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潜蛟
县医院检验科的老式恒温箱发出电流杂音,钨丝灯泡在通风橱投下蛛网般的光影。
显微镜载玻片上的硅藻颗粒呈现独特的六边形晶格,这是核潜艇消声瓦特有的生物陶瓷材料特征。
"小林,夜班登记表。
"身后突然响起的沙哑嗓音让我手指一颤,载玻片险些滑落。
林茂才的白大褂下摆沾着可疑的褐色污渍,金丝眼镜后的目光黏在离心机上:"苏同志对钉螺研究很上心啊?
""张书记说要总结防治经验。
"我故意把印着公社红头的文件压在记录本下,"林医生也值班?
"他的视线扫过文件边缘,喉结滚动两下:"我来取血吸虫卵样本。
"保温箱开合的瞬间,我瞥见里面排列的青霉素注射液——瓶身标签的批号被刀片刮去,残留的油墨却还隐约可见"军***"字样。
走廊传来军靴叩击水磨石地面的声响,林茂才猛地合上保温箱。
顾承洲拎着滴水的雨衣出现在门口,左肩绷带渗出新鲜血痕,右手却稳稳端着个铝饭盒。
"防汛指挥部的夜宵。
"他把饭盒撂在离心机旁,金属碰撞声惊飞窗外栖息的夜枭。
林茂才倒退着挪向门口,保温箱把手在掌心勒出青白痕迹。
饭盒里飘出的香气让我太阳穴突跳——是蓖麻油煎的玉米饼,掺了微量硝化甘油特有的甜味。
前世顾承洲在弹药实验室总揣着这种特制干粮,他说这是"燃料补给"。
"缓冲溶液的检测结果?
"他抽出我压在显微镜下的记录纸,指腹擦过硅藻结构图时停顿半秒,"解释一下。
""这些硅藻壳的二氧化硅含量异常。
"我用镊子夹起载玻片,"普通硅藻的硅化细胞壁孔隙率在35%左右,但这些达到了62%。
"钨丝灯将硅壳投影在墙面,六边形光斑如同未完工的蜂窝,"高孔隙率能有效吸收声波频率,如果用在......"窗外骤然亮起的车灯打断我的话。
三辆解放卡车碾过积水潭,篷布下露出铣床零件的轮廓。
顾承洲突然拽着我蹲下,子弹击碎窗玻璃的脆响与他的命令同时炸开:"关灯!
"黑暗中有金属滚动的声响。
我摸到实验台下的消防沙箱,抓起铁锹将沙子泼向门口——这是对付燃烧弹的土办法。
顾承洲反手甩出饭盒,蓖麻油饼在空中划出抛物线,与飞来的玻璃瓶相撞。
轰然炸开的火光里,我看清袭击者手中的波波沙冲锋枪。
这种苏制武器不该出现在江南小城,除非......林茂才的保温箱在走廊尽头闪光,他正将注射器扎进某个昏迷战士的颈动脉。
"抢样本!
"我扑向恒温箱时,顾承洲的军刺己穿透某个黑影的喉管。
血腥味混着硝烟刺痛鼻腔,我在晃动的光影中抓住那支贴着"钉螺-7"标签的试管,却发现液体比重异常——真正的硅藻悬浮液应该更粘稠。
离心机突然爆出电火花。
我借着短路的光亮看清试管标签背面极浅的钢印:09-III。
这是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的代号,而此刻距092型潜艇下水还有整整八年。
后颈袭来凉风的刹那,顾承洲的臂膀将我卷进防护死角。
子弹擦着他肩胛骨没入墙体的闷响,与前世我们在西北靶场遇袭的场景完美重叠。
他反手甩出军刺的动作带起血珠,精准钉入袭击者眉心。
"解码。
"他把染血的牛皮本拍在我胸前,"用你分析硅藻的方法。
"泛黄的纸页上布满数字矩阵,在血迹浸染处显出熟悉的排列规律——这是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合金配比参数。
我扯过记录本空白页,用圆珠笔快速画出布拉格衍射模型:"需要X射线晶体分析仪。
""县机械厂有台探伤机。
"他换弹匣的动作行云流水,"改造成衍射仪要多久?
""两小时。
"我舔了舔干裂的嘴唇,"但需要氧化铅滤光片和云母分光器。
"爆炸震落墙皮时,顾承洲把我推进档案柜缝隙。
他滚到实验台后的动作牵扯到肩伤,血滴在离心机外壳溅成放射状花纹。
我突然想起前世军科院档案里那份染血的092型潜艇焊缝检测报告,扉页上的血迹形态与此刻如出一辙。
"接着!
"他抛来的军用水壶里装着水银,这是制作简易单色器的关键材料。
我扯下白大褂裁成长条,用硝酸银溶液画出光栅刻度。
当探伤机的阴极射线管亮起幽蓝光芒时,袭击者的脚步声己在走廊尽头响起。
顾承洲背靠着档案柜组装衍射仪零件,染血的指尖在铅玻璃上留下指纹。
我注意到他拆卸波波沙冲锋枪的复进簧改造成光阑调节器——这种将杀器化为科研仪器的能力,正是后来"军工魔术师"称号的由来。
"晶体结构。
"他把底片显影剂泼在墙上的瞬间,X射线衍射图如鬼魅浮现。
密排六方结构的斑点间,赫然夹杂着体心立方晶格的衍射环——有人往潜艇钢材里掺了碳化钨。
"难怪声纹特征泄露。
"我划出异常衍射点的布拉格角,"碳化钨增强硬度却破坏消声性能,这比故意还可怕。
"水银在玻璃板上聚成圆润的球体,倒映出顾承洲骤然阴沉的脸。
枪声再次逼近。
他突然扯开我扎头发的橡皮筋,青丝散落的瞬间,铜制发夹被他掰成两截:"钨含量测定。
"我瞬间会意。
将发夹缠绕在X射线管阴极,铜钨合金在高压电场下激发的特征谱线,正是检测碳化钨的最佳光源。
当衍射仪显示出1.2%的碳含量时,走廊传来56式步枪特有的三连发点射。
"带着数据走。
"顾承洲将底片塞进我衣领,体温灼烧着锁骨,"去君山码头找艘挂渔灯的拖轮。
""那你......""我有这个。
"他晃了晃从袭击者身上缴获的RGD-5手雷,拉环扣在小指上晃出银弧,"记得写实验报告时,把蓖麻油配比写在附录里。
"翻出后窗时,我听见他哼起《人民海军向前进》的调子。
这是后来092型潜艇下水仪式上他喝醉时才会唱的歌。
雨幕中的县城像浸在水中的电路板,我沿着记忆中的军工布线图奔逃,却在码头芦苇丛撞见正在焚烧文件的林茂才。
"苏同志来得正好。
"他转身时,手中注射器泛着蓝光,"顾参谋长没告诉你,好奇害死猫吗?
"我悄悄握紧兜里的硅藻样本瓶:"林医生倒是清楚防汛指挥部的行踪。
""防汛?
"他踢开燃烧的纸堆,092型结构图残片在火光中翻卷,"你们在找的是这个吧?
"突然刺来的针头掠过耳际,我仰身躲闪时,样本瓶滑入江水的轻响让他瞳孔骤缩。
"你疯了!
那是唯一......"重物入水的轰鸣打断他的嘶吼。
挂着渔灯的拖轮刺破雨幕,船首站着个戴斗笠的老汉。
当他撩起蓑衣露出65式军裤时,我毫不犹豫地跃上甲板。
柴油机突突启动时,林茂才在码头燃起信号弹。
顾承洲从火光中冲出,军装残片在身后飘成猎猎战旗。
他跃上船舷的瞬间,我抓住他手腕的触感与二十年后核爆试验场那次牵手重叠。
"数据安全?
"他咳着血沫问。
"在脑子里。
"我指向太阳穴,那里还印着他攥出的淤青。
拖轮冲入洞庭湖主航道时,对岸忽然亮起探照灯。
顾承洲从船舱扯出个油布包裹,展开的武器让我呼吸停滞——那是63式107毫米火箭炮的定向管,此刻架在渔船甲板上,像一具钢铁竖琴。
"会测风速吗?
"他往发射轨装填火箭弹的动作,宛如在实验室摆放离心管。
我撕碎记录纸抛向空中,纸片在探照灯光束中纷飞如蝶:"东南风3级,湿度70%,气压992百帕。
"他调整仰角的修长手指突然停顿:"知道我在潜艇部队的绰号吗?
""雷霆渔夫。
"我脱口而出后才惊觉失言。
这个称号本该在三年后才出现,当他用渔船发射反舰导弹打退南越军舰时。
火箭弹呼啸出膛的尾焰照亮他眼底的笑意,爆炸声惊起江心沙洲的白鹭。
在纷飞的羽毛与硝烟中,我第一次看清他左耳后淡金色的旧伤——那是未来会被弹片削去的部位。
漂满油污的江面上,我们乘坐的拖轮正拖着长长的尾迹,驶向浓雾深处若隐若现的钢铁巨兽。
潮湿的夜风送来隐约的汽笛声,像极了核潜艇水下航行的次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