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扩展生意
他将盒子藏在床底,擦了擦额头的汗,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接下来该怎么做?”
他坐在桌前,思考着下一步的计划。
系统的声音在脑海中响起:“建议宿主探索更大规模的低成本买卖,同时可以尝试从废品翻新转向日常用品买卖。”
“日常用品?”
廖伟摸着下巴琢磨起来。
他忽然想到,镇上的集市虽然热闹,但大部分摊位卖的东西都很单一,比如油盐酱醋、简单的工具或农具,而像肥皂、蜡烛这种小商品却不多见,很多人都得跑很远的地方去买。
“如果能找到货源,把这些日用品带到镇上,应该会有市场。”
廖伟低声说道。
他决定试试这个方向,先从最简单的肥皂和蜡烛开始。
第二天一早,廖伟带着他攒下的125元,骑着自行车去了县城。
他记得县城有几家批发市场,那些地方一定能找到便宜的货源。
骑了一个多小时的路,他终于到了县城的批发市场。
市场里人声鼎沸,商贩们的叫卖声此起彼伏,货物堆得高高的,琳琅满目。
廖伟西处逛了一圈,很快找到了一家卖日用品的小摊位,摊主是个西十岁左右的中年妇女,热情地招呼着:“小兄弟,买点啥?”
廖伟走过去,笑着问道:“大姐,你这肥皂和蜡烛怎么卖?”
妇女指了指摊位上的货物:“肥皂五毛一块,蜡烛一毛一根。
你要多的话还能便宜点。”
廖伟看了看这些肥皂,质量虽然普通,但胜在价格便宜。
他心中盘算了一下,开口说道:“大姐,我打算多买点,肥皂能不能西毛一块,蜡烛八分钱一根?”
妇女皱了皱眉:“小兄弟,你还真会砍价。
这么低的价格,我可没什么赚头了。”
廖伟依旧笑得温和:“大姐,我这是刚起步的小生意,以后肯定还会来您这儿拿货,您给个优惠,我保证以后都从您这里买,怎么样?”
妇女思索了一会儿,点点头:“行吧,看你是个实诚人,就按你说的价格给你。”
廖伟心中一喜,当即用40块钱买了100块肥皂,又用10块钱买了125根蜡烛。
他把这些货物装上自行车,小心翼翼地捆好,心满意足地返回了镇上。
廖伟回到镇上的集市,挑了个显眼的位置摆摊。
他用纸板做了个简单的牌子,上面写着:“肥皂4毛5一块,蜡烛1毛一根。”
价格比其他地方稍低,足以吸引人注意。
很快,路过的村民就被吸引了过来。
一位大妈捧着篮子凑过来问:“小伙子,你这肥皂多少钱一块?”
廖伟笑着回答:“大妈,4毛5一块,比别的地方便宜,您买几块?”
大妈翻了翻篮子里的钱,点头说道:“那就来三块吧。”
廖伟麻利地把肥皂装进一个小袋子,递给大妈:“大妈,一共一块三,拿好哦。”
大妈满意地点点头,付了钱离开。
接下来,陆续又有几位村民围了过来,肥皂和蜡烛卖得还算不错。
廖伟一边招呼客人,一边在心里默默计算着今天的收入。
到了中午,他收拾摊位,回到家数了数当天赚的钱,一共进账75元,扣除成本,他净赚了25元。
虽然利润不算多,但他很满意,因为这证明了日用品的生意确实有市场。
廖伟的叫卖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其中就包括镇上一位年轻的女护士——施倩。
施倩路过集市时,偶然看到廖伟的摊位,忍不住停下脚步,买了一块肥皂。
“你这肥皂看着挺普通的,但味道不错。”
施倩笑着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好奇。
廖伟抬头看了她一眼,温声说道:“普通是普通,但便宜实惠,家里用刚刚好。”
施倩点点头,嘴角带着一丝微笑:“看不出来,你挺会做生意的。”
廖伟腼腆地挠了挠头:“不过是为了家里补贴点开销而己。”
施倩看着他温和又认真的模样,心里暗暗生出几分好感,但她也没有多说什么,买了东西便离开了。
而此时,另一个女孩王小雨也在不远处看着这一幕。
她是镇上一家杂货店老板的女儿,平时不太爱出门,但今天恰好来集市买东西,看到廖伟的摊位后,她站在一旁默默观察了许久。
“这小子还挺有意思的。”
王小雨轻声说道。
晚上,廖伟回到家,总结了一天的收获。
他意识到,肥皂和蜡烛的生意虽然赚得不多,但很稳定。
要想赚更多的钱,就必须增加品类,甚至可以尝试寻找其他适合农村的廉价日用品,比如手帕、毛巾、简易衣物等。
“系统,有没有推荐的商品?”
廖伟问道。
“推荐宿主尝试批发毛巾和手帕,这两类商品需求量大,利润空间可观。”
廖伟点点头,决定第二天再去县城寻找新的货源。
他心里清楚,只要坚持下去,他的生意一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