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暴雨像银针般刺向跑道,远处的导航灯在雨幕中晕染成模糊的光团。

阮星辰的指尖在操纵杆上轻轻敲击着莫尔斯电码的节奏,这是她飞行前的小习惯。

驾驶舱外,雷声闷闷地滚过云层,仿佛某种不祥的预兆。

"B-7142,可以滑出。

"塔台的指令伴随着电流杂音传来。

她刚松开刹车,一只夜鹭突然从跑道左侧窜出。

瞳孔骤缩的瞬间,右手已经本能地拉杆抬轮——太迟了。

沉闷的撞击声伴随着右侧发动机刺耳的金属撕裂声,仪表盘上,右发转速表指针像断线的风筝般直线下坠。

"Mayday!

Mayday!

B-7142遭遇鸟击,右发失效!

"阮星辰的声音在客舱失压警报中异常清晰,左手同时完成三个动作:关闭右发燃油阀、接通点火系统、调整配平。

耳机里突然切入一个新的频率:"执行记忆项目,现在。

"这个声音让她的手指悬停在开关上方0.5秒。

太熟悉了——去年民航技术峰会上,就是这个声音在辩论中把她的"非标准进近理论"驳得体无完肤。

电流杂音也掩不住那个声音里的锋芒,像是砂纸擦过耳膜,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感。

"顾教员?

"她条件反射地脱口而出。

"专注。

"对方简短地回应,仿佛多说一个字都是浪费,"检查单第14页,用红色字体印的那条。

"阮星辰迅速翻到被咖啡渍染黄的页面。

那条用警告框标注的备注赫然在目——“极端情况可尝试反向坡度+方向舵配平的复合操作(参见顾云霆2019年技术备忘录)”。

她突然笑了,这个被局方打上"高风险"标签的操作,正是她毕业论文的核心案例。

"请求下降高度到800英尺。

"她故意报了个比标准程序低200英尺的数值。

耳机里传来纸张翻动的声音,对方似乎早就料到她的选择:"批准。

但记住,我的备忘录第3页脚注。

"那是只有研读过原始资料的人才会知道的细节——需要在下降率超过2000英尺/分钟时提前改出。

她咬住下唇,杆量比计算值多压了5°,机身立刻像片落叶般旋转着下坠。

太阳穴突突跳动,视野边缘开始发黑,就在G值即将超过承受极限时,她突然瞥见跑道尽头闪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