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宁府嘉礼迎娇娥

>>> 戳我直接看全本<<<<
他的大脑像是缓缓开启了一扇通往异世界的大门。

开始一点点接收并融合那些本不属于自己的信息。

那一帧帧画面,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赋予了生命,徐徐跑动起来。

恰似有人在他的脑海深处悄然放映着一部影片。

场景、人物、声音一应俱全,就连感觉与味道都仿佛能真切地体会到。

这一切,竟如此真实,可自己分明从未经历过这些,为何他人的记忆会这般突兀地闯入自己的脑海呢?

罢了罢了,既然画面己然动了起来,权当是让自己放松片刻,免费观赏一场别样的“电影”吧。

在大齐朝的京城——都中,有一条名为荣宁街的宽阔大道,那街道宽敞得足以让数辆马车并行无碍。

每日里,这儿皆是人头攒动、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站在街头眺望,便能瞧见形形***的商贩扯着嗓子叫卖,那声音此起彼伏,交织成一曲独特的市井乐章;行人摩肩接踵,孩童们在人群中嬉笑玩闹,宛如一群灵动的小精灵,为这繁华的街景添上了几分活泼与生机。

街道两旁店铺鳞次栉比,店旗随风招展,幌子飘舞摇曳,处处彰显着一片繁荣昌盛的气象。

然而,当人们沿着街道一首前行,行至距离尽头约莫二十丈之处时,周遭的一切却仿若瞬间被按下了静音键。

方才那熙熙攘攘、喧闹嘈杂的景象,仿佛被一道无形的屏障给严严实实地隔绝开来。

刹那间,喧嚣的人声消失得干干净净,穿梭的车马也不见踪影,就连微风拂过的丝丝声响都清晰可闻。

原本热络欢快的氛围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令人莫名压抑的静谧。

更让人诧异的是,明明还是同一条街道,此处却空荡荡的,不见半个人影。

与那头的繁华热闹相比,这里宛如另一个世界,显得格格不入。

如此强烈的反差,不禁让人心中疑窦丛生:究竟是何种缘由,造就了这般奇特的景象呢?

难道在这片看似平静的区域背后,真的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或是神秘莫测的力量?

实则,都城的百姓们心里都清楚个中缘由,只因此处矗立着两座威名赫赫的国公府。

这两座府邸规模宏大,占地面积颇为宽广,皆是坐北朝南而建,中间仅隔着一道围墙罢了。

位于西侧的是敕造荣国府,东侧的则是敕造宁国府。

单单“敕造”这两个字,便足以彰显贾家初代两位国公往昔那赫赫战功,同时也昭示着他们与至高无上的皇家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般尊贵的地方,寻常百姓一来出于对其发自内心的深深敬意;二来惧怕那府门口凶神恶煞般的门子们的无情驱赶,久而久之也就不敢轻易靠近了。

哪怕是方才还在街道另一边肆意奔跑、追逐打闹、狂吠不止的狗儿们。

一旦来到此地,也会不知不觉地耷拉下脑袋,将尾巴紧紧夹起,怕是以前在这里吃过亏。

至于它们是畏惧府门口那威风凛凛、张牙舞爪的石狮子;还是忌惮府门口那些眼睛长在头顶、趾高气昂的“两脚兽”,恐怕谁也说不清楚。

与门口安静的氛围截然不同,此时的宁国府内,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早在十日之前,全府上下便接到了大管家的严令。

下人们纷纷忙碌起来,为即将到来的小蓉大爷的婚礼紧锣密鼓地做着准备。

这些日子里,下人们就像被鞭子抽打的陀螺一般,在府中穿梭不停。

手中拿着各式各样的洒扫器具,将府内每一处角落都打扫得一尘不染。

宽敞的庭院之中,五彩斑斓的鲜花争奇斗艳。

馥郁芬芳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让人行走其间,顿感心旷神怡。

整个国公府张灯结彩,大红的细纱宛如蜿蜒盘旋的火龙。

从威严庄重的府门一路延伸至内宅新人的洞房之处。

沿途还高高悬挂着一盏盏喜庆的大红灯笼。

待夜幕降临,灯光亮起,整个国公府便会被装点得如同仙境一般,美轮美奂。

管家赖升神情专注而认真,不时地拿出账册,对照着各处的物品,仔细核对手上那份详尽至极的清单。

这份清单涵盖了婚礼用度的方方面面。

从新娘那精美绝伦、堪称稀世珍宝的凤冠霞帔,到新郎身上光彩照人、尽显尊贵的喜袍玉带;从喜堂那精心别致、独具匠心的装饰布置,再到宴席上琳琅满目的珍稀食材。

每一个细微之处,他都不敢有丝毫的马虎懈怠。

毕竟,这场婚礼对于贾家、对于宁国府而言,意义重大,绝不容许出现任何差池。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便到了八月十八这一黄道吉日。

说起这个日子,可是赖升特意奉命请了城南清虚观的不贪道长。

来宁国府的小道观中斋戒三日之后,才最终慎重选定的。

当然,不贪道长离开之时,也没忘了为清虚观的功德箱添上几锭“功德”,也算是“功德无量”了。

这日天刚交西更,正主新郎官——小蓉大爷便被丫鬟们早早唤醒。

睡眼惺忪的他,在一群丫鬟的簇拥下,先是被安排沐浴。

那浴池中竟撒满了玫瑰花瓣,水面上漂浮着的花瓣散发着阵阵清香,令人闻之心旷神怡。

这沐浴的过程,可谓香艳非常。

别看小蓉大爷年纪尚轻,但顺手揩油、吃豆腐的事儿,他可是做得驾轻就熟。

而这些丫鬟们,虽说年岁不大,可皆是经过老爷贾珍悉心***过的,取悦主子的手段那是信手拈来。

于是,未经人事的贾蓉,遇到这些古灵精怪、犹如狐媚子般的丫鬟,恰似干柴遇到烈火。

虽说没做出什么出格的大事儿,但摸摸捏捏自是少不了的。

这些小丫头们也懂得拿捏分寸,一边娇嗔地喊着“大爷不要”之类的话,一边却往桶边靠得更近。

心里打的都是当姨娘的主意呢。

还是俗话说得好,不想当姨娘的丫鬟不是好丫鬟。

自从尝到了这般“甜头”,贾蓉便对沐浴格外钟情,每次不洗上个把时辰,那是绝不肯罢休的。

今日虽是婚前沐浴,时间紧迫,可他哪管得了这些。

还是没一会儿,便惹得那两个小丫鬟俏脸通红,含羞带怯快活要紧。

面对贾蓉的“咸猪手”,两个丫鬟并不躲闪。

她们心里明白,自己虽在老爷面前争不过那些姨娘和更有心机的狐媚子,但在小蓉大爷这儿,她们还是有几分机会的。

再说这蓉大爷年少多金,又生得帅气逼人,被他占些便宜,哪怕“日后”真能被收在房里,自己也不吃亏呢。

哪个少女不怀春,这些事儿到了年纪,自然无师自通,更何况宁国府还有个“人生导师”贾珍贾老爷在呢。

好在众人知晓小蓉大爷的脾气和喜好,提前唤他起了床,给他留足了“快活”的时间。

即便如此,在外面喜婆的一次次催促下,贾蓉这才不情不愿地结束沐浴,装扮完毕。

他这边收拾好了,那两个丫鬟却赶忙抱着胳膊跑去换被水浸湿的衣服了,由此也可见方才几人玩闹得有多开放。

见此情形,贾蓉发出一阵舒爽的大笑,毫不为意。

还好当下正值八月,天气尚暖,两个丫鬟倒也不至于感染风寒。

装扮完毕的小蓉大爷,身着一袭崭新的红色“九品幞头官服”。

不过,这“官服”并非真正的官服,只是形制与之相似罢了。

在大齐朝初立朝纲之时,规定庶人男子迎娶妻子俗称“小登科”,可穿青绿色的“九品幞头官服”。

一般是头戴乌纱帽或儒巾,身穿缀补子上面绣鹌鹑的青绿圆领袍,肩部斜披红缎一幅。

但贾蓉嫌弃这般婚服太过丑陋,便央求太太尤氏给他定制了这套簇新的红色“假官服”。

好在当下对于这些规定的执行,己不像刚立朝时那般严格,些许小事倒也无人深究。

只要***着明黄色、紫色等象征特殊身份的颜色。

补子上不绣金龙、蛟龙、麒麟、锦鸡等瑞兽仙禽,官府通常不会过多过问。

就连颜色方面,也不再拘泥于青绿色,以往禁用的大红色,如今也渐渐有人敢选用了。

贾蓉这身服装属于量身定制款,瞧上去质地华贵,色泽红亮。

在各个显眼之处,绣娘用金线精心绣制出诸多寓意吉祥的云纹。

衣服上并未缀补子,只因小蓉大爷觉得那上面绣的鹌鹑不够威武好看。

他腰间束着一条绿色锦带,带上镶嵌着璀璨夺目的红宝石,更显身份尊崇不凡。

腰间左侧还挂着一块碧绿的玉佩,单看质地与做工,便知其价值不菲。

头上戴着一顶金光闪耀的束发冠,横插一根金簪,脚下则踩着一双白底黑面的软皮云靴。

或许是因为皮肤太过白皙,脸上还扑了一层粉,整个人看上去,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邪魅之气。

虽说他身高不矮,可脸庞仍稍显稚嫩,身形也略显消瘦。

所幸这婚服是量身定做的,穿在身上倒是颇为合身得体。

迎亲队伍严格按照算定的时辰出发,宛如一条蜿蜒绵长的长龙。

由近百位小厮、丫鬟、喜婆以及吹打乐队组成。

走在最前方的是喜乐队,乐师们一个个鼓足了腮帮子,卖力地吹打演奏着欢快喜庆的乐曲。

那欢快的旋律仿佛有魔力一般,将周遭的空气都搅动得炽热而浓烈起来。

紧随其后的是十数位身强力壮的轿夫,他们步伐稳健、整齐划一,稳稳地抬着那花轿徐徐前行。

花轿西周垂挂着五彩斑斓的绸缎与流苏,微风拂过,绸缎与流苏轻轻摇曳,恰似一朵朵绽放在空中的绚丽繁花。

再往后,则是一群手抬肩扛各式彩礼的仆役,那彩礼可谓琳琅满目,有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古玩字画等等。

每件彩礼皆用红布精心覆盖,尽显宁国府的富贵荣华,也足见对此次婚礼的高度重视。

迎亲队伍在骑着高头大马的贾蓉引领之下,浩浩荡荡地朝着秦家进发。

一路上,喜庆的喜乐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引得沿途众多路人纷纷驻足观望。

男子们眼中满是嫉妒之色,暗自羡慕贾蓉的好福气;女人们眼中则流露出艳羡之情,对那即将成为新娘的秦家小姐秦可卿充满了嫉妒和好奇。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