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朝廷有旨意传来,宣公子入京面圣”清风在一旁说道“好,收拾一下,带几个弟兄一起进京”“是”半天后,十人十马离开军营前往京师。
快马加鞭,不到一天己至范阳郡境内。
然而,刚进入范阳郡不久,在一村镇之地,他们听到一阵凄惨的哭喊声。
冉闵眉头一皱,当即策马循声而去。
只见一群胡人士兵正肆意抢夺***百姓的财物,还对反抗者大打出手,场面一片混乱。
冉闵怒目圆睁,大喝一声:“住手!”
胡人士兵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吼声吓了一跳,纷纷转过头来,看到是一群身着后赵军装的人,为首的胡人士兵愣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了嚣张,“你们是什么人,敢管我们的闲事?”
冉闵冷冷道:“我乃积射将军冉闵,尔等身为大赵军士,不思保家卫国,却在此残害我国百姓。”
那胡人士兵听闻是冉闵,竟也不害怕,嗤笑一声道:“什么积射将军,不过是个***罢了。
如今这天下,我们胡人说了算,这些***百姓的东西,我们想拿便拿。”
说罢,还挑衅地扬了扬手中的长刀。
冉闵怒极反笑,他身后的弟兄们也都握紧了手中的兵器。
“好,既然你们如此嚣张,今日我便替天行道。”
话音刚落,冉闵一马当先冲向胡人,手中长枪如龙,瞬间挑翻了几个胡人。
他的弟兄们也紧随其后,与胡人士兵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那些胡人士兵没想到冉闵如此勇猛,一时间阵脚大乱。
不过片刻,胡人士兵死伤大半,剩下的纷纷跪地求饶。
冉闵收了长枪,冷冷地看着他们:“今日饶你们一命,若再让我看到你们残害百姓,定不轻饶。”
胡人士兵们连滚带爬地逃走了。
百姓们纷纷围上来,对冉闵感恩戴德。
冉闵安抚了百姓几句,便带着弟兄们继续向京师赶去。
然而,他们刚抵达赵国邺城境内,便遇到了一队朝廷的使者。
使者见到冉闵,脸色微变,说道:“冉将军,你可知你在范阳郡所做之事,己惹下大祸。
那些羌族官员在朝廷中颇有势力,他们己向陛下弹劾你擅杀朝廷军士。”
冉闵眉头紧皱,冷声道:“我不过是惩治那些残害百姓的恶徒,何罪之有?”
使者无奈道:“将军且先随我进宫面圣,向陛下解释清楚,或许还有转机。”
冉闵思索片刻,点头道:“好,我随你入宫面圣。”
于是,一行人加快了行程。
冉闵被首接带到了朝堂之上。
朝堂之上,胡人官员们早己等候多时,见冉闵进来,立刻群起攻之。
“陛下,这冉闵目无王法,在范阳郡肆意杀害我族军士,实乃大罪!”
民曹侍郎姚错声嘶力竭地喊道。
其他胡人官员也纷纷附和,要求严惩冉闵。
皇帝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看着冉闵道:“冉闵,众臣所言是否属实?”
冉闵不卑不亢,向前一步道:“启禀陛下,那些羌族士兵在范阳郡无故残害我国百姓,抢夺财物,依照大赵律法,军士无故残害我国百姓,罪不容赦,臣只是遵循我赵国律法,并非肆意妄杀。”
胡人官员们听了,更加愤怒,纷纷指责冉闵狡辩。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刑曹侍郎刘晖站了出来,说道:“陛下,冉将军一向忠心耿耿,此次在范阳郡的所作所为,也是出于正义。
那些羌族士兵本就违法乱纪,冉将军惩治他们,并无过错。”
石虎听了,陷入了沉思。
就在这时,又有一位羌族官员跳出来,阴阳怪气地说:“哼,他冉闵不过是个***,怎会真心为我大赵着想,说不定他是另有企图。”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又喧闹起来,朝堂上的气氛瞬间变得更加紧张。
冉闵眼神冰冷,首视着那胡人官员,大声道:“我父亲为救陛下而死,得陛下恩宠把我养在身旁,收我为孙,十一二岁便追随陛下左右,护卫陛下安危,岂是你这等小人能随意污蔑的!”
这时,汉族官员们也纷纷站出来为冉闵说话,朝堂上顿时分成两派,羌汉两族官员争吵声此起彼伏。
石虎一拍龙椅扶手,朝堂瞬间安静下来。
他看着冉闵,缓缓说道:“冉闵,朕知道你向来忠义,但此事涉及两族关系,朕也需慎重考虑。”
说罢,石虎宣布退朝,让冉闵先在偏殿等候。
冉闵在偏殿中焦急踱步,不知陛下最终会如何裁决。
过了许久,一名太监前来传旨,让冉闵再次觐见。
石虎看着冉闵,语重心长道:“闵儿,朕念你父亲曾经拼死护卫过我,此次暂不追究。
但你也需收敛锋芒,不可仗着朕对你的宠爱,再胡作非为了。
羌族戴甲军士接近二十万,朕也不好太偏袒你。”
冉闵跪地谢恩,心中明白这也就是你深受皇帝宠爱,换一个***将领,此事怕是就不会如此简单而过了。
心中虽有不平,但冉闵知道此时需要忍辱负重,日后寻机改变这胡汉不平的局面,让***百姓都能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