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鸡鸣寺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就在我准备第二天离开南京的时候,收到林的短信,说一个人对于一个城市,亦是一期一会,所以应该分外的珍惜才好。

我一惊。

是,对于南京,或者对于其他的很多城市或乡村,我和它们的缘份,可能一生中就真的那么一次。

重逢的可能不是没有,而是很少。

那么,我就再留一天吧,给自己一个单独认识她的机会。

让我们在不被打扰的心境中,默默的对话和倾听。

先买了张从南京到黄山(太平)的长途车票,而后去古鸡鸣寺,想在这以佛之名而存的地方,找一点应有的静。

和所有的寺院一样,这里也卖门票。

不算贵,每张五元。

应该说,这闹市中依山而筑的佛寺,是都市中一道独特风景。

购票入内,拾级而上。

我入佛寺,殿堂是可以不进的,只寻偏僻处。

坐了,听听那喇叭传出来的吟颂,嗅嗅那特有的烟气,那味道,而后离去。

我知道,佛,不是能在寺院里寻得到的。

入寺的时候,在寺门口买了块烤红薯。

当我爬到大雄殿的平台上时,汗流浃背。

己经午时,便寻一无人处,坐下来吃红薯。

红薯块头挺大,但我还是坚持把它吃完,虽说肠胃己经在婉拒之后,发出了声声***。

事情到此,好像也就该返回了。

却绕到它的后院,看到那些正在施工的殿舍,一片空茫。

一组憨态可掬的石雕小沙弥,散放在一座亭子边。

我喜欢这样,参观那些不被指定或故意遮掩的部分,往往能够开心一笑,或低骂连声。

在南京停了两天后,10月30日坐上从南京到太平的长途汽车,赶往我此行的目的地:黄山太平湖。

这是我向湖打探后知道的从南京首达太平的路径。

本来,是想从南京坐火车到黄山市,然后在那里提取了托运的行李物品,找个车首接到太平湖,免得再跑第二次。

但我等了几天,没有接到货运方的通知电话,就不知道这些东西什么时候才能到站。

心想,就先到太平湖,看看再说吧。

其实,我心里对这次从成都迁徙到黄山,心中是没有底的,不知道我将要驻足的地方,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在天涯论坛上读湖的文章,那是一个很诗意,很宁静的地方。

但生活毕竟与旅游不同,要考虑许多其他的元素在里面。

而恰恰在具体的生活环境方面,我能了解的并不多。

行前,虽也打了几次电话给湖,但印象上还是一片模糊。

比如,湖给我说的屯溪和太平,我就老是跟黄山市和黄山区对不上号。

来后才明白,屯溪就是黄山市。

太平就是黄山区。

后者大概都是当地人为了发展旅游,近年才改的名,而前者是经历了历史与文化浸染的,所以在当地人记忆中,就还是习惯着它们的旧名。

到一个地方,在诸多的因素里面,房子大概是最重要的了。

但从湖几次给我打探的租房情况看,似乎要租到一间合适的房子,并不太容易。

去了,就只好先住在一家私人酒店的客房里。

这让我感到有些恍惚,不知道能否在那里立足下来。

行前,湖曾建议我先到那里看看,然后再决定。

但我自认为自己是个对环境适应能力比较强的人,一般情况都能对付。

更何况,离开成都换一个新地方的想法,在头脑中盘旋己久。

我不想让自己轻易更改或放弃预定的目标。

但是,人也就是奇怪,当我在南京边等行李边游看的时候,突然就有了想先去看看的念头。

心想,先去几天,若是实在不行,行李存在车站,取出后就再办个托运,或者昆明或者大理或者别的什么地方,另外的再重新上路就是。

从南京到太平,经过芜湖、南陵等市县,一路看到的城镇乡村,感觉并不好。

但当汽车进入黄山境内后,开始见山见水,耳目也开始清新起来。

在快到达终点站太平的时候,我给湖发短信。

湖说她会到站接我的,叫我放心。

车子停了下来,我随着旅客下车,从车下的行李箱中取出随身的旅行箱,西处张望了半天,没有看到湖的身影。

我们没有见过面,到这时为止,我们还只是网友。

但我对她是信任的。

因为她的文章。

我始终相信,一个写作者,文和人是可以基本划等号的。

我并且在她新浪的博客里看到过一张她的照片,是一张像中学生那样善良,值得信任的眼眸和面孔。

但,太平汽车站却真的是太简陋,太简陋了。

在西川,在成都的周边市县,看到的几乎所有大小汽车站,都是宽敞明净,给人一种先入的旅游城市的强烈印象。

但这个汽车站,我无论如何,都无法将它和黄山和旅游城市联系到一起。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