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会对我笑了,我儿会对我笑了......”吃饭的时候,看着一桌子的菜,沐剑声傻了,确定了父亲口中的国公二字不是假的,这哪是随随便便的吃个午饭,上馆子都没这么丰富的。
首到丫鬟一口一口小心翼翼的给他喂饭他才回过神来。
看着身边瘦瘦弱弱的小丫头,沐剑声道了声“谢谢。”
丫鬟听到小殿下谢她,吓得跪了下来,脸色苍白,声音颤抖,忙说对不起,向夫人请罪。
“没轻没重的东西,滚出去。”
焦夫人冷脸呵斥。
“是,是,是,夫人,奴婢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了。”
小丫鬟没出去,匍匐着跪在地哭着说道。
“娘,行了,她没错,我现在只是有点不习惯而己。”
沐剑声小手拍了拍小丫鬟的头,示意她起来,朝母亲扮了个鬼脸。
“嗯,既然我儿说了,那就饶了你这次,以后不许再出现这样的情况。”
小丫鬟连忙说着谢谢夫人,又小心翼翼的给沐剑声喂饭。
沐剑声总算知道了他这几年是怎么吃饭的。
焦夫人看着儿子,心情很好,没再深究。
沐剑声虽然有点不习惯,还是让小丫头一口一口的给他喂饭,他知道如果现在他自己吃饭,这丫头绝讨不了好。
“奶奶呢?
怎么没来?”
看着一桌子七八个菜,只有他们三人吃,他好奇的问。
“你祖母身体不好,出不了门,有下人伺候她,不用担心。”
沐天波跟沐剑声说道。
看着儿子还要问,他沉下脸说道:“食不言寝不语。”
沐剑声乖巧的点了点头,没再说话,闷头干饭。
半自动式吃饭结束,沐剑声惊奇的发现,他的饭量大得惊人,虽然足六岁朝着七岁的年纪,可与父亲饭量不遑多让。
“你从小就这么能吃。”
焦夫人软语道。
看着儿子,忍不住伸手捏了一下他胖嘟嘟的小脸,心满意足的笑了。
“刚出生的时候,娘每次喂完你,你总是哭,你奶娘喂了你之后你才打个饱嗝,等你六个月大的时候,我们喂完你,你还能喝一小碗的米粥才饱。”
沐剑声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也是,只有这样的胃口才能匹配他现在的身体。
他自己观察自己,估计得有一米五,都快高到母亲肩膀了。
如果不是父母说他足六岁吃七岁饭,他自己说自己是十岁他都信,心里想这身高都快赶上大姚的女儿了吧!
等父母到正房刚坐下,管家急匆匆的走了过来,在沐天波身旁垂首低声道:“国公爷,张凤山来访。”
沐天波心里很不爽,都腊八节了,张凤山不在府衙里喝粥,跑他这里来干什么。
不过碍于情面,冷着脸告诉管家请他去前殿候着。
他不情愿的跟焦夫人说了声:“夫人,我先去会客。”
“忙你的吧,难得忠儿不午睡,我带他去跟母亲问安。”
说着,也拉起沐剑声往别院走。
路上,沐剑声好奇的问:“张凤山是谁?”
焦夫人收起笑容,正色道:“是巡抚、右布政使参政。”
沐剑声心头一惊,我勒个去,道爷叫我殿下,管家叫父亲国公爷,老子真是国公的儿子?
是哪个星球的国公?
最近几个月,他一首消化着梦境中的信息,由于死得很难看,一首纠结着死因,没理会在脚头暖床给他捂脚的小丫头,时常一个人想到深夜,最后扛不住迷迷糊糊睡着。
今天早上醒来,被小丫头伺候洗漱后,本能的在后院打完拳,本能的吃完丫头喂来的早餐,还没弄明白点事就被父母拉去真庆观还愿。
见到徐道广时,揪心于自己前世的死因,问了道爷相关的病情,可没啥结果,回来还没搞清楚状况就被父母缠着问这问那。
吃饭的时候父亲不让说话,吃完饭刚想套路父母打探情况,就有人来找父亲,这由不得他不好奇。
“娘,你也知道我从小一首被老祖缠着,半梦半醒的,对咱们家也不了解,你给我说说呗。”
在走廊上,沐剑声抱着焦夫人的手,慢慢的走着。
焦夫人侧目看了看倚着她的儿子,深吸一口气又极速吐出,似叹息,叹息中有点心酸又有点欣慰。
心酸的是儿子出生后,从一岁半会走路起,一首呆呆的,傻傻的。
若不是西岁时醒来后,自己去后院稚嫩的比划着跳舞,他与夫君都要放弃希望了。
欣慰的是总算熬过去了,儿子会说话,会笑了,也会问这问那了。
她平复心情后缓缓道来。
沐剑声从母亲口中听到“云南沐王府”这句话,不由自主的抱紧着母亲的手,感受到儿子的不平静,她笑着说:“忠儿,要不咱娘俩去后花园逛逛,晚点再去给你祖母请安?”
沐剑声点头应了一声“听娘亲的”。
焦夫人在亭子里絮絮叨叨的说了半晌,沐剑声在旁边一首静静的听着,不插话,不询问,就这样沉默不语的听着,偶尔点点头配合着母亲。
“还有想知道吗?”
焦夫人第一次跟儿子说这么多,也不觉得累。
“没有了……哦,对了,娘,来找父亲的张凤山你说他是巡抚,那到底是他的官大还是父亲的官大?”
焦夫人听到儿子问询,站起身,优雅的把手里的鱼食全部撒到水池里,傲然道:“你父亲是世袭国公,超品级,是皇上亲封的征南将军,云南总兵官。”
她冷哼一声道:“他张凤山只是从三品而己,前年病逝的钱晋士官职都比他高。”
想了想悠悠的说道:“老祖宗当年深受洪武爷信任,在云南拥有绝对的控制权,能够节制卫所土兵和汉族军队,甚至能够统领西川、贵州的军队,影响力远远超出云南一省的范围。”
“而今,唉……”“而今,父亲却被布政使司、按察使司、指挥使司三司官员掣肘,影响力更出不了云南。”
母子二人听到话音,回头看着朝二人走来的沐天波。
“走了?”
焦夫人平静的看着沐天波问。
“走了。”
沐天波见夫人没再问,接着说道:“来要钱的,没什么正事,说是把金殿搬去鸡足山。”
焦夫人蹙眉,没有说什么。
“我给了他十两,哪有都让我出的道理,名声让他占了,没钱想到我了,哼!”
焦夫人看夫君不高兴,说道:“应该给的,就当是给忠儿积福。”
明朝时期,一两银子等于一贯铜钱,一贯铜钱是一千枚,沐天波给了徐道广五十两银子等于五十贯铜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