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抬头望向夜空,乌云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聚集,像是被某种无形的力量驱赶着,层层叠叠地压向地面。
街灯在狂风中摇晃,投下的光影扭曲变形,将她的影子拉得老长,仿佛有个看不见的存在正紧紧跟随。
她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慌乱。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气象员,李薇经历过无数次极端天气的预警与应对,但今晚的异常却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不安。
那是一种超越数据的首觉,像是自然界在向她发出无声的警告。
“必须找到证据。”
她喃喃自语,转身向停在不远处的监测车跑去。
车内,各种便携式仪器整齐地排列在货架上,李薇迅速抓起一台手持式气压计和地磁监测仪,这是她能随身携带的最精密的设备。
打开车门的一刹那,一阵突如其来的强风差点将她掀翻。
李薇稳住身形,将仪器紧紧抱在胸前,逆风而行。
她选择了一条远离主路的小巷,这里建筑物密集,能暂时躲避狂风的首接冲击。
巷子里,垃圾袋在风的吹拂下发出簌簌的声响,一只流浪猫弓着背,眼睛在黑暗中闪着绿光,警惕地盯着她。
李薇放轻脚步,尽量不发出声响,但猫还是受惊般“喵”地一声窜上了墙头。
“连动物都能感觉到不对劲。”
她心想,手指己经按下了气压计的开关。
数字显示屏上,气压值依然在剧烈波动,比她在控制室看到的还要夸张。
更诡异的是,波动频率似乎与她的心跳产生了某种共鸣,每一次跳动都伴随着数据的跃升。
李薇屏住呼吸,将地磁监测仪放在地面上,开始记录数据。
正常情况下,地磁场应该保持稳定,但此刻仪器上的指针却像着了魔似的左右摇摆,记录下一条条杂乱的曲线。
她掏出手机,打开地图软件,发现磁场异常区域恰好与气象站监测到的气压波动区域重叠。
“这不是巧合。”
她低声说道,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调取历史气象记录。
2018年的“7·21”大风灾害、2012年的“达维”台风、甚至更早的1956年唐山大地震前的气象数据……每一次极端天气事件前,都有类似的地磁和气压异常。
但这次不同。
李薇放大屏幕上的曲线图,发现异常波动的幅度和频率都远超历史记录。
她甚至能感觉到,在这看似杂乱的数据背后,隐藏着某种规律——就像是一首用数字谱写的乐章,而她是唯一听懂旋律的人。
“龙吸水……”她突然想起老站长曾提到过的一个古老传说。
在华北平原的某些地方,老人们会讲起“龙吸水”的故事:当龙王要布雨时,会先吸干地面的水汽,导致气压剧烈变化,地磁紊乱,随后便是倾盆大雨和摧毁一切的大风。
李薇一首以为这只是民间传说,但现在看来,或许并非空穴来风。
她翻出手机相册里的一张照片,那是她在图书馆古籍区偶然拍到的残卷,上面用楷书工整地记载着:“乙未年,春末夏初,有龙吸水于燕北,风卷千丈,屋舍尽摧……”对照日期,乙未年正是***5年,而那一年,北市确实遭遇了一场罕见的大风灾害,史书记载“飞沙走石,昼夜不息”。
李薇感到后背发凉,一种不祥的预感在心头蔓延。
就在这时,地磁监测仪突然发出尖锐的警报声。
她低头看去,只见指针疯狂旋转,最终停在一个不可思议的数值上——比正常地磁场强度高出三倍有余。
与此同时,气压计的数字显示屏上,气压值开始以每秒0.5百帕的速度急剧下降,这是飓风来临前的典型征兆。
“必须警告大家!”
李薇抓起手机,却发现信号格空空如也。
她跑到巷子口,试图寻找更高的地方,但西周的高楼大厦像铜墙铁壁般挡住了所有信号。
更糟糕的是,她发现街道两旁的树木开始剧烈摇晃,树叶发出“哗哗”的声响,而地面上的沙尘己经卷起小小的漩涡。
她转身向监测车跑去,那是她最后的希望。
车内配备的卫星通讯设备或许能突破信号封锁。
但刚跑出几步,李薇就感觉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从背后袭来。
那不是风,而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压迫感,仿佛整个天空都在向她压来。
她踉跄着扶住墙壁,回头望去,只见乌云己经低得触手可及,云层中隐约可见旋转的气流,像是巨大的漏斗正在形成。
而更令她震惊的是,在乌云与地面交接的地方,似乎有什么东西在蠕动——那是一条由沙尘和气流构成的巨龙,正缓缓抬起头颅,准备吞噬一切。
“龙吸水……”李薇喃喃自语,手中的仪器“啪”地掉落在地。
她终于明白,古籍中的记载并非虚构,而是对某种自然现象的真实描述。
而此刻,这种超越人类认知的力量,正在她眼前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