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飞凤纹在电子显微镜下显露出异常纹路——那些看似随意的鱼藻纹,实则是用纳米级金丝编织的集成电路。
"时空震荡指数突破阈值!
"老周的吼声裹挟着警报器的蜂鸣。
我护住香囊滚进防爆舱,舱门闭合的瞬间,陈列柜里的唐代海兽葡萄镜突然渗出沥青状液体。
镜面映出的不是我的倒影,而是暴雨中奔逃的襦裙女子,她腕间的鎏金缠臂钏正渗出荧蓝血液。
香囊十二层同心圆结构的金叶开始自旋,每秒转速从30次暴增至120次。
激光测距仪显示球体首径正以0.3mm/秒的速度膨胀,通风管道突然喷涌出大量金丝楠木碎屑——这分明是靖陵地宫特有的防腐木料。
"快撤出辐射区!
"老周的声音在通讯器里失真。
我抓起质谱仪冲向陈列柜,原本存放香囊的丝绒垫上,赫然印着半个血手印。
紫外线灯下,指纹沟壑中残留的朱砂与胡粉混合物,正是《千金方》记载的唐代护甲防腐剂配方。
香囊突然发出高频蜂鸣,内层陀螺仪投射出全息星图。
当我的呼吸频率与参宿西脉冲波同步时,防爆舱的钛合金墙壁逐渐透明化。
我看到暴雨中的太极宫,翠衫宫女正被三名黑衣人拖进西夹巷,她挣扎时露出的缠臂钏刻着"CMRB-2023-659"——与我的现代工作编号完全一致。
"救..."呼救声从唐代和现代两个维度同时传来。
我举起香囊对准星图上的勾陈一,球体内部突然伸出无数纳米金丝,如同活物般刺入我的太阳穴。
剧痛中,实验室与宫墙的影像开始量子纠缠——现代:培养舱里的唐代女尸突然睁眼,她脖颈后的条形码刺青正渗出放射性同位素铯-137。
老周手中的《文物鉴定报告》自燃成灰,灰烬里显影出"显庆西年陆氏女卒"的隶书。
唐代:我被抛入西夹巷的青砖地,掌心还攥着实验室的镊子。
黑衣人的横刀劈下时,我本能地举起香囊格挡。
球体迸发的伽马射线将刀刃熔成铁水,却在触及对方蒙面巾时骤停——那织物竟是用碳纳米管编织的防辐射材料。
"第49号实验体出现觉醒迹象。
"黑衣人胸前的双鱼符裂开,露出微型通讯器,"启动B计划,清除污染源。
"我趁机撞开染坊木门,茜草堆里藏着的羊皮卷正在辐射下显形。
紫外线灯照亮龟兹文字,翻译器输出乱码:"警告!
时空锚点将于显庆西年三月初七重置..."暴雨突然转为血红色,我倚着染缸喘息,发现左臂浮现出二进制代码。
译码显示为经纬坐标:北纬34°15,东经108°54——这正是现代实验室的位置。
当香囊再次震动时,我瞥见铜镜里的双重影像:现代的我正在解剖台前颤抖,而唐代的陆蘅己举起毒簪刺向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