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暗流涌动
这日,林羽如往常一样在翰林院忙碌到很晚。
正当他准备离开时,一位身着灰色长袍的中年男子悄悄走进了他的办公区域。
男子目光敏锐,西下打量后,径首走到林羽面前。
“林编修,可还记得我?”
男子轻声说道。
林羽抬头,仔细端详,认出他是之前在藏书阁借阅资料时结识的一位寒门官员,名叫赵宇。
“赵兄,自然记得。
只是不知赵兄此时来找我,所为何事?”
林羽疑惑地问道。
赵宇靠近几步,压低声音:“林编修,我知道你在调查王康,我也收集了一些他的罪证,或许能对你有所帮助。”
林羽心中一震,惊喜交加:“赵兄当真?
若如此,实在是太好了!
只是此事风险极大,赵兄为何……”赵宇苦笑着摇头:“我也是寒门出身,这些年在官场受尽世家排挤。
王康等人的恶行,我实在看不下去。
我相信林编修是真心为国家和百姓,所以决定助你一臂之力。”
说着,赵宇从怀中掏出一本小册子,递给林羽:“这里面记录了王康与一些地方官员勾结,在土地兼并中谋取暴利的详细情况,还有证人的姓名和住址。”
林羽接过小册子,双手微微颤抖,激动地说:“赵兄,这份情谊,林羽铭记于心。
日后若有需要,林羽定当全力以赴。”
赵宇拍了拍林羽的肩膀:“林编修,我们共同努力,希望能早日扳倒这些贪官污吏。
不过此事一定要小心谨慎,王康耳目众多,切莫被他发现。”
两人又低声交谈了几句,赵宇便匆匆离去。
林羽将小册子小心翼翼地收好,心中盘算着,有了这些证据,扳倒王康的把握又大了几分。
与此同时,王康在自己的府邸中,正与几位心腹商议着如何进一步打压林羽。
“大人,这林羽实在可恶,竟敢公然与我们作对。
若不尽快除掉他,日后恐怕会成为大患。”
一位幕僚满脸阴狠地说道。
王康冷哼一声:“一个小小的翰林院编修,还翻不起什么风浪。
不过他背后或许有皇帝的支持,我们行事要谨慎些。”
另一位幕僚沉思片刻后说:“大人,我们可以在他负责的事务上动手脚,让他犯错,到时候就算皇帝想保他,也师出无名。”
王康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就这么办。
密切盯着他,一旦有机会,就给他致命一击。”
几人商议完毕,各自散去。
王康靠在椅子上,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得意,他相信,以自己在朝堂上的势力,收拾一个林羽不过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而林羽这边,得到赵宇的帮助后,更加坚定了扳倒王康的决心。
他开始更加频繁地与赵宇以及其他一些志同道合的寒门官员接触,共同商讨应对之策。
他们深知,要想成功,必须要联合起来,形成一股足以对抗世家大族的力量。
在一次秘密聚会中,众人围坐在一起,气氛凝重。
“如今我们虽然掌握了一些王康的罪证,但还远远不够。
王康在朝中党羽众多,我们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将这些罪证呈递给皇帝,一击即中。”
林羽说道。
一位官员皱着眉头说:“可是,我们如何才能找到这个时机呢?
皇帝虽然对世家大族有所不满,但要让他下定决心扳倒王康,还需要更多的契机。”
这时,赵宇突然想到了什么:“诸位,近日我听闻皇帝对民间的土地兼并问题十分关注。
我们或许可以从这方面入手,将王康在土地兼并中的罪行与民间的疾苦联系起来,引起皇帝的重视。”
众人听后,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林羽眼中闪过一丝光芒:“赵兄此计甚妙。
我们可以先收集更多关于土地兼并的资料,尤其是那些与王康有关的案例,整理成册,再找机会呈递给皇帝。”
于是,众人开始分头行动,西处收集资料。
林羽则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深入民间,走访那些深受土地兼并之苦的百姓,记录下他们的遭遇和诉求。
在这个过程中,他亲眼目睹了百姓的苦难,心中对王康等人的痛恨又加深了几分。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们终于收集到了足够的资料,并整理成了一份详细的奏折。
这份奏折不仅揭露了王康在土地兼并中的罪行,还分析了土地兼并对国家和百姓的危害,言辞恳切,证据确凿。
林羽拿着这份奏折,心中既激动又紧张。
他知道,这份奏折一旦呈递给皇帝,将会在朝堂上掀起一场轩然***,而自己也将彻底站到王康的对立面,面临更大的危险。
但他没有丝毫犹豫,为了国家和百姓,他愿意冒这个险。
然而,就在林羽准备将奏折呈递给皇帝时,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
北方游牧民族阿古达正在集结兵力,似乎有进犯大盛边疆的迹象。
这个消息让整个朝堂都陷入了紧张的气氛之中,皇帝李轩也开始将注意力转向边疆战事。
林羽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十分忧虑。
他知道,边疆战事一旦爆发,皇帝必然会将主要精力放在军事上,自己扳倒王康的计划恐怕要暂时搁置。
但他也明白,边疆安危关乎国家存亡,此时必须以大局为重。
“看来,我们只能先等等了。
希望边疆战事能够顺利解决,等皇帝处理完此事,我们再找机会呈递奏折。”
林羽无奈地说道。
众人虽然有些失望,但也都表示理解。
他们知道,在这个关键时刻,国家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他们暂时放下手中的计划,开始关注边疆战事的发展,同时也在暗中积蓄力量,等待着时机的再次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