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九品中正

谁的大业 天下111 2025-04-11 23:14:05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开皇殿的铜漏滴到卯时三刻,杨坚用镇纸压住弘农杨氏的请安折。

金丝楠木案上,三十七道弹劾太子的奏疏摆成扇形,恰似一把指向御座的利刃。

"阿摐可知,昨夜有星孛于北辰?

"老皇帝突然发问,手中把玩的玉璜泛起青光。

这是独孤皇后临终所佩之物,每逢重大决策必现。

林昭的目光扫过奏疏上熟悉的字迹:杨素、高颎、苏威...这些本该势同水火的关陇贵族,此刻竟联合反对东宫新政。

他端起越窑青瓷茶盏,借氤氲水汽掩饰表情:"儿臣夜观紫微垣,见文昌六星明灭不定,当主文脉更易。

"鎏金博山炉的沉香突然爆出火星。

杨坚的瞳孔微微收缩,他听懂了太子的隐喻——文昌星动,意味着打破世家对文官的垄断。

"江南送来的明前茶,尝尝。

"老皇帝推过一盅茶汤,"听说你让太医署贱民执刀解剖,吓得郑译吐湿了三条锦帕。

"林昭轻抿茶汤,任由苦涩在舌尖蔓延。

这是萧美娘特意提醒的细节:真正的杨广最厌苦茶,但此刻他需要展现不同:"儿臣在《汉书》里读到,霍去病北征时令军医剖视匈奴伤兵,方知金疮之毒在腑不在皮。

""啪"的一声,杨坚将茶匙掷入银盂:"所以你要学汉武?

用巫蛊之祸清洗朝堂?

"七宝帘幔无风自动,十二名千牛备身的佩刀同时出鞘半寸。

林昭的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他嗅到了真正的杀机——仁寿宫那个暴雨夜的抉择,此刻方才显现实质。

"儿臣要做的,是给大隋造一副新骨。

"林昭忽然起身,从袖中抽出三卷文书,"这是太医署三月来的诊籍,请父皇过目。

"杨坚用玉尺挑开卷轴,苍老的手指顿在墨迹间。

三百二十七例病案中,二百零西例注明"误服丹药",七十三例"五石散痈疽",最触目惊心的是十八例"铅毒入髓"——患者全是关陇贵族。

"独孤陀的消渴症,宇文述的震颤,还有元胄将军的癫狂..."林昭的声音像把柳叶刀,"这些叔伯长辈的病根,都在他们书房暗格里的金丹。

"老皇帝的手背暴起青筋。

他当然知道贵族们私下炼丹,却不知己侵蚀到军队中枢。

当看到郢国公王谊的脉案写着"阳亢精竭",终于暴喝:"够了!

"林昭应声跪倒,额头紧贴冰冷的金砖:"五石散每剂值绢十匹,炼丹所用朱砂水银皆出官矿。

儿臣查过户部档案,开皇十八年以来,仅陇西李氏就私购硫磺二千斤。

"殿角的铜漏突然发出异响,卯时的最后一滴水迟迟未落。

杨坚的喘息声渐重,他想起独孤皇后临终前攥着自己衣袖说:"关陇儿郎的血,快被那些丹炉烧干了...""儿臣请改九品中正制。

"林昭突然抬头,"不是废除,是改良。

在各州设医学、算学、律学三馆,通过者可在当地官署实习,优异者荐入吏部候选。

"杨坚的指尖划过奏疏上"巫蛊"二字,突然冷笑:"你可知这些弹劾折里,有份是萧琮写的?

"南梁宗室出身的萧琮,正是萧美娘的叔父。

"兰陵萧氏想要的是江东漕运,而儿臣的三学馆能给他们更多。

"林昭从怀中取出江都地图,"扬州刺史张衡来报,萧家私塾里藏着百卷《文选》注本。

"老皇帝浑浊的眼中精光乍现。

他听懂了太子的交易:用教育权换取漕运权,让南朝士族成为对抗关陇集团的棋子。

当目光落在"医学馆可授官"的字样时,忽然抓起朱笔划破掌心。

血珠滴在青玉案上,绘成诡异的符咒:"当年灭陈时,南人咒朕七窍流血而亡。

"暮色吞没宫墙时,父子对弈仍在继续。

林昭执黑子落在"天元"位,这个违背棋理的举动让杨坚挑眉:"你要学陈庆之?

""儿臣要学的是北魏孝文帝。

"黑子又占西角,"鲜卑改汉姓是表,建均田制才是里。

"他故意碰倒盛满白子的漆盒,玉石噼啪坠落声里,袖中《田亩改制疏》滑落案几。

杨坚用剑鞘挑起奏疏,当看到"每丁永业田可种药材"时,剑穗上的明珠突然断裂:"你想用医馆蚕食均田制?

""关陇勋贵的职分田多占山泽,若改种杜仲、茯苓..."林昭将白子摆成太极图案,"太医院可平价收购,再经运河销往江南。

"老皇帝突然剧烈咳嗽,帕上晕开暗红血点。

林昭正要唤医官,却被铁钳般的手掌扼住手腕:"当年灭宇文氏,你祖父杨忠的剑也这么凉。

"更鼓恰在此刻敲响,宇文述的通报声穿透殿门:"汉王使者到!

"当杨谅的玉佩与***呈上时,林昭注意到父亲的手在颤抖。

那枚蟠螭纹玉佩本该在晋阳宫库,此刻却沾着幽州特有的赤铁矿粉——这意味着他最忌惮的西弟,己与山东士族结盟。

"拟诏。

"杨坚突然将棋子尽数扫落,"令各州医学馆隶太医署,算学馆隶户部,律学馆隶大理寺。

"他蘸血在《田亩疏》上画押,突然盯着太子眼睛:"你可知这道诏书,要用多少头颅垫脚?

"林昭望向殿外如血的残阳,长安城炊烟正袅袅升起。

他知道,那些烟尘里很快会混入焚书的焦味,但此刻更在意太医署地窖里的青霉菌——培养皿该换牛胆汁了。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