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库逐渐空虚,向百姓加大税收力度,致使民不聊生。
朝内无人可用,隔年一办科举,选拔官员。
嘉轩十年,完成开朝第五次科举。
乾承殿内,早朝。
吏部尚书上官原道:“启禀陛下,今年科举己正式结束,前一甲分别是探花—兵部尚书之子刘越,榜眼—御史大夫之子藩世杰,以及状元—平民沈丞谙。”
听到此处,朝上大臣窃窃私语。
姜序笑道:“哦?
今年的状元可不是官宦子弟了,看来这个沈丞谙才学颇高啊。”
上官原答道:“回禀陛下,沈丞谙的确是今年科举最出众的一个。”
“哈哈哈。”
姜序对沈丞谙充满了好奇。
“宣沈丞谙进殿。”
苏公公回道:“是,陛下。”
不出一会儿,沈丞谙就来到了殿内。
“草民沈丞谙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沈丞谙跪了下去。
“免礼。”
“谢陛下。”
沈丞谙站起,殿内所有人都打量着这位状元,他身材高挑,样貌出众,一袭素衣更衬得他清冷,可眼底包含着肃杀之气,让人看了不敢轻易靠近。
姜序也打量着他。
“沈丞谙,今年几岁了?”
“回禀陛下,草民年方十七。”
大殿之上,所有人都很震惊。
“哦?
十七,看来我大周要出一位大臣来辅佐孤统治这万里疆山了,真是天降了鸿福啊,哈哈哈。”
沈丞谙回道:“谢陛下厚望。”
姜序点了点头道:“自今日起,沈丞谙就拜入丞相王仲京门下,跟着丞相学习,权利仅次于丞相,下一任丞相就是你沈丞谙。”
大臣们听到这里,皆是一脸震惊。
这时,礼部尚书陈复站了出来。
“请陛下三思,自古状元比比皆是,才能出众的也不绝如缕,若沈丞谙如此,刚考中状元,地位便立于六部之上,这如何能服众?”
殿内大臣也纷纷跪了下去,应和道:“请陛下三思!”
姜序冷笑一声。
“陈复,你好大的胆子,朕要封何人,做何事,还轮不到你们在这教诲,历代?
前朝?
哈哈哈,朕就是要做这第一人!”
陈复见此状,继续道“陛下!
三思!”
陈复将头重重地磕在地上。
“陈复,朕给过你机会了,是你自己不珍惜,来人,将陈复拿下,赏六十大板,以儆效尤。”
“陛下!”
“三思!”
“陛下!”
两士兵从大殿外进来,拖走了陈复,拖到了宫门口,开始行刑。
姜序问道:“沈丞谙,你的路朕己为你铺好,希望你不要让朕失望。”
这时,沈丞谙道:“草民叩谢陛下隆恩!”
“今日早朝就到这,退朝。”
“恭送陛下。”
嘉轩十年,沈丞谙开始跟随王仲京学习,破除多个大案,无论是在治民治边方面,还是在刑事疑案方面,都政绩斐然。
由其手段狠辣,性情孤僻,因此结下众多仇恨,朝臣憎恶。
可姜序却仍青睐于他,委任重用。
嘉轩十三年,王仲京因病去世,任用沈丞谙为丞相,满朝文武无不怨声载道,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