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吃过早饭,家里正收拾妥当,忽听得一阵敲门声。

紧接着,一个清脆的声音在门外响起:“梅花啊,在家吗?”

“在呢,在呢!”

屋里的张梅花赶忙应和着,她三步并作两步走到门口,一把拉开门:“哟,是林婶子啊,您快进来坐!

欢欢,赶紧给你林婶子倒点红糖水来!”

张梅花看清楚来人,脸上瞬间绽开了如菊花般的笑容。

环顾一周,看着宋杳杳,林婶子笑眯眯的说到:“这是哪个孩子啊,看着挺秀气的啊?”

张梅花一听,赶忙回应道:“哦,这是亲戚家的孩子,过来住上几天。”

说着,她微微侧身,不着痕迹地将话题引开,问道:“她婶子,您今儿个过来,是不是有啥事儿呀?”

秦欢欢听见声音掀开帘子出来时,发梢还沾着梳头油的茉莉香。

崭新的粉纱巾衬得小脸白里透红。

“好事啊,你家欢欢这越来越漂亮了,是个大姑娘了。”

林婶子拍着大腿,笑呵呵道。

"欢欢!

快给你婶子倒水!

"张梅花欣喜若狂,看林婶子这样,应该是好消息了。

“林婶子,您喝水!”

秦欢欢羞红了脸,放下碗。

林婶子一把攥住她手腕,银镯子磕在铝壶把上"当啷"一声:"要说咱们纺织厂的姑娘,数欢欢最体面!

怪不得刘家着急定下来呢!”

林婶子笑道,秦欢欢羞的进里屋了。

“梅花啊,你是有福气的人啊!

你家川流也马上就是正式工了。”

林婶子看秦欢欢进屋去了,高兴的首点头,是个懂规矩的好姑娘。

“托林婶子的福,事成之后,少不了你这个媒人的礼啊!”

张梅花笑的合不拢嘴。

“不过啊,梅花你还是给我透个底,我咋听说,你家欢欢是抱错了,这乡下和城里到底还是有区别的!”

林婶子悄悄看了一眼宋杳杳,小声的问着。

“是这样的,林婶子……”秦大海话还没说完,就被张梅花打断了。

张梅花一边说着,一边双手轻轻推着秦大海往门外走,语速很快:“大海啊,你瞧瞧这时间,都到点了,你该去上班啦!

你不是一早还念叨着今儿个车间忙得很嘛,可别耽误了事儿。”

“哎,你……”秦大海一脸无奈,话到嘴边又咽下,眼神忍不住朝宋杳杳的方向看了一眼,最终还是只能顺从地迈步离去。

“没有的事,欢欢就是您看着长大的,怎么就有这样的闲话了,林婶子,你放心,没有什么问题。”

张梅花拍着胸脯说道。

“哎,那这样,我就放心了,那我就去回刘主任家,这两个年轻人从小就认识,虽说刘枫大个几岁,但是前途正好,又一表人才,没有什么意外的话,就商量一个日子,先定下来,刘枫这次探亲假没多少天,早点定下来,大家都放心。”

林婶子说着朝外走。

“那劳您受累了,晚上过来家里吃饭。”

张梅花热情挽着林婶子。

“不着急,不着急,我走了,梅花。”

屋里顿时陷入沉默,秦欢欢之前己经害羞的进屋里面了,宋杳杳因为没有房间,就首愣愣的站在堂屋。

张梅花也不知道说啥,拿起包就匆匆上班去了。

"哐当——"秦川河踹翻板凳的声音惊飞窗外觅食的麻雀。

少年裹着过大的工装外套,袖口露出的手腕青筋凸起:"乡巴佬就该滚回乡下去!

反正欢欢姐肯定是不会回去农村的,是要嫁到城里的,宋杳杳,反正我是不会承认你是我姐姐的,我只有欢欢姐一个姐姐。

"秦川河听见了刚刚的动静,从里屋出来,见家里没别人,他梗着脖子瞪宋杳杳,像只炸毛的公鸡。

秦欢欢拽他衣角的手僵在半空,崭新的粉纱巾滑落肩头。

晨光透过糊着米字格的玻璃窗,在她睫毛下投出颤抖的阴影:"阿河,别..."少女嗓音裹着蜜糖似的甜,指甲却掐进掌心泛了白。

她其实也怕被送回去,毕竟在城里生活十几年了,而且想着宋杳杳才来的样子,她实在不能想像在乡下生活的样子。

“欢欢姐,你就是太好了,就她这个样子,枫哥才看不上呢,你没听林婶子说嘛,哎,有人可能要回去乡下了。”

秦川河有些幸灾乐祸,一把拉着秦欢欢,欢快的跑了。

可能原主是想留在城里的,毕竟这个时代,大家都是挤破脑袋想进城,其实宋杳杳是不在意的,什么城里乡下,就目前这个大环境,在哪里都一样,对现在宋杳杳来说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想留在城里,不外乎是嫁人和找工作 不然都得下乡去。

秦欢欢也是没有工作的,她和宋杳杳一样,今年己经18岁了,不过秦欢欢是高中毕业了,但是现在工作不好找。

想留在城里,就只有嫁人了。

剩下宋杳杳一个人,打算出去看看,了解一下她不熟悉的这个时代,还得给自己找找后路。

宋杳杳裹紧粗布夹袄穿过斑驳的巷弄,墙头"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标语褪成粉白色。

骑二八杠的邮差按着车铃掠过,车筐里《红旗》杂志的油墨香混着柏油路的焦糊味。

她驻足在副食品商店的橱窗前,玻璃上倒映出十八岁少女单薄的身形。

身后突然爆发的争吵惊散排队的人群:"挤什么挤!

没看见排着队呢?

"裹头巾的妇女挥舞着肉票,案板上半扇猪肉晃悠着油亮的光。

这时候的城镇自然比不上现代的发达,街道两边很多都是又矮又破的老房子,宋杳杳站在街道中间看着这些房子,竟然有种时光回溯的感觉,真实又梦幻。

街道两边的商店也很有年代感,红色字体的供销社,墙上都是红色语录。

来来往往的人清一色的蓝色,灰色,白色的衣服,基本上看不到颜色鲜艳的服装。

偶尔能有一两辆自行车骑过,跟现代化的车水马龙还是差别很大的。

不过这些对于现在的宋杳杳来说还是很新奇的,一个崭新的宋杳杳没有见过的时代。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