"那是..."她的声音卡在喉咙里。

顾廷皓的指节在笔记本边缘泛白,喉结上下滚动。

阳光穿过窗户,将他睫毛的阴影投在紧绷的脸颊上。

教室里陆续有同学进来,谈笑声像隔着一层毛玻璃,模糊而遥远。

"课后解释。

"他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迅速把电脑塞进包里。

接下来的九十分钟是美玲上大学以来最漫长的专业课。

教授的声音像被调慢的录音带,每一个字都拖着长音。

她的余光不断瞟向顾廷皓——他坐得笔首,笔记写得一丝不苟,但钢笔在纸上留下的墨迹比平时深了三分之一。

下课铃响起时,顾廷皓像弹簧一样站起来。

美玲还没来得及说话,他己经大步走向门口,只丢下一句:"图书馆三楼,经济区。

"美玲赶到时,顾廷皓坐在最角落的位置,面前摊开一本厚重的《金融工程学》。

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他脸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条纹,像一副抽象派面具。

"坐。

"他头也不抬。

美玲轻轻拉开椅子,皮革与金属摩擦发出细微的声响。

顾廷皓的指尖在键盘上悬停了几秒,然后缓缓将屏幕转向她。

文件夹里是排列整齐的文档:《美玲课表》《饮食偏好》《图书馆出入记录》《竞赛表现分析》...最新修改日期都是前一天。

美玲瞪大眼睛,某个文档缩略图里甚至能看到她常去奶茶店的订单截图。

"你跟踪我?

"她的声音有些发抖。

顾廷皓合上电脑,金属外壳发出清脆的"咔嗒"声。

"观察。

"他纠正道,"从商业竞赛初选开始。

""为什么?

"顾廷皓的目光第一次完全落在她脸上,漆黑的瞳孔像两泓深潭。

"你解开了我三个月没攻克的计量模型。

"美玲想起那是她第一次去图书馆"偶遇"他时问的问题。

当时她确实用了一个非常规解法,但没想到..."所以这些..."她指着电脑,"是在分析我?

""分析竞争对手是基本商业素养。

"顾廷皓的语气恢复了平日的冷静,但食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画着圆圈,"后来发现你的决策模式很有研究价值。

"美玲突然笑了:"那你分析出什么了?

""早晨喝拿铁会打喷嚏,周三下午固定去琴房,看恐怖片时会咬左手拇指..."顾廷皓突然住口,耳尖泛起红色。

阳光移动了十五度角,照亮了他半边脸庞。

美玲发现他右眉上方有道浅浅的疤痕,平时被刘海遮着,此刻在光线下像一道银色的弦月。

"顾廷皓,"她向前倾身,闻到他身上淡淡的雪松气息,"你该不会是在暗恋我吧?

"空气凝固了。

远处传来管理员推车的声音,车轮碾过地砖的声响像一串渐强的音符。

顾廷皓的睫毛颤动了几下,然后——"嗯。

"这个单音节能震碎美玲的鼓膜。

她张着嘴,准备好的所有调侃都卡在喉咙里。

顾廷皓站起身,身高差让美玲不得不仰头看他。

阳光在他身后形成光晕,像给他镀了层金边。

"周五下午有空吗?

"他突然问,"金融系有个数据分析项目需要帮手。

"美玲眨了眨眼:"这是约会邀请?

""商业合作。

"顾廷皓嘴角微微上扬,那个弧度小到几乎不存在,但确实是微笑,"报酬按市场价120%计算。

"美玲故意撅嘴:"我还以为终于能喝到你答应的奶茶呢。

""项目结束后。

"他转身收拾书包,背影僵硬得像块木板,"草莓芝士啵啵,少冰半糖。

"美玲瞪大眼睛——这正是她上周才换的新口味。

周五的项目会议比美玲想象的正式得多。

金融系实验室里坐着七八个高年级学生,投影仪上显示着某基金公司的季度报表。

顾廷皓作为组长站在白板前,黑色高领毛衣衬得他轮廓愈发锋利。

"这位是王美玲,负责数据建模。

"他的介绍简短有力,没人质疑一个大一生为何能参与这种级别的项目。

会议持续了三小时,美玲提出的人口结构交叉分析法被采纳为核心方案。

散会时,一个戴眼镜的学长拍拍她肩膀:"难怪廷皓坚持要你加入,确实有两把刷子。

"顾廷皓正在整理文件,听到这话头也不抬:"专业能力与年级无关。

"回宿舍的路上飘起小雨。

顾廷皓撑开一把纯黑长柄伞,迟疑片刻后向美玲的方向倾斜了十五度。

雨丝在伞面上敲出细密的节奏,他们肩膀之间保持着恰好两公分的距离。

"为什么是我?

"美玲突然问,"金融系不缺数据分析高手。

"顾廷皓的脚步声在水洼间停顿了一下。

"你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关联。

"雨水顺着伞骨滑落,在他肩头投下晃动的光影,"比如商业竞赛时发现的新兴产业数据盲区。

"这是顾廷皓第一次明确夸奖她。

美玲感觉胸口有只蝴蝶在扑腾,赶紧转移话题:"项目做完真请我喝奶茶?

""嗯。

""能加珍珠吗?

""己经记下了。

"顾廷皓指了指自己的太阳穴,这个动作让他看起来意外地有人情味,"珍珠、椰果、去红豆。

"雨势渐大,他们不得不靠得更近。

美玲闻到顾廷皓身上除了雪松外还有淡淡的墨水味,像是长期泡在图书馆浸染的气息。

路过文学院时,他突然问:"明天有空吗?

""又是什么商业合作?

"美玲故意逗他。

顾廷皓的侧脸在雨中显得格外清晰,下颌线绷紧又放松:"市立图书馆有新到的《行为经济学年鉴》。

""听起来像约会。

"美玲用肩膀轻轻撞了他一下。

雨滴在伞面上汇成小溪。

顾廷皓沉默了很久,久到美玲以为他不会回应时,他轻声说:"可以是。

"这三个字让美玲整晚睡不着。

林悦听完汇报后激动得从上铺爬下来:"我就说!

他看你的眼神跟看别人不一样!

""什么眼神?

""像饿了三天的猫盯着鱼缸。

"林悦手舞足蹈,"表面高冷,实际尾巴尖都在抖。

"第二天美玲特意穿了新买的杏色连衣裙。

市立图书馆的古典阅览室里,顾廷皓穿着浅蓝衬衫,袖口卷到手肘,露出线条分明的小臂。

看到美玲时,他正在做的笔记突然多了一道不必要的划线。

他们并肩坐在橡木长桌前,阳光透过彩绘玻璃在书页上投下斑斓的色块。

顾廷皓讲解模型时,美玲注意到他左手无名指有层薄茧——那是长期握笔留下的印记。

"你写字很用力?

"她忍不住问。

顾廷皓愣了一下,随即明白她在指什么。

"初中时参加书法比赛养成的习惯。

"他翻开笔记本扉页,上面用瘦金体写着"慎独"二字,力透纸背。

美玲正要赞叹,他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

屏幕上显示"母亲"二字,顾廷皓的表情瞬间凝固。

他快步走到走廊,声音压得很低,但美玲还是捕捉到"医药费""再缓两周"等片段。

回来时,顾廷皓的眼角比平时红了些。

他机械地整理着资料,把同一份文件放进文件夹又取出三次。

美玲假装没注意到,只是指着书上一段话问:"这个效用理论能应用到我们的项目里吗?

"顾廷皓的肩膀慢慢放松下来。

黄昏的光线里,他们之间的空气不再像最初那样紧绷。

这种奇妙的平衡持续了两周。

他们一起泡图书馆,在食堂讨论案例,偶尔顾廷皓会"恰好"多买一杯美玲喜欢的奶茶。

首到某个暴雨夜,平衡被打破了。

美玲在经济学区查资料忘了时间,闭馆广播响起时才发现外面电闪雷鸣。

她没带伞,正发愁怎么回宿舍,身后传来熟悉的脚步声。

"我送你。

"顾廷皓撑开那把黑伞,雨水在他鞋边溅起细小的水花。

他们挤在伞下小跑,还是被淋得半湿。

路过文学院老楼时,一道闪电劈下,紧接着整片校区陷入黑暗——暴风雨导致停电了。

"这边!

"顾廷皓拉住美玲的手腕,带她躲进老楼的拱门下。

他的手掌温暖干燥,与冰凉的雨水形成鲜明对比。

黑暗中,彼此的呼吸声格外清晰。

美玲能感觉到顾廷皓的体温透过湿透的衬衫传来,混合着雨水的清新和他惯有的雪松气息。

"冷吗?

"他突然问。

"有点。

"美玲其实不冷,心跳快得让她发热。

顾廷皓脱下外套披在她肩上。

这个动作让他们面对面贴近,美玲抬头时,鼻尖几乎碰到他的下巴。

又一道闪电划过,照亮顾廷皓湿漉漉的睫毛和紧抿的嘴唇。

"我父亲去世那年,也是这样的暴雨。

"顾廷皓突然说,声音轻得像在自言自语,"他留下的债务比我个子还高。

"美玲屏住呼吸。

雨水从屋檐坠落,在他们脚边形成小小的漩涡。

"母亲打三份工还债,我拿奖学金交学费。

"顾廷皓的喉结滚动了一下,"所以我不敢分心,不能犯错。

"美玲轻轻抓住他颤抖的手指:"包括喜欢别人?

"顾廷皓的呼吸停滞了一瞬。

黑暗中,他慢慢低下头。

当他的鼻尖碰到美玲的额头时,远处突然传来保安的手电光。

"电力很快恢复!

同学们待在原地别动!

"这个瞬间像被按了暂停键。

顾廷皓猛地后退一步,但美玲己经看到他眼中闪烁的微光。

当电力恢复时,他们又恢复了安全距离,只是顾廷皓的外套还披在美玲肩上,残留的体温述说着未尽的话语。

回宿舍后,美玲在外套内袋发现一张折叠的纸条,上面是熟悉的瘦金体:"周六下午三点,琴房见。

"她抱着外套在床上滚了一圈,闻到领口淡淡的雪松香。

林悦从上铺探出头:"姐妹,你笑得好可怕。

"美玲把脸埋进外套里,声音闷闷的:"他约我去琴房。

""哇哦!

"林悦一个翻身跳下来,"所以高岭之花终于要表白了?

""不知道。

"美玲想起黑暗中的呼吸和未尽的话语,"但我觉得...我好像碰到真正的他了。

"窗外,雨声渐歇。

一片树叶粘在玻璃上,在路灯照射下投出摇曳的阴影,像谁忐忑不安的心跳。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