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伯童年精彩非凡,初到蔡家院的经历更是趣味横生。
那天,年幼的三毛随家人踏入蔡家院,他模样独特,脑袋大身子瘦,眼睛机灵,眉毛倔强,塌鼻子、大脑门,稀疏头发下两颗大板牙很是显眼,脸上还有小雀斑 。
陌生环境让他既紧张又兴奋,这时,一个孩子笑着走来,打破了拘谨,他的蔡家院生活就此开启。
在这个世界上,有两个同样叫“三毛”的孩子。
一个是张乐平漫画里,在旧时代风雨飘摇中流浪求生的苦命娃,破旧衣衫难掩饥寒交迫,三根头发在风中瑟瑟发抖,无助的眼神满是对生活的迷茫;另一个,则是1960年大年初西出生在南下干部家庭的小男孩。
相同的名字,却有着天差地别的人生轨迹。
我们故事的主角三毛,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是个根正苗红的干部子弟。
他的长相,极具辨识度,让人一眼难忘。
脑袋大大的,配上那细瘦如柴的小身板,活脱脱像一颗营养不良的豆芽菜。
一双圆溜溜的眼睛,黑得发亮,恰似两颗璀璨的黑宝石,里头总是透着一股古灵精怪的机灵劲儿,仿佛藏着数不清的奇妙想法。
他的眉毛,形状独特,好似倒峰一般,透着别样的倔强。
塌塌的鼻子,稳稳地镶嵌在脸庞中央,虽说不高挺,却也为他这张脸添了几分憨态可掬。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格外突出的额头,饱满而宽阔,让人忍不住猜测,这脑袋里是不是装满了古灵精怪的奇思妙想。
再看看他的头发,稀疏得可怜,脑袋几乎都快秃了,虽说不至于像漫画里的三毛只有孤零零三根毛,但那发量,确实少得让人有些心疼。
而他最具特点的,当属那两颗又大又显眼的板牙。
这两颗大板牙,遗传自从山西吕梁南下的爸爸王树义。
爸爸王树义,身材高大魁梧,操着一口带着吕梁口音的普通话,身上透着山西汉子的豪爽与质朴。
他笑起来的时候,那一口牙齿里,两颗大板牙总是格外醒目。
那大板牙又大又白,在阳光下甚至会反射出微微的光,随着爸爸爽朗的笑声时隐时现,给人一种格外亲切的感觉。
三毛继承了爸爸这独特的牙齿基因,他的两颗大板牙,比同龄人要大上一圈,只要轻轻一张嘴,它们就迫不及待地露出来。
当他咧着嘴笑的时候,那两颗大板牙就像两扇打开的小城门,透着孩童的天真与憨态。
在他和小伙伴们玩耍交流时,只要一开口说话,那两颗大板牙就跟着“出镜”,格外引人注目。
有时小伙伴们还会打趣他的大板牙,他也不生气,反而笑得更欢了,露出那标志性的大板牙,在阳光下闪烁着童真的光芒。
尤其特别的是,他脸上星星点点地分布着一些小雀斑,小时候大家不懂事,小伙伴们都笑话他,说那是“蚊子屎”。
那年,三毛随爸爸妈妈工作调动来到江油。
刚到县委家属院,大姐、二姐兴致勃勃地给院子里的小朋友表演在成都学的螃蟹舞,三毛也在一旁助兴。
来自河南的张拓,初次见到三毛。
彼时的张拓,己是少校兵役局长。
可一看到三毛那独特的模样,特别是那稀疏的头发,张拓就忍不住打趣,张口就喊:“三秃子!”
这话正巧被三毛妈妈听到,妈妈瞬间拉下脸,神情严肃,把张拓狠狠数落了一顿:“你这人,怎么没大没小的,一点礼貌都不懂!”
张拓被训得脸颊泛红,尴尬地挠挠头,赶忙赔笑着改口:“那就叫三毛算啦。”
打这以后,“三毛”这个名字,就在小伙伴们之间叫开了。
三毛从小就不爱干净,穿衣服也是邋邋遢遢的,整天浑身脏兮兮的,就像个刚从泥堆里爬出来的小顽童。
夏天,太阳***辣地烤着大地,别人都穿着轻薄凉爽的衣衫,他倒好,套着一件破旧的棉服,也不知道热似的,在太阳底下跑得欢实。
到了冬天,寒风刺骨,大家都裹得严严实实,把自己捂得像个粽子,他却只穿一件单薄的单衣,在外面到处疯跑,鼻涕都快流到嘴边了,也毫不在意冷不冷。
有一回,三毛妈妈好不容易给他换上干净暖和的厚衣服,千叮咛万嘱咐让他别弄脏了。
可他前脚刚出门,就把衣服脱下来拿在手上,一路蹦蹦跳跳,像只撒欢的小兔子。
没一会儿,衣服就沾满了灰尘,变得灰扑扑的。
要是被问起为啥总脱衣服,他就一本正经地掰着手指头,煞有其事地解释:“这脱衣服啊,一是显得精干,跑起来、跳起来都利索不少;二是能证明咱身体棒着呢,别看我瘦,可一点都不怕冷!”
那自信满满的小模样,双手叉腰,头还微微仰着,让人看了又好气又好笑。
妈妈瞧见了,只能无奈地摇头,嘴里不住地念叨:“这孩子,怎么就这么不让人省心!”
可三毛呢,左耳进右耳出,依旧我行我素,根本不在意妈妈的数落。
他那副模样,实在是让人忍俊不禁。
有一次,他玩得太投入,鼻涕都快垂到下嘴唇了,旁人实在看不过去,笑着大声喊:“三毛,鼻涕要过河啦!”
他却跟个没事儿人似的,不慌不忙,脑袋一仰,猛地用力一吸,那鼻涕就“嗖”地一下乖乖回到了鼻腔里。
可没过一会儿,那调皮的鼻涕又偷偷溜了出来,在鼻尖上摇摇欲坠,仿佛在向大家宣告它的“***”。
妈妈在一旁看着,又是好气又是好笑,赶紧掏出手绢给他擦,一边擦一边念叨:“你呀你,就不能讲究点卫生!”
可三毛呢,刚擦完没两分钟,老样子又犯了,还是那副脏兮兮、鼻涕横流的模样,在外面疯玩得不亦乐乎,笑声在巷子里回荡。
不过,三毛在男孩子爱玩的游戏里,那可是个当之无愧的高手。
打弹珠的时候,他半跪在地上,一只手撑着地保持平衡,另一只手稳稳地拿着弹珠。
他眯着一只眼,眼神专注得像猎人盯着猎物,紧紧地盯着目标弹珠。
手中的弹珠被他轻轻一弹,便像长了眼睛似的,精准地撞向对方弹珠。
一场游戏下来,他常常赢得盆满钵满,口袋里装满了从小伙伴那儿赢来的弹珠,走起路来“哗啦哗啦”响,那声音,就像在演奏一首胜利的乐章。
玩烟盒时,他也是一绝。
每次拿到烟盒,他都能把烟盒叠得又硬又挺,西个角都整整齐齐的。
扇烟盒时,他憋足了劲儿,小脸涨得通红,手臂猛地一挥,带起一阵风,“啪”的一声,地上的烟盒就被他轻松翻面。
周围的小伙伴们都看呆了,纷纷围过来,羡慕不己,七嘴八舌地向他请教技巧,他则得意洋洋地分享着自己的“独家秘籍”。
在赢甘蔗的游戏里,三毛更是无人能及。
小伙伴们事先约定好,谁赢了就能用刀去划甘蔗。
轮到三毛时,只见他手持小刀,一脸自信,眼神里透着一股志在必得的光芒。
他对着甘蔗,从上到下一划,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削下多长的皮,就能割下多长的甘蔗肉。
那甘蔗皮被他削得又长又完整,像一条长长的丝带。
小伙伴们看着他的“战绩”,都惊得合不拢嘴,眼睛瞪得大大的,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他美滋滋地享用胜利果实,心里满是佩服。
哪怕整日里脏兮兮的,脸上还带着那些被叫做“蚊子屎”的小雀斑,可只要他一展示这些“拿手技术”,就瞬间成了小伙伴们眼中的焦点。
大家都乐意跟他一起玩耍,在那个充满欢乐的童年时光里,他们一起奔跑、一起欢笑,留下了数不清的美好回忆。
那些回忆,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镶嵌在他们成长的天空中,熠熠生辉。
夜幕低垂,蔡家大院的灯光渐次亮起,宛如繁星洒落人间。
孩子们在院子里追逐嬉戏,笑声在夜空中回荡。
三毛望着这温馨的场景,心中满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今天在大院里结识了这么多新朋友,还一起玩了这么多有趣的游戏,让他对这个新环境充满了喜爱。
而此时,蔡家大院的大人们也在各自忙碌着,准备着晚餐,饭菜的香气渐渐弥漫开来。
明天,在这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蔡家大院,又会有怎样的趣事等待着三毛呢?
夜渐深,蔡家大院安静下来,三毛躺在床上,脑海里不断浮现白天玩耍的画面,嘴角不自觉上扬。
窗外,月光洒在院子里,明天又会有新的冒险在等着他。
究竟明天三毛在蔡家院还会碰上啥趣事?
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