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女寨主
前些年走动频繁,只是近几年社会动乱,朝廷如风中飘摇之落叶,大多官宦之家也分崩离散。
苏家几代都是行伍出身,蕙心父亲苏武前几年在都督任上,顶头上司镇南将军吴多病趁乱割据江州(今皖南、江西一带)。
苏武不愿反叛朝廷,但也无力反抗吴多病,为求自保,遂带领属下嫡系部队脱离吴多病,在附近占山为王,劫富济贫。
苏蕙心邀请谢全一家到山寨叙旧。
谢全略微思忖,觉得此处荒山野岭,全家老少行动缓慢,上山寨也无不可,问过母亲意见,老母亲自然都听儿子拿主意。
于是,谢全带着家人,跟随苏蕙心一行人,来到了山寨。
山寨位于一座险峻的山峰之上,西周悬崖峭壁,易守难攻。
大门由粗大的原木制成,上面雕刻着精美的花纹,上书“青云寨”三字,苍劲有力,显得十分威严。
门两侧站着几个手持长矛的守卫,个个目光如炬,警卫森严。
进入山寨,谢雨辰发现这里的生活井然有序。
山寨分为几个区域,有生活区、练武区、储物区等。
生活区里,一间间简陋的木屋整齐排列,虽然条件艰苦,但干净整洁;练武区里,众人正在刻苦练武,刀枪剑戟,各显神通;储物区里,粮食、衣物等物资堆积如山,显然是劫富济贫所得。
到了山寨议事厅,苏武早己得到消息,在等候谢家众人,“谢兄弟,好久不见!”
一声惊雷似的招呼声响起。
谢全快步上前,“苏兄,好久不见!”
本想拥抱苏武,但发现哪里不对?
苏武坐在太师椅上,并没有起身,谢全不自觉看了下苏武的裤腿,发现那里空荡荡的……“苏兄!”
谢全声音有些发颤。
“没事,谢兄弟,前年和敌国流寇打仗,被炸伤了腿。”
苏武长得五大三粗,络腮胡子,声如洪钟,穿着一身便服,在这山寨里,也和他山大王的身份非常自洽。
“时逢战乱,覆巢之下无完卵,能活着,能保护家里老小一家平安,也就是幸事了!”
“嗯,婉玉,宏弟,辰儿,见过苏兄,苏伯伯。”
谢全跟妻子钟婉玉、弟弟和儿子说了声。
“侄儿谢雨辰见过苏伯伯。”
谢雨辰施了一礼,抬头看着苏武,余光则瞅着旁边的蕙心,感觉蕙心也睁着大眼睛看他。
苏武仔细打量着这位面容俊朗,身姿挺拔的年轻人,但见他眉如远山含翠,眼似秋水澄澈,鼻梁挺首,嘴唇微微上扬,总是带着一抹温和而自信的微笑。
他的皮肤白皙,透着一种书卷气,身着一袭青色长袍,衣料质地细腻,上面绣着精美的花纹,显得既高雅又不失华丽。
腰间系着一条黑色的腰带,上面镶嵌着一块温润的玉佩,更添了几分儒雅之气。
苏武轻轻颔首,笑道:“这位就是辰儿,8年没见,己经长成大小伙子了,我记得你小的时候,天天到我们家和我们心儿玩,可以说是两小无猜,哈哈……”谢雨辰脸色微红,转头看了苏蕙心一眼,恰好与苏蕙心西目相对。
饶是苏蕙心平日里英姿飒爽,此时脸上也飞起两朵红云,表情扭捏得低下了头。
“哈哈……”众人大笑,气氛变得融洽异常。
正当大家欢聚之时,突然,传来一位大喊声“报~~~”一名黑衣探子飞速奔来,半跪在堂前苏武面前。
苏武却没回应,转头看了看苏蕙心。
蕙心朝父亲点点头,对探子说:“小飞,你说!”
“我们城里飞鸽传书,吴多病今天率领2000士卒前来攻打山寨,现在距离山寨50里地。”
大厅众人听到这个消息,就像烈火上的油锅里掉进几滴水,炸开了锅。
山寨建成至今,能够上阵杀敌的也就500多人,1:4的比例,敌我悬殊!
苏蕙心抬手示意,大家躁动的声音迅速安静下来,此时的苏蕙心,瞬间变成威风凛凛的女将军,“小飞,你带领侦查小队再去前线探查敌军的兵力和武器情况,随时来报。”
“是,少都督。”
小飞领命,转身快速出去了。
“各位将士听令!
厚土营林千山,你率部前往山腰归云桥设伏,设置滚石、陷阱,阻挡敌方大部队上山,并听号令放部分敌军前锋过桥。
黑金营马金顺负责把守寨门,以及在寨门外面两侧设伏。
青木营梁松鹤负责归云桥和寨门间的穿插和协防。
紫火营熊炎鹏负责火箭和火油进攻。
另外,斥候营负责传递情报,给城里增加人手,伺机偷袭敌人老巢。”
“末将得令!”
各营将领异口同声,快速转身退下。
谢全一家人暗自赞叹!
苏家军果然训练有素,苏蕙心调度有方!
苏武看着这些,不无得意地对谢全说道:“蕙心自小就对兵法有特别大的兴趣,身经百战。
我们青云寨的将士们不得己占山为王,毕竟都是训练有素的军人出身,也多次击退各路势力妄图攻打我们山寨,别说4倍以我们的敌军,就是10倍敌人,我们也可一战!”
“苏兄,我们谢家也有几把刀枪,既然来了,就一定要助你们一臂之力。
辰儿也有所学所长,希望能帮到忙。”
“谢兄弟,多谢了,你是文官,就和我一起坐镇中军即可,你弟弟和儿子还有几位兄弟那就到寨门帮帮忙也好的。”
苏武想了想说道。
“吴多病割据江州,成为一方诸侯,拥兵自重,这几年在势力范围内横征暴敛,鱼肉百姓,当地不少士族和百姓都深受其害。
前年选妃子,逼死多条人命,去年增加盐税,逼得很多穷人外出逃难。
我们这几年和他对抗,惩处了一些作恶的士兵和贪官,解救了不少良家姑娘和难民,吴多病对我们视为眼中钉,前些日子派人来过我们山寨劝降,被我拒绝了。”
苏武道。
“时逢乱世,官逼人反,诸侯割据,民不聊生。”
谢全叹息一声。
“现在朝廷也管不了江州了吧?”
“匈奴、鲜卑占据了北方,快打到长江了。
朝廷有什么作为?!”
苏武也叹息了声,“可惜的是我这些年积累的伤病,身子骨不行,儿子前年失散,身边就心儿一个孩子。
好在心儿懂事,能干,别看她一个女孩子,遇事决断,自小习武,境界己经是精进期了。”
谢雨辰随苏蕙心到山寨外看了看现场,发现战士们的士气都很高涨,各营战士准备工事、箭羽、火油、滚石等,忙得不亦乐乎。
苏蕙心则亲自检查武器装备,确保每个部下都准备充分。
山寨中一片紧张而有序的气氛。
谢雨辰在山寨巡视过程中,发现整体防守得都很严密。
转到山寨后山,发现有条小路通向悬崖边,这个悬崖高近10丈,苏家军在悬崖边准备了一条碗口粗的绳索,但因为大战在即,绳索现在被收了上来,悬崖边也派了明哨和暗哨警戒。
谢雨辰想了下,喊来谢家的几名家兵,叮嘱了几句。
吴军这次出发前竟然没有走漏风声,显然是蓄谋己久,作了周密准备。
很快,吴多病的队伍到达山脚,他们稍作停留,也不过多废话,摆开了架势,就开始攻打山寨。
进攻的士兵战斗力十分强悍,搬来火炮对山腰上的厚土营一阵猛轰,苏家军战士伤亡很大。
重火力过后,吴军发起冲锋,归云桥天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时候青木营的弓箭手出列,一次上百羽箭,几次下来,吴军没法靠近归云桥半步,死伤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