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 我说的可对否?
徐晃见状,迅速飞身上马,扬鞭策马,虽是满心疑惑,但也紧紧跟上。
二人一路疾驰,很快到了李沉府邸。
一进府门,李沉便迫不及待大喊:“阿福!
阿福!”
随后便看见身材瘦小的阿福从角落里跑了出来。
李沉几步冲到阿福面前,一把抓住他胳膊:“阿福,找到阿顺了吗?”
阿福赶忙说:“临淄侯,从卯时过后,就没见阿顺的人影,府里和附近都找遍了。”
李沉思索片刻后,松开阿福胳膊:“马上动用府里所有能调动的人手,在城里各处找阿顺。
务必找到并稳住阿顺,等我出征归来处置!”
说罢,他转身看向徐晃,沉声道:“走,去校场!”
二人再次迅速翻身上马,马蹄扬起滚滚尘土,向着校场方向飞驰而去。
待赶到校场,一万新兵己集结。
李沉阔步登上点将台,目光坚定,缓缓扫过台下新兵。
这群新兵跟蓝星刚入伍的新兵蛋子一模一样。
脸上写满了青涩和对未来不可知的恐惧。
但启程在即,此刻不是训练他们的时候。
先给他们打打鸡血!
随即李沉高声大喊。
“诸位将士!
今我奉父王之命,率尔等出征。
尔等虽大多初入军旅,然此乃我等为魏王建功立业之良机!”
“此番征战凯旋,父王定会厚赏。
良田美宅、金银财宝自不必说,还能为家族挣得世袭爵禄,福泽后世!”
台下的新兵们,原本忐忑的神情中,渐渐燃起了一丝渴望与斗志。
李沉紧紧锁住台下的新兵,高声发问:“此番对阵贼军,刀光剑影,生死悬于一线,你们可有勇气首面?”
“有!”
新兵们齐声回应,声音带着初入军旅的青涩,却饱含着一股初生牛犊的决然。
李沉向前一步,身姿愈发挺拔,声若雷霆:“贼军狡诈多端,惯于设伏突袭,行军途中危机西伏,疲惫不堪时,你们能咬牙坚持吗?”
“能!”
这一声回答更加响亮,新兵们眼神中透着坚韧。
李沉双手握拳,猛地高举,用尽全身力气吼道:“若深陷贼军重围,孤立无援,战至最后一人一马,你们可愿为魏王流尽最后一滴血,宁死不降?”
一万将士齐刷刷单膝跪地,以枪杵地,齐声高呼:“愿为魏王流尽最后一滴血,宁死不降!”
喊声震天,饱含着必死决心与对魏王的忠诚。
李沉满意点头,大手一挥,振臂高呼:“出发,杀破贼军!”
刹那间,校场上喊声如雷,一万将士热血沸腾,齐声高呼:“杀破贼军!
杀破贼军!
杀破贼军!”
大军迅速整队,军旗猎猎,步伐铿锵地迈出校场。
行军至半途,李沉骑于马上,回首望向身后的队伍,只见士兵们步伐沉重,盔甲在烈日下闪烁着疲惫的光泽,一张张脸上满是汗水与倦意。
李沉毫不犹豫,果断下令安营扎寨。
营帐内,烛火摇曳,他与徐晃俯身于地图前,谋划破敌之策 。
“公明,若由你全权指挥这场战事,你打算如何破敌 ?”
李沉望向徐晃。
徐晃凝视着地图:“临淄侯,若由我指挥此战,断不会与关羽正面强攻。”
但凡稍通兵法、懂得战场权衡的将领,都深知此刻与关羽正面冲突,纯粹是拿将士们的性命去填,毫无胜算可言。
关羽久经沙场,水淹七军后,威名远扬,麾下士气高涨,其军如汹涌浪潮,锐不可当。
正面强攻,就如同螳臂挡车,必遭受重创,伤亡惨重。
李沉微微颔首,他手指轻点地图上的偃城,说道:“所以,你选的是这里?”
徐晃见李沉指向偃城,瞬间愣在原地,他万没想到,一贯以文才示人的曹植,竟与自己选定了同样的战略要地。
偃城的位置位于交通要道,把控着军队调动与物资运输的关键路径。
同时这偃城与樊城遥相呼应,形成夹击之势,可以说其战略价值极高。
作为久经沙场的将领,徐晃向来沉稳,短暂的震惊后,他迅速恢复镇定,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探究 ,拱手道:“临淄侯眼光独到,末将佩服。”
但他心底不禁泛起嘀咕。
曹植这是深藏不露,还是误打误撞?
以往只知他擅长诗词歌赋,怎会对军事战略也有如此见解?
李沉瞧见徐晃点头认可,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与急切,不假思索地说道:“那我们即刻起兵前往此处!”
言罢,他猛地抬手,重重地指向地图上的阳陵坡。
徐晃目光随着李沉的指尖落在阳陵坡,瞬间瞪大双眼,满脸惊愕。
对不起了,徐晃!
你别怪我剽窃了你的战略决策!
此刻你仍未完全放下对我只会舞文弄墨的固有印象。
只有让你真正认可我的军事才能,日后军中行事也会更加顺利。
李沉随即便笑着伸出手,轻轻敲了敲桌子。
这敲桌声让徐晃浑身一凛,如梦初醒,脸上血色瞬间归位。
徐晃缓过神,看向李沉,眼中满是复杂神色,抱拳道:“临淄侯,此前只知您文采斐然,不想军事见解这般独到。
阳陵坡易守难攻,把控要道。
我军在此扎营,定能大破关羽 !”
李沉抬头挺胸,大声下令:“既如此,那即刻启程,目标阳陵坡!”
阴云密布,寒风呼啸,李沉与徐晃率一万曹军匆匆赶至阳陵陂。
此地地势错综复杂,一条狭窄小道蜿蜒于起伏山峦间,两侧高地耸立,宛如天然壁垒。
徐晃骑着一匹高大健壮的棕色骏马,身姿挺拔却眉头紧锁。
他缓缓扫视着身边步伐略显凌乱的队伍,满心皆是忧虑。
这一路长途奔袭,愈发凸显出麾下士兵的青涩。
虽说人人都身着甲胄、手持兵刃,可那参差不齐的队列,还有面对陌生环境时的左顾右盼、手足无措,无一不在暴露他们新兵的身份。
李沉的目光在队伍与徐晃之间来回游走,旋即轻夹马腹,靠近徐晃,声音沉稳却透着洞悉一切的锐利。
“公明,瞧你这一路眉头不展,我猜你定是琢磨着在这阳陵陂训练这帮新兵,我说的可对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