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蜂蜜水的温度

辩护告白 刘白格 2025-04-02 14:08:19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崔辛祺盯着那张便签看了许久,指尖轻轻摩挲着纸面上工整的字迹。

阳光透过米色窗帘的缝隙洒进来,在蜂蜜水的杯沿折射出一道细小的彩虹。

他端起杯子抿了一口,甜度恰到好处。

这种被陌生人照顾的感觉很奇怪——宿舍里三年同窗都未曾给过他这样的温度。

浴室镜前摆着未拆封的牙刷和叠得方正的新毛巾。

崔辛祺用冷水拍打着脸,试图驱散残存的醉意。

镜中的自己眼睛布满血丝,下巴冒出青黑的胡茬,活像个逃犯。

他自嘲地笑了笑,法官世家的独子,法学院的高材生,如今却宿醉在陌生人的公寓里。

厨房冰箱上贴着几张外卖单和超市小票,崔辛祺注意到所有价格都被红笔圈出,旁边标注着更便宜的选择。

当他取出面包时,发现包装袋被仔细地折好封口,就像他母亲在家做的那样。

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屏幕上显示着庄晴的名字。

崔辛祺犹豫了三秒,还是按下了接听键。

"你昨晚怎么没回我消息?

"庄晴的声音透过话筒传来,背景音里夹杂着嘈杂的笑声和餐具碰撞声。

"模拟法庭排练到很晚,回宿舍就首接睡了。

"崔辛祺不自觉地用拇指刮擦着玻璃杯壁,"你在外面?

""和社团同学吃早茶。

"庄晴顿了顿,"下周末我可能要去春城参加交流会。

"崔辛祺的手指突然收紧:"真的?

几号到?

""还没定呢,就是先告诉你一声。

"电话那头有人喊庄晴的名字,她匆匆说了句"晚点联系"就挂断了。

面包在嘴里变得索然无味。

崔辛祺机械地咀嚼着,目光落在书桌上摊开的笔记本上——是《微观经济学》的课堂笔记,字迹小而密集,边缘空白处画着些潦草的咖啡杯和小猫图案。

他正要移开视线,突然注意到笔记本下方压着的一张银行催款单。

门锁转动的声音让他迅速退回餐桌旁。

"醒了?

"赵家喻推门而入,怀里抱着几本厚厚的教材。

他换了件深蓝色卫衣,看起来比酒吧里年轻许多。

"头还疼吗?

"崔辛祺站起身,突然意识到自己还穿着昨天的衣服,皱巴巴的还沾着酒渍:"好多了,谢谢你的收留。

我这就走。

""不急。

"赵家喻把教材放在沙发上,从衣柜里取出叠好的衣物,"你要不先换这个?

昨天那身都是酒味。

"他顿了顿,"浴室有热水,你可以洗个澡再走。

"崔辛祺接过衣服,是件简单的灰色针织衫和黑色休闲裤,质地柔软,带着淡淡的洗衣液香气。

"太麻烦你了。

""法学院的高材生要是醉醺醺地回去,影响多不好。

"赵家喻笑了笑,眼角泛起细小的纹路,"对了,我叫赵家喻,春城财经大学大三,市场营销专业。

""崔辛祺,春城大学法学院。

"他下意识地伸手,随即意识到自己还没洗漱,又尴尬地缩回,"那个...贷款的事..."赵家喻的表情瞬间凝固,手指无意识地绞着卫衣下摆。

"我不是故意看到的。

"崔辛祺急忙解释,"就是...如果你需要法律方面的建议...""学生***而己,能应付。

"赵家喻转身打开冰箱,声音闷闷的,"浴室柜子里有新毛巾。

"热水冲刷着崔辛祺的背部肌肉,他仰头让水流拍打在脸上。

昨晚的记忆碎片逐渐清晰——自己是如何对着一个陌生人倾倒苦水,赵家喻又是如何安静地擦拭酒杯,偶尔点头或挑眉。

那些在同学眼中"矫情"的烦恼,在这个酒吧服务生面前却得到了认真的倾听。

换上借来的衣服,崔辛祺发现尺寸意外地合身。

走出浴室时,赵家喻正在小阳台上晾晒他昨晚换下来的衬衫。

"那个...我自己来就好。

""己经洗好了。

"赵家喻夹上最后一个衣夹,"领口的污渍比较顽固,得多漂几次。

"阳光穿过湿漉漉的白衬衫,在赵家喻脸上投下晃动的光斑。

崔辛祺突然注意到他左眉尾有一道细小的疤痕,像是被什么利器划过。

"你室友是什么类型的人?

"赵家喻突然问道。

崔辛祺怔了怔:"一个游戏成瘾,一个邋遢大王,还有一个...算是带头排挤我的。

""具体因为什么?

""我习惯早睡早起,他们熬夜开黑;我每周大扫除,他们袜子能堆成山..."崔辛祺苦笑,"上个月我扔了门口发霉的外卖盒,王志远就说我假清高。

"赵家喻若有所思:"你知道酒吧里最难对付的客人是哪种吗?

"没等回答,他就继续道,"不是醉汉,而是觉得自己被冒犯的人。

你室友可能觉得你的生活方式是在否定他们的。

"崔辛祺皱眉:"所以我该妥协?

""不,是给他们留点面子。

"赵家喻从书包里掏出一包糖果,"比如这个,回宿舍时随便分分。

人吃了别人的糖,总不好再甩脸色。

"糖果包装上印着外文,是崔辛祺没见过的牌子。

他剥开一粒放入口中,酸甜的莓果味在舌尖炸开。

"下午有课吗?

"赵家喻问。

"三点半的刑法专题。

"崔辛祺看了眼手机,己经快一点了,"我请你吃午饭吧,就当谢礼。

"赵家喻摇摇头:"我两点有***。

不过..."他犹豫了一下,"如果你真想谢我,能不能借我《经济法》的笔记?

我们专业这学期选修课,教授讲得太快。

"崔辛祺眼前一亮:"我可以帮你整理重点。

法学院的经济法比你们专业课更深,但基本原理相通。

"他们在小餐桌前匆匆吃了赵家喻煮的面条,崔辛祺惊讶于这个独居男生竟能做出如此筋道的手擀面。

临别时,赵家喻塞给他一把备用钥匙:"万一又和室友闹僵...这里虽然小,至少安静。

"回校的地铁上,崔辛祺发现自己在反复回想赵家喻说"最难对付的客人"时的表情——那种带着疲惫却又通透的神情,不像个二十出头的大学生,倒像个经历过世事的酒吧服务生。

宿舍里空无一人,王志远的游戏设备散落一地,李严的床铺乱得像遭过贼。

崔辛祺深吸一口气,把赵家喻给的糖果放在公共书桌中央,旁边贴了张便条:"一点特产,大家尝尝。

"他翻开《经济法》教材,开始为赵家喻整理笔记。

阳光西斜时,室友们陆续回来,王志远最先发现糖果。

"这什么?

"他狐疑地捏起一颗。

"朋友给的进口糖,据说很难买。

"崔辛祺头也不抬,心跳却莫名加速。

李严嚼着糖含混不清地说:"还行,不算太甜。

"顿了顿,又补充道,"谢了。

"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却让崔辛祺握笔的手指微微发颤。

他想起赵家喻说的"留面子",突然明白了其中奥妙——不是妥协,而是给对方一个台阶,一个不显得低姿态的缓和方式。

晚上九点,崔辛祺收到了赵家喻的消息:”酒吧今晚有爵士乐队演出,来看吗?

员工折扣“他盯着手机屏幕,手指在键盘上方悬停。

书桌上还摊着为赵家喻整理的笔记,己经写了十几页。

旁边传来室友们打游戏的嬉闹声,但不再有前几日那种针锋相对的意味。”

几点?

“他最终回复道,随后又补充,”我把笔记带给你。

“对方很快回复:”现在就来吧,我让同事留了靠窗的好位置“崔辛祺换上自己的衬衫——洗得发白,但领口那处顽固污渍确实消失了,还带着阳光的味道。

他小心地将笔记装进文件袋,犹豫片刻,又从书柜深处取出一本崭新的《刑法案例精选》。

"这么晚还出去?

"王志远头也不回地问,眼睛仍盯着游戏屏幕。

"嗯,去见个朋友。

""那糖还有吗?

挺上头的。

"崔辛祺嘴角微微上扬:"下次给你带。

"春城的夜风带着花香,崔辛祺走在去酒吧的路上,文件袋紧贴在胸前。

他想起赵家喻眉尾的疤痕,想起他晾衬衫时踮起的脚尖,想起他说"最难对付的客人"时眼角的细纹。

这些碎片般的细节,不知为何比法学院任何一堂课都更让他专注。

"长夜未眠"酒吧的霓虹招牌在夜色中格外醒目。

透过玻璃窗,崔辛祺看到赵家喻正在吧台内熟练地摇晃调酒器,脑袋不时轻轻晃动,那应该是律动的节拍。

在走进门的瞬间,赵家喻恰好抬头,隔着嘈杂的人群对他笑了笑。

那一刻,崔辛祺感到胸口有什么东西,像赵家喻调酒器中的冰块一样,轻轻碰撞,悄然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