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说:“此书乃上古神人所作,记载了天下万物之形貌、山川异兽之踪迹,甚至还有通往仙界的地图!
得此书者,可窥天机,通灵界,御风而行,腾云驾雾。”
陆长空一听,眼睛都亮了:“哇哦!
这不是我梦寐以求的‘修仙指南’吗?!”
于是乎,一场关于“如何通过学习《山海经》走上人生巅峰”的荒诞冒险就此拉开序幕……一:初见《山海经》,少年的幻想照进现实话说那天听完道士的故事后,陆长空就魂不守舍,回家之后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满脑子都是“我要看《山海经》!”
、“我要骑麒麟!”
、“我要去昆仑山找西王母聊天!”
终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他偷偷溜进了村中唯一藏有古籍的“图书馆”——其实就是老村长家的一个破草棚子,里面堆满了虫蛀鼠咬的竹简和甲骨。
经过一番翻箱倒柜(其实主要是翻草堆),他终于找到了一本封面写着“山海经·卷一”的残破书籍。
翻开一看,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看不懂的文字,还配了几张画风清奇的插图:一只九个脑袋的怪鸟正在天上飞;一条蛇长着人的脸,还在对读者微笑;还有一只鱼,尾巴上居然长出了脚,看起来像是准备上岸走路……陆长空看得目瞪口呆,内心OS:“这……这怕不是哪个喝醉的画家画的吧?”
但他还是决定认真研究这本书,毕竟人家都说这是“上古神书”,说不定真的藏着什么不得了的秘密呢!
二、啃书如啃砖,知识比石头还硬刚开始读《山海经》,陆长空以为自己捡到了宝,结果没几天他就开始怀疑人生。
为什么?
因为《山海经》根本就是一本“谜语大全”+“地理手册”+“神话集锦”的混合体!
比如书中写道:“南山之首曰䧿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
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
陆长空一边查字典一边嘀咕:“啥是‘䧿山’?
‘祝余’是个啥玩意儿?
韭菜开青花就能让人不饿?
那我家门口那片野韭菜是不是也能让我三天不用吃饭?”
更离谱的是,书中经常出现一些令人摸不着头脑的句子:“有兽焉,其状如牛,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
陆长空看完首接懵圈:“这特么到底是牛?
是雷神?
还是外星生物?”
他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误入了某种古代版的“科幻小说连载”。
三、学以致用,差点被当成妖怪虽然看不懂的地方很多,但陆长空还是坚持每天钻研《山海经》。
他甚至还模仿书中描述的“异兽”特征,试图制作一些“神器”。
比如:根据书中提到的“烛龙睁眼为昼,闭眼为夜”,他尝试用两个灯笼绑在头上,晚上出门吓坏了全村人;看到“精卫填海”的故事,他立刻跑到河边捡石头,准备把整条河填平;听说“建木高百仞,上有玄蛇守护”,他立马爬上村口最高的树,结果摔了个狗啃泥……最惨的一次,是他看到书中提到“有一种兽叫‘毕方’,能喷火驱邪”。
于是他突发奇想,打算自制“喷火器”。
他把村里用来点火的燧石和干草绑在一起,然后对着镜子练习“喷火动作”,结果不小心点燃了自己的胡子,吓得村民们以为他被妖魔附身了,差点把他送进庙里供起来。
李婶听说后大骂:“你这个败家崽子,一天到晚就知道瞎折腾!
再这样下去,咱家迟早要出个疯子!”
陆铁柱则叹了口气:“早知道就不让你看书了。”
西、从笑话到传说,陆长空成了“山海通”尽管闹出了不少笑话,但随着时间推移,陆长空竟然真的从《山海经》中学到了不少东西。
他开始能够准确说出各种奇异动植物的分布区域,甚至还能根据书中描述推测某些地形地貌的变化规律。
有一次,村里遇到干旱,大家都束手无策,只有陆长空根据《山海经》中的“水脉图”找到一处地下水源,解决了燃眉之急。
从此以后,村民们都对他刮目相看,甚至有人开始尊称他为“山海先生”。
当然,也有不少人背后议论:“这家伙怕不是脑子有问题吧?
天天跟一本怪书较劲。”
面对质疑,陆长空只是微微一笑,引用《庄子》的话说道:“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翻译过来就是:“你们不懂,是因为你们没见过更大的世界。”
五、踏上寻书之旅,开启真正的“山海探险”随着对《山海经》的研究日益深入,陆长空越来越觉得,这本书绝不仅仅是一本普通的地理志或神话集,它更像是一个通往未知世界的钥匙。
于是,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亲自去书中提到的那些地方探险,看看这些“异兽”到底存不存在!
他背上干粮,带上地图,告别父母,踏上了寻找“山海真相”的旅程。
一路上,他翻山越岭,涉江渡海,经历了无数险阻。
他曾在昆仑山脚下迷路七天,差点成为狼群的晚餐;也在东海边追了一条“疑似龙”的影子整整三天三夜,最后发现那只是一条巨大的鳗鱼……虽然没有真正见到“凤凰”或“麒麟”,但他的足迹却遍布书中记载的许多地方,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地理与民俗知识。
几年后,当他回到家乡时,己经不再是那个只会做梦的小孩,而是一个见识广博、谈吐不凡的青年。
他将自己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整理成册,命名为《山海实录》,并将其献给当时的君主,希望能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参考。
六、一本奇书,一段传奇多年后,陆长空的名字早己传遍西方,成为一代“山海学者”。
他不仅精通地理、博物、天文,还擅长讲述故事,常常引经据典,妙语连珠,让听众如痴如醉。
有人说他是“当代伯益”,有人说他是“活神仙”,还有人说他是“半仙半人”。
面对这些称号,陆长空总是笑着摆摆手:“我只是个爱看书的人罢了。”
而那本曾让他又哭又笑、又疯又狂的《山海经》,如今静静地躺在他书房的中央,旁边贴着一张他自己写的纸条:“此书虽奇,然非信史;虽幻,亦含真意。
若欲探知天地之奥秘,不可盲信,亦不可轻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