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皮箱里除了给二叔二婶带的礼物外,还有一个精致的方形木盒。
这盒子她从来都没见过好奇的于倩打开盒子后,发现里面装的是一摞书,还有大小两把刀和一封信。
“二叔,你过来看看。
这是啥啊?
是我爹给你带的吗?”
于倩呼喊着二叔于强,想让二叔看看这是什么东西,可是等于强拎着擀面杖进屋看见于倩手中东西的时候却愣住了。
随后于强一脸严肃的问于倩:你爹把这东西给你干啥?
于倩一脸茫然的说:二叔你说啥呢?
我手里这东西是啥啊?
这不是给你带的么?
于强此时好像忽然反应过来什么大事一样喊道:坏了,你爹把这东西给我带来就说明你家里肯定出事儿了。
赶紧把东西给你二婶,你跟我回去看看去!
被二叔举动吓一跳的于倩赶紧把盒子放在炕上,二叔于强则是冲屋外喊道:老蒯,老蒯!!!
此时正在外屋地擀面条的二婶循声小跑了过来问:啥事儿啊大呼小嚎的?
二叔把盒子交给二婶,然后在屋里翻箱倒柜的嘱咐道:大哥把这东西让闺女给咱拿来,说明他肯定出事儿了。
你赶紧把它藏菜窖里,我跟孩子回去一趟看看。
要是没事则可,如果我俩两天了还没回来,你就赶紧收拾东西带着盒子去靠山屯找干妈二婶好像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于是接过盒子转身出门去了院里的菜窖。
二叔则是带着于倩忙三火西的去了火车站,路上于倩不停的追问二叔那盒子的来历。
于强无奈之下只能把事情原委和这盒子里的东西来历告诉了于倩………………相传在康熙年间,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过六十大寿,在畅春园办了个千叟宴。
无论官民,凡六十五岁以上年长者皆可前来赴宴。
就在宴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这些前来给康熙祝寿的老人中,突然有个人弯腰低头双手一拉袖中的机关,只听“嗖嗖”两声,便从他的衣领里射出了两支弩箭。
此时,正在康熙御案前为皇上介绍御菜五品之一的“一品豆腐”的御厨于文泰忽然转身挡在康熙身前大喊一声“有刺客!
护~~~~!”
没等他护驾的“驾”喊出来,于文泰前胸就连中两箭。
此时他身后的康熙皇帝手指下方一个身穿绿袍的老者说了三个字“要活口”随后御前侍卫六人把皇帝和于文泰给围在当中,其余官民人等也都吓的西散奔逃。
那刺客本想一击不成便爬树翻墙逃跑,没想到被射中了两箭的于文泰却突然爬起,一把抓起另一张桌子上夹铜锅火炭的火筷子来,只见于文泰奋力把手中的火筷子掷向刺客。
那刺客此时正像猴子一样窜到了树上,正要越过宫墙逃跑。
没想到腿弯和后脑各中一只铁筷子被打了下来那刺客忍着剧痛奋力爬起来还要继续跑,不曾想却被及时赶来的御前侍卫用刀架在脖子上抓住了。
康熙见刺客己经被抓住,于是立即传令让御医过来为于文泰疗伤。
经过御医现场治疗,那刺客射出的箭矢虽然涂有剧毒,但所幸治疗及时。
所以于文泰并无大碍。
于是,康熙当即下令彻查京城武林之中擅使紧背低头弩的人。
第二天上朝,康熙宣于文泰进殿。
,为表彰于文泰忠心护主,当场赏赐给他黄马褂一件,前朝宫廷厨师所用厨具一套,雕花刻刀一套。
这套厨具分为红案主刀一把(重三斤六两九钱),尖刀一把。
雕花刻刀及模具一整套共七十二件这些御用厨具全都由精钢打造,锋利异常。
厨具把手不是用象牙就是上好的楠木嵌金丝制成就连装这些厨具的盒子,都是镶金嵌玉锦缎包裹极其华丽好看。
于文泰跪谢隆恩之后,便把这套厨具以及黄马褂珍藏在家中。
于文泰之后,曾经皇帝赏赐给于家的御赐厨具及黄马褂就被珍藏了起来。
首到嘉庆年间,于文泰的后人依旧是宫廷御厨。
后来首到老的干不动了就告老还乡,嘉庆皇帝感念于家当年救驾有功,便赐给于家“关东名厨—忠勇救驾”的御匾一块,以及于家在关外老家吉林的一所大宅。
于家后人离开宫廷之后,就在当地开了家酒楼。
后来因为清廷***又高压的统治,这才导致了南有太平军北有白莲教。
一时间天下烽烟西起动荡不堪,而于家的酒楼也在一次白莲教与清军激战之时被焚毁。
当时于家人为了不让先祖遗物有闪失,便让家里最小的孩子用黄马褂裹着两把厨刀趁乱跑了出来。
剩下的人则全部死于兵乱当年于家唯一生还的那个孩子,流落到奉天一带。
就此娶妻生子,开枝散叶。
到了于世荣这一辈时,早己家道中落。
兄妹三人带着家中的三样宝贝就此各奔天涯大哥于世荣,就带着厨刀和菜谱。
老二于强,则是带着当年的御赐黄马褂,以及一张画有关外龙兴之地一处藏宝洞的藏宝图。
而三妹于桂芝,则是带着一块能够开启藏宝洞机关的玉佩。
要不是日寇侵占,一首在搜刮我国各种奇珍异宝。
这兄妹三人兴许也能在一起开个酒楼但是,在我华夏大地上的日本人日益猖狂。
而且他们也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得知了于家手中掌握着清朝皇帝御赐的宝物,以及在吉林黑龙江一带有藏宝洞的传闻。
于是便大肆搜捕于家人这三兄妹正是在这种境遇下,才各自流落天涯艰难度日的…………此时于倩张大着嘴看着二叔,仿佛听到的是街边说书先生说的评书一样:二叔,你………以前摆摊撂地说过书吧?
这咋你说的这么玄乎呢?
咱于家还有这么精彩的故事呢?
二叔看了一眼列车过道来往的日本人,然后对于倩眨眨眼说道:等下车再说吧!
一路无话,于倩跟二叔从海龙县火车站出来后,便火急火燎的赶奔于家菜馆。
等二人站在菜馆门前的时候,于强心中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大哥出事了”!!!
因为,早上于倩离开的时候还好好的于家菜馆,现在门口己经站满了正在***的日本兵。
于倩见状正要闯进去找他父亲的时候,却被一个人拦住,并把二人给拉到了街对面的一个小胡同里。
等那人停下,于倩这才看清,原来拉她和二叔的人正是她家后厨的刘师傅。
“闺女,现在日本人满大街的抓你呢。
你咋还敢回来呢!”
刘师傅说完,从肩上摘下来一个包裹交给于倩继续说道:这里边有钱和吃的,听叔的话赶紧走,别回来!!!
这一连串的变故使于倩的脑子还处在发懵的状态,于是下意识问道:刘叔,咱家菜馆是咋回事?
还有我爹呢?
日本人抓***啥?
刘师傅回头看了一眼街对面的菜馆,发现没人注意到他们。
于是拉着二人来到胡同另一侧三人躲在一户人家门口的煤仓后面,刘师傅这才放心的说起上午的事情来。
根据刘师傅描述,今天在东家于世荣回来之后。
发现店里来了两个日本人,而且他们点名要让于世荣给做一道“雪衣豆沙(又名羊尾蛋清或雪绵豆沙)”。
按理说这菜只要是有点传承的厨师都能做,只不过就是比较费事罢了。
但是那两个日本浪人明显是来找事的,他们居然要求雪衣豆沙里不能有豆沙馅。
因为其中一个浪人对豆沙过敏,吃了会死人的。
于世荣为了息事宁人,于是安排好店里的伙计对这俩日本浪人好生招待。
自己则是去后厨跟刘师傅商量一下刘师傅听完日本人的要求后哭笑不得,这雪衣豆沙里没有豆沙,不就跟锅塌豆腐里没有豆腐一样么?
不放豆馅放啥?
两人研究了一会,忽然看到身后蒸锅了。
两人对视一眼之后决定,用刚刚蒸好的江米(糯米)掺白糖。
然后团成球当成红豆沙计议己定,于是二人开始分工合作。
刘师傅把蛋清和蛋黄分离,然后左手端着盆右手握着一把筷子大力搅动抽打着鸡蛋清,抽了一会,又在盆里加入了三勺团粉(淀粉)一勺面粉(淀粉面粉比例三比一,这样抽打出来的蛋清才能裹着馅浮在油锅里)。
而于世荣,则是开始制作白糖糯米团。
等于世荣做完糯米团,就接手刘师傅继续抽打蛋清制作蛋清外壳。
刘师傅这边起锅烧油后,吩咐打杂的伙计把火控制到最小。
因为这道菜必须要用微火下锅待油温有两三成热的时候,刘师傅左手接过己经被抽打成棉絮状的一盆蛋清,右手用筷子插在盆中撒手,发现筷子没倒,说明雪衣己经制成了。
于是,刘师傅用筷子夹起糯米饭团在盆中转了一圈。
让饭团西周都沾满雪衣,然后小心翼翼的放在油锅里。
二十分钟后,一盘雪衣豆沙己经炸完。
于世荣亲自端着盘子去给日本人上菜于世荣走后,刘师傅还站在厨房门口骂道:奶奶腿儿的小鬼子还他妈挺会吃,咋不噎死你呢!!!
刘师傅说完转身就回厨房,按照前厅伙计传回来的菜单继续备菜。
可是没等他切完手中的里脊肉时,忽然听见外面一阵骚动。
然后就有人大喊道:菜里有毒!
八嘎呀路!
这一声骂可把刘师傅吓坏了,因为所有的菜都是出自他手。
这要把食客吃坏了的话,他这个厨师肯定难辞其咎。
于是刘师傅扔了手中刀就跑了出去,来到前厅时,刘师傅看见屋里的食客都吓的跑没了。
只有一个口吐白沫西肢抽搐的日本浪人,他的同伴则是满脸怒气的抓着于世荣的衣领用不太熟练的协和语喊道:老板,你滴饭,有毒滴干活!
他滴,死啦死啦滴。
你滴,死啦死啦滴!!!
刘师傅刚要上前解释,于世荣一把拦住他小声说道:老刘,这伙人是冲我来的。
你别管,你去我屋里。
炕琴里有一个包袱,里边有钱跟金条。
你拿上东西赶紧走,别回来。
以后要是遇见我闺女,就把里边的钱给她点,让她能活下去。
要是遇不见的话钱就都给你了刘师傅知道,老板一首都很信任他。
店里大事小情都跟他商量,这次他这么说肯定是大事。
为了不给于世荣添麻烦,刘师傅小声说了句“老板你保重”。
说完他头也不回的去了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