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亮的灯光映照着琳琅满目的商品,以及一张张略显疲惫和焦虑的面孔。
作为一名务实的津城姑娘,她对生活成本的变化向来敏感。
最近一周,她明显感觉到,超市里的人流比往常多了不少,而且很多货架,尤其是食品和日用品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空缺。
“嘛呢这是?
又抢购嘛玩意儿呢?
”她听到旁边一位大妈对着空了一半的方便面货架嘟囔着,“前两天不是刚辟谣说没事儿吗?
”李任宣也皱了皱眉。
她原本只是想趁着下班来买点酸奶和水果,却发现连平时最常见的几个牌子的桶装水都被搬空了。
粮油区的队伍排得老长,每个人都推着满满当当的购物车,米、面、油,像是不要钱似的往车里堆。
罐头区更是重灾区,各种肉类、水果罐头几乎被扫荡一空。
她拿起手机,想看看小区业主群里有没有什么消息。
果然,群里正热火朝天地讨论着“囤货”的话题。
有人转发着来源不明的“内部消息”,声称有物流中断的风险; 有人晒出自己家堆积如山的物资,引发一片“羡慕嫉妒恨”; 还有人忧心忡忡地讨论着最近网上流传的那些关于“怪病”和“暴力事件”的视频,尽管大部分人都觉得是“危言耸听”或者“博眼球”。
“@所有人,物业提醒:请大家理性购物,勿信谣传谣,目前我市各类物资供应充足稳定。”
物业管理员适时地发了一条安抚信息,但显然效果不大,群里的讨论热度丝毫未减。
李任宣不是个容易恐慌的人。
她觉得这些抢购行为多少有些“跟风”和“制造焦虑”。
但看着眼前这实实在在的空货架,以及人们眼中那无法掩饰的忧虑,她心里也难免犯嘀咕。
万一…… 万一真有点什么事呢?
她想了想,还是推着车,走向了药品区。
感冒药、退烧药、止泻药…… 这些常用的非处方药货架前也围了不少人。
她挤进去,拿了几盒平日里家中常备的药品,又顺手拿了一瓶碘伏和一包无菌纱布。
旁边的货架上,消毒液和口罩也所剩无几,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拿了两大瓶84消毒液和一包N95口罩。
“嘛钱不钱的,图个心安。”
她这样安慰自己。
结账的队伍排成了长龙,几乎每个人的购物车都堆得冒尖。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焦灼的气氛,收银员们面无表情地快速扫码、收款,动作机械而麻木。
排在李任宣前面的一个中年男人,因为一袋散装大米的价格比昨天贵了两块钱,和收银员争执起来,声音越来越大,引得周围的人纷纷侧目。
男人的眼睛有些发红,情绪激动得近乎失控,首到超市保安过来劝解,才骂骂咧咧地付了钱离开。
李任宣看着那人的背影,心里莫名地有些发冷。
她注意到,最近似乎很容易在公共场合看到这种情绪失控的场面。
人们好像变得越来越没有耐心,一点小事就能引爆积压的怒火。
好不容易结完账,她拎着几个沉甸甸的购物袋走出超市。
外面天色己经暗了下来,华灯初上。
她习惯性地抬头看了一眼不远处的写字楼,那是她和何辰工作的地方。
她想起今天下午何辰站在窗边看新闻时那若有所思的表情,以及他那句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话:“或许…… 囤点东西也没坏处。
”当时她还觉得他有点“神神叨叨”,现在看来,这家伙的首觉有时候还真挺准。
她拿出手机,给何辰发了条微信:“刚从超市出来,跟打仗似的,好多东西都空了。
你那‘乌鸦嘴’好像有点灵验。
”很快,何辰回复了一个苦笑的表情,接着是一句话:“注意安全。
感觉有点不对劲,但愿是我想多了。
”李任宣看着手机屏幕,城市的霓虹灯在她眼中闪烁跳跃。
她深吸了一口气,晚风中似乎夹杂着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让她下意识地裹紧了外套。
空荡荡的货架,焦躁的人群,网络上纷乱的信息,还有何辰那句语焉不详的提醒…… 这一切交织在一起,让她这个向来务实乐观的津门大妞,也感到了一丝沉甸甸的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