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团的队伍在广袤的原野中前行,这里并没有路,他们只需要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经过七天的艰难跋涉,使团抵达了临洮城,从这里再向前,便是西夏的领土了。
临洮城由大将军蒙恬镇守,他常年征战西部,对轩辕长青的名声似乎并不了解。当他看到轩辕长青如此年轻的时候,感到非常惊讶。他们简单地交流了一下当前的局势,而轩辕长青对形势的分析更是让他感到震惊。他向轩辕长青保证,只要给他十万兵马,他就能横扫西夏。目前他以两万兵马驻守临洮,万无一失。
轩辕长青现在有些后悔先出使西夏的决定,如果早知道蒙恬这里如此稳固,他可以先去解决东线的困境。此外,他作为从现代穿越过来的人,却没想到古代的交通速度如此之慢,仅仅来到边境就耗费了整整七天的时间。
蒙恬亲自护送使团到达了边境线,随后,他们踏上了西夏的领土。
又经过三天的行程,他们终于抵达了西夏国的都城西平。
在驿馆稍微整理了一下装束,轩辕长青就去求见西夏国王了。
很快的,轩辕长青就来到西夏的皇宫大殿。看上去他们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西夏国王元昊坐在王座上居高临下,大臣们排列两边满脸杀气。他们显然以为轩辕长青是来求和的,准备先给他来个下马威,好为西夏争取更大的利益,他们甚至把大将军赫连蛟从前线紧急召了回来。
跟大秦比起来,西夏的国力相差甚远,他们这个阵仗根本就吓不到轩辕长青,他对此毫无所动。
西夏国王元昊身姿魁梧挺拔,高大威猛,身高足有两米,肩宽腰圆,全身肌肉发达,壮得像一头牛。
轩辕长青走到国王的宝座前,举手作揖,躬身一拜,郑重开口道:“外臣大秦少保轩辕长青,参见大王。”
西夏国王元昊也懒得讲那些礼节了,直接单刀直入:“请问贵使此次前来有何贵干?”
轩辕长青以洪亮的声音回答说:“我出使贵国,是为了拯救西夏于水深火热之中。”
元昊没想到轩辕长青会有这种回答,相当的不悦:“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是贵国吧,我看你还是想想怎么拯救大秦吧。”
轩辕长青满怀信心地回答道:“虽然现在大秦面临困境,但我们大王已经有两条妙策,可以确保大秦平安无事。”
元昊一听来了兴趣:“我倒想听听你有什么良策。”
轩辕长青故意卖个关子:“上上之策,乃为和平之策,各国皆可安享太平无事之福。然此上策之成行,尚需仰赖大王和各国君主明智之抉择。”
元昊兴趣更浓了:“你接着说。”
轩辕长青把上策娓娓道来,元昊听了哈哈大笑:“想让我退兵,贵使真是异想天开。”
元昊此刻已经有些自鸣得意,他坚信大秦必定束手无策了,竟然抱有如此荒谬的幻想。大殿上的群臣也都哈哈大笑。
“既然如此,我们就只能出下策了。”
当轩辕长青将他的下策娓娓道来,元昊显然感到震惊,他没有想到大秦竟然有如此的选择。其实他内心深处明白,如果大秦真的走上这条路,那么等待西夏的将是灭亡的命运。
然而,元昊也感到非常愤怒,轩辕长青这样得意洋洋地威胁他,他无法接受。他的脸色已经变得十分难看,指着轩辕长青大声质问:“你是在来恐吓我的吗?”
“我是来拯救你的。”轩辕长青冷静地回答道。看来这个威胁反而激起了蛮族的斗志,他们生性勇猛,不擅长思考。轩辕长青心中涌起一阵寒意,但他不能表现出慌乱,他必须展现出强大的气势,才能让他们屈服。
这时赫连蛟出班奏道:“这个黄毛小子在这里胡说八道,臣请陛下允许我把他剁成肉酱。”这个赫连蛟在轩辕长青眼里,跟元昊一样,简直就是庞然大物。
元昊仍然犹豫不决,作为国王,他不能冲动行事,毕竟他要为整个国家负责。
轩辕长青毫不退缩,直接对赫连蛟大声呵斥:“我既然敢于前来,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你这个贪生怕死的鼠辈,只敢欺凌像我这样手无缚鸡之力的人。”
赫连蛟气愤愤的就要冲过来,嘴里还不停的咒骂:“你这个***小儿,我在前线出生入死,你居然胆敢污蔑我怕死,我要把你撕碎了喂狗。”
轩辕长青沉着冷静地从怀中取出一个卷轴,双手将其高举至头顶,郑重其事地对元昊说:“陛下只需仔细看一下这幅地图,便知我所言非虚。”
元昊半信半疑地接过卷轴,在龙书案上展开。赫连蛟也很好奇,这个卷轴怎么能证明他说的没错。
原来这个卷轴是一幅地图,标记了西夏和大秦的战场形势。
元昊看了看地图,没有看出个所以然来,他满脸狐疑的看着轩辕长青,赫连蛟瞄了一眼地图,也没看出端倪,他瞪着眼睛盯着轩辕长青,一副要吃了他的样子。
轩辕长青请赫连蛟在地图上指出他们现在已经攻占的城池,从地图上看,西夏国所占领的大秦城池分布,形成了两条线,一条位于两国边境的南部,另一条位于边境的北部,都延伸到了大秦境内。然而,在边境的中心地带,连靠近边境的大秦城池都没有被攻占。
“将军可否解释一下为什么从南北两路用兵,而放弃中路吗?”轩辕长青向赫连蛟发出质疑。
元昊和群臣的目光也都投向赫连蛟。
赫连蛟审视了一下地图,轻蔑地嗤笑一声说:“我们是兵分两路出击,从南北两侧突破,让大秦首尾不能兼顾,你这个黄口小儿懂什么兵法。”
“你这兵分两路的计策,骗得了你们别人,可骗不了我。你这南路战线,再攻占两座城池,前面就是大凉山,绵延上百里,大军根本无法逾越。你这北路战线,再攻占三座城池,前面就是无边的沼泽地,大军也无法通过。
中路的大秦城池临洮,一旦突破之后,后面就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带,直通大秦都城咸阳。你这样舍近求远,却是为何呢?”
赫连蛟不得不继续狡辩:“我是想在进攻中路之前,先除掉南北两路的后患。等两路的城池都拿下来,再合力攻击中路,这样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元昊和群臣似乎对这个解释表示满意。
赫连蛟继续出击:“求大王让我宰了这小子祭旗。”
元昊看上去已经动了杀心,阴沉着脸,沉声问道:“你还有什么可说的。”
轩辕长青知道情况已经很危急,但是他必须沉住气。他藐视着赫连蛟,轻蔑地说道:“你不妨跟大王说说这个镇守临洮的大秦将领是谁。”
这次赫连蛟显得有些缺乏自信,他低声地说道:“是蒙恬。”尽管他的音量不大,但在西夏国内所有人的耳中却像炸雷一样震撼。在西部的蛮夷之地,蒙恬是神一般的存在。蒙家世代为将,他的父亲也是一位杰出的将领,曾经成功地消灭了强大的乌渠国。蒙恬继承了父亲的事业,先后征服了巴国和蜀国,将大秦帝国的边界推进到了西夏边境。若不是西夏的土地资源过于匮乏,恐怕它早已不复存在了。
“你还敢说你不是贪生怕死?你说这些托辞,不过是害怕蒙恬大将军,不敢与其交锋罢了。”
赫连蛟依然固执地宣称:“等我占领南北两路所有城池,调动二十万大军进行攻城时,蒙恬也无法阻挡我西夏勇士的步伐。”
然后赫连蛟继续请求元昊直接杀了轩辕长青:“大王明鉴,切不可中了这小子的离间计,他这分明是对我西夏勇士的侮辱。”
赫连蛟成功地煽动起西夏朝臣们内心的愤怒,他们纷纷附和,恳求国王下令处决轩辕长青。轩辕长青感受到国王距离作出这一决定仅一步之遥,气氛十分紧张,危机一触即发。
轩辕长青当然不会坐以待毙,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赶紧开口说道:“请大王耐心听我详细分析战场上的局势,您就会明白的。”
赫连蛟根本就不想给轩辕长青机会,赶紧说道:“大王不必听他胡说八道,在这里动摇军心。”
还好元昊决定给轩辕长青最后一次机会,他恶狠狠地说道:“我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
轩辕长青指着地图说道:“其实我们大秦南北两路都没有设防,战争开始的第二天,蒙恬将军就将部队全部调集到临洮城。所以南北两路都是只进行了一天真正的战斗,第二天西夏的两路军队就都攻下首座城池,第三天就都攻下了第二座城池。”
所有人都听得很认真,因为这是从大秦的角度来看的战争过程,包括大秦的军事部署,他们以前并不了解。轩辕长青稍微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根据正常的进军速度,西夏军队早就应该完成对南北两路的攻击,开始向临洮发起进攻了。然而,你们却在故意拖延时间,从第四天起就再也没有积极进取,到现在两路才各攻下四座城池。送上门的礼物都不要,这是为什么呢?”
赫连蛟被戳到了痛处,已经不敢说话了。
轩辕长青大声公布答案:“因为你们是在拖延时间,期望六国联军取得进展,迫使大秦将蒙恬将军调至东线作战,届时你们便可以趁机攻打临洮了。”
大臣们开始交头接耳,开始对赫连蛟议论纷纷。
这次连元昊也意识到自己被赫连蛟骗了,他一直以来都在向自己上报前线的捷报,原来这些战果都是大秦白白送的。
轩辕长青冷哼一声,已经不想和赫连蛟继续纠缠了。他直接对元昊说:“现在你相信我是来解救西夏国的了吧。我们大秦的部队都部署在东线,西线只有蒙恬带领二万人驻守临洮城,你们的大将军尚且不敢进攻。如果我们大王一声令下,东线的部队都会调到西线作战,到时候你们要应对的就不只是蒙恬将军了,还有白起将军,王翦将军,你们有谁能抵挡得住呢?”
大秦几位名将的赫赫威名,西夏君臣听了都如雷贯耳。
元昊已经绝望了,他深知轩辕长青说的都是事实,只是心有不甘。这么多年,西夏一直蜷缩在边陲贫乏之地,资源匮乏,很难发展国力。他们也曾觊觎蜀国肥沃的土地,可惜数次攻蜀都无功而返。后来看到大秦横扫蜀地,如风卷残云一般,就彻底死心了。这次借着六国联盟进攻大秦,本想一举拿下蜀地,不承想还是无法如愿以偿。
元昊早就已经意识到继续与大秦对抗是不明智的,他只是不愿意接受这个现实。最后,他将目光投向轩辕长青,表示愿意撤军,但他也希望给前线将士们一个交代。就这样轻易地放弃已经攻占的城池,岂不让前线的将士们感到心寒吗?
轩辕长青意识到此刻应该做出一些妥协,也给元昊一个台阶下,因此提议说:“我国愿意在东线和西线分别送给西夏一座城池,大王觉得意下如何?”
元昊显然不是很满足,建议两线各让两座城池给西夏。
轩辕长青只好跟他解释说:“倘若我们各自割让两座城池给西夏,那么两条线上其他城池对外的通道将被彻底封锁。因此,我们实在无法再做出让步了。既然如此,何不在南北线分别增设两座城池作为贸易之城,由两国共同管理呢?”
元昊也意识到继续争下去已经没有太大的价值,于是便答应了。
这时轩辕长青终于长吁了一口气,才发现自己已经汗如雨下。要不是他对这个世界这么了如指掌,今天就把小命留在这了。
轩辕长青原本以为这次出使任务已经圆满完成,然而他万万没有料到,接下来所面临的危险将更加九死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