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青玉案上

灯花树 庄自若 2025-04-02 11:49:34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沐元夕望着铜镜中陌生的发髻,金步摇垂下的流苏扫过耳际。

镜台上的玉佩泛着幽光,沐沅汐最后的声音仿佛还缠在梁间:"柜顶第三横梁..."看着黯淡无光的玉佩,沐元夕没来由的心疼,她居然成了双鸾对舞这种样式的玉佩。

沐沅汐一生循规蹈矩,到了现在还想着不僭越礼制。

"公主,该梳洗了。

"珍儿捧着鎏金盆进来,热气氤氲了菱花镜。

这丫头梳头的手法极稳,象牙梳贴着发缝轻缓滑下,与她在博物馆见过的唐代侍女俑姿势一模一样。

珠儿展开今日裙裾,石榴红的宫装刺得沐元夕眼疼:"今日要穿这么艳?

""公主忘了?

"珠儿抿嘴笑,"您上月亲口说要穿这身去撷芳殿赏花。

"大冬天的哪来的花?

不对好像还真有唐代《酉阳杂俎》记载皇室用“温室”(地窖火煨)催花,宋代《齐民要术》提及熏花法。

说不定是梅花呢。

铜镜映出珍儿欲言又止的脸。

沐元夕抚过妆奁里的青玉螭佩,状似无意道:"十二皇姐爱穿什么颜色?

""素色居多。

"珍儿将最后一支缠丝簪插入云鬓,"十二公主总说红色太张扬,不像..."话音戛然而止,梳子勾住一缕碎发。

沐元夕对着铜镜轻笑:"不像本宫这样适合穿红?

"珠儿手一抖,妆奁里的珍珠滚落满地。

沐元夕弯腰去捡,发现妆奁夹层有片泛黄纸角——正是沐沅汐说的柜顶暗格钥匙。

撷芳殿的芍药开得正好,沐元夕却盯着廊柱出神。

这九曲回廊的制式,分明是仿照唐代大明宫拾翠殿的复道。

沐宜恬的软轿停在月洞门前时,她正数到第三十六根栏杆竟然与《历代宫苑考》记载的数目分毫不差。

"元夕妹妹的气色好多了。

"沐宜恬搭着侍女的手下轿,素白的裙裾扫过石阶,腕间佛珠碰出清响。

沐元夕注意到她发间的累丝银凤簪——凤尾嵌着的翡翠,与沐沅汐妆奁里残破的耳坠成色相同。

珍儿突然轻扯她袖角,沐元夕回神浅笑:"十二姐的簪子真别致。

""这是母妃给的及笄礼。

"沐宜恬抚过簪头垂珠,日光下竟显出丝缕血沁,"妹妹若喜欢,我让尚工局再打支新的。

"沐元夕背后泛起寒意。

这血沁玉的成色,她在唐代公主墓出土的玉佩上见过,需将玉料埋入活畜体内十年方得。

夜雨敲打窗棂时,沐元夕终于撬开柜顶暗格。

尘封的木匣里躺着半本手札,墨迹己晕染不清。

她蘸着茶水轻擦纸面,渐渐显出的舆图轮廓让她指尖发颤——这竟是缩小版的隋代运河图,标注处全改成了长璃地名。

"公主,药熬好了。

"珠儿端着青瓷碗进来,沐元夕迅速用《女诫》盖住手札。

药汤腾起的热气里混着极淡的苦杏仁味,与白日沐宜恬佛珠散发的熏香如出一辙。

珍儿突然跪下:"这安神汤...公主从前每日要饮三回..."铜漏声里,沐元夕盯着药汤倒影。

涟漪荡开时,她仿佛看见沐沅汐坐在同样的妆台前,将乌发梳成繁复的高髻,饮下一碗又一碗"安神汤"。

“小傻子,又被人骗了,喝了这么久的毒药。”

她暗自在心里想着。

五更梆子响过三遍,沐元夕摸到西偏殿。

月光淋在积灰的《水部格》上,某页黏连处夹着沐宜恬的手书——"郴州盐井三百口,尽归旭兄"。

运笔走势温婉秀丽,与沐旭粗拙的奏折批红判若两人。

晨雾漫进窗棂时,珠儿捧着缠丝香球进来。

沐元夕用银针挑开金丝结,西域香料里裹着的青铜片"当啷"落地——刻着的星图,竟与玄武岩碑上的祈雨咒完全吻合。

沐元夕看着星图,面上强装镇定。

“东西哪来的?”

珍儿低着头回答。

“郁相让人给公主送来的,说是十二公主派人去寻找的。”

沐元夕有些烦躁让身边的宫人都退了出去。

“祈雨咒是第十五世国师让我记住的,他说对长璃的国运很重要。”

这东西怎么会在沐宜恬手里,她不会是重生者吧,对于重生原住民她没有多少把握打败她。

沐元夕脑中反反复复的飘着小沅汐的话。

沐元夕己经21岁了,但是沐沅汐只有16岁。

回想着小沅汐在每一世的所作所为算不上多高明,说好听点是中庸,难听点就是十五世都没点醒她。

而她这个便宜未婚夫似乎每一世都是在二十三岁之前死掉。

或许是天妒英才吧,十五世居然没有一世改变他的命运。

鎏金熏笼吐着檀香,贵妃的护甲划过青玉案上的《水经注》,在"郴州"二字上刮出细碎金粉。

沐宜恬跪坐绣墩,素手分茶的姿势宛如菩萨低眉,袖口银线绣的曼陀罗在烟气中舒展花瓣。

"漕运改道的折子,昨夜递到御书房了。

"贵妃挑起金错刀,刀刃映出她眼底的寒光,"周家那三十六艘楼船...""母妃宽心。

"沐宜恬将茶汤注入秘色瓷盏。

"儿臣己让工部在造船图里添了夹层。

"盏底忽现蛛网纹路,细看竟是微雕的军镇布防图。

窗外骤雨扑打芭蕉,沐宜恬腕间佛珠轻响。

她取下发间累丝银凤簪,向主殿的方向深深看了一眼。

贵妃染着蔻丹的指尖抚过鱼符纹路,玄甲纹与沐旭生辰八字重合:"那蠢货还当自己儿子是做太子的料?

"她突然轻笑,将鱼符按在舆图某处——正是郴州常平仓的位置。

"旭儿前日问起选妃之事。

"贵妃打开描金妆奁,取出一串珊瑚手钏。

"你且让周家把嫡次女送进宫。

"沐宜恬执银簪挑开珊瑚珠,暗格中滑出半片玉珏:"母妃英明,这前朝公主的合卺玉,正配得上哥哥的天命所归。

"玉珏血沁纹路竟与沐旭胎记如出一辙。

暴雨冲刷着琉璃瓦,映出母女俩扭曲的倒影。

贵妃展开血经卷轴,沐宜恬突然咬破指尖,在"郴州"二字上补了道朱批。

血珠渗进羊皮舆图,沿着漕运路线蜿蜒成蛇形。

"十三妹近日总往藏书阁跑。

"沐宜恬抚过鬓间新换的缠枝步摇,蕊心藏着颗孔雀石,"儿臣让司籍女官备了份《列女传》...夹页用她最爱的苏合香熏过。

"惊雷劈亮半室。

贵妃将染血的经卷投入火盆,火焰窜起三尺青烟:"待冬祭那日,让旭儿亲手点燃往生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