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结束了在知名餐厅忙碌的一天,他作为餐厅的明星厨师,刚刚完成一场高规格的私人晚宴,宾客们对他精心烹制的菜品赞不绝口。
此刻,他拖着疲惫却满足的身躯,行走在回家的街道上,脑海中还在回味着晚宴上食客们陶醉的表情,以及思考着下一道创新菜品的灵感。
当李云行至一个十字路口时,街头巷尾的喧嚣声、汽车的鸣笛声交织在一起。
突然,一辆失去控制的货车如脱缰野马般闯红灯疾驰而来,径首冲向李云所在的方向。
货车司机惊慌失措地狂踩刹车,尖锐的刹车声划破夜空,但一切都发生得太快。
李云惊愕地瞪大双眼,试图躲避,却只觉一股强大的冲击力袭来,整个人瞬间被抛飞,随后眼前一黑,意识渐渐消散。
再次恢复意识时,李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场荒诞的梦境之中。
脑袋像是被无数钢针同时猛刺,剧痛让他忍不住***出声。
他缓缓睁开沉重的眼皮,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破旧不堪的茅草屋顶,阳光透过屋顶的缝隙斑驳地洒在他脸上。
他身处的房间狭小而简陋,一张破旧的木板床,床边摆放着一张缺了一角且布满裂痕的木桌,上面放着几个破旧的碗碟。
屋内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气息,混杂着淡淡的霉味。
李云挣扎着想要起身,却发现自己的身体虚弱得厉害,西肢仿佛不属于自己一般不听使唤。
他下意识地看向自己的双手,那是一双瘦骨嶙峋、布满老茧的手,与他记忆中自己那双灵活有力、因长期烹饪而保养良好的手截然不同。
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他连忙摸了摸自己的脸,粗糙的触感和陌生的轮廓让他心中一沉。
就在李云满心疑惑与恐惧之时,大量不属于他的记忆如汹涌的潮水般疯狂涌入他的脑海。
头痛欲裂的他,只能被动地接受着这些记忆的冲击。
原来,他穿越到了一个名为大夏的古代王朝,附身的这具身体原本的主人也叫李云,是个父母双亡的穷小子。
家中一贫如洗,仅靠几亩薄田勉强维持生计,但因连年天灾,庄稼收成微薄,时常食不果腹,身体也每况愈下。
李云坐在床边,努力让自己从混乱的思绪中镇定下来。
他深知,抱怨和恐惧无法改变现状,当务之急是要想办法在这个陌生的世界生存下去。
凭借着现代厨师对食物的敏锐感知,他决定先寻找一些能果腹的东西。
李云艰难地起身,摇摇晃晃地走出茅草屋。
屋外是一片荒芜的景象,杂草丛生的院子里,几株瘦弱的植物在风中瑟瑟发抖。
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山峦,山峦脚下是一片稀疏的田地,田地间偶有几个劳作的身影。
李云深吸一口气,朝着山峦的方向走去,希望能在山林中找到一些可食用的东西。
进入山林,李云凭借着记忆在草丛中仔细搜寻。
他深知,在现代许多野菜都是美味且营养丰富的食材,说不定在这个世界也能找到。
终于,他发现了一丛熟悉的马齿苋,这种野菜生命力顽强,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能生长。
李云兴奋地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采摘起来。
不多时,他又找到了一些荠菜和蒲公英,这些野菜在现代的餐桌上也颇受欢迎。
李云继续往山林深处走去,突然,他眼前一亮,发现了一棵野果树,树上结满了不知名的红色果子。
他谨慎地观察了果子的形状、色泽,凭借多年与食材打交道的经验,判断这果子无毒。
他轻轻摘下一颗,放入口中,果子酸甜可口,汁水在口中西溢开来,虽然比不上现代精心培育的水果,但在此时却如甘露般滋润着他干渴的喉咙和饥饿的肠胃。
李云又摘了一些果子,用衣角包好,准备带回去慢慢享用。
正当李云准备离开山林时,他听到了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出于警惕,他迅速躲到一棵大树后。
只见一位年逾花甲的老农夫扛着锄头,缓缓走来。
老农夫穿着一件打着补丁的粗布麻衣,脸上刻满了岁月的沧桑,眼神中透着朴实与善良。
李云从树后走出,恭敬地向老农夫作揖行礼:“老人家,您好。”
老农夫看到李云,微微一愣,随即露出和蔼的笑容:“孩子,你怎么独自一人在这山林里啊?
看你脸色苍白,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李云将自己父母双亡、家境贫寒,以及为了寻找食物才进入山林的情况向老农夫诉说了一番。
老农夫听后,不禁心生怜悯:“唉,可怜的孩子。
这山林里的野果野菜虽能暂时填饱肚子,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你往后可有什么打算?”
李云无奈地摇了摇头:“老人家,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只想着先活下去。”
老农夫思索片刻,说道:“孩子,我看你这孩子挺实诚的。
我家里还有些闲置的土地,你要是愿意,可以帮我种地,我也能教你一些农活的技巧,这样你也能有口饭吃。”
李云心中大喜,连忙再次行礼道谢:“太感谢您了,老人家。
您的大恩大德,我没齿难忘。
我一定会努力干活的。”
从那以后,李云便跟着老农夫学习农活。
起初,对于从未接触过农活的李云来说,一切都显得那么艰难。
手中的锄头仿佛有千斤重,没挥动几下,他就累得气喘吁吁,手臂酸痛不己。
而且,他总是把握不好耕地的深度和间距,不是太深把土块弄得过于细碎,就是太浅无法为种子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老农夫看到李云笨拙的样子,并没有不耐烦,而是耐心地手把手教导他:“孩子,耕地的时候,力度要适中,就像这样,一锄头下去,不深不浅,然后把土块敲碎,这样种子才能更好地扎根。”
李云认真地听着老农夫的教导,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动作。
经过几天的练习,他逐渐掌握了耕地的技巧,动作也越来越熟练。
接下来是播种,李云按照老农夫教的方法,小心翼翼地将种子均匀地撒在耕好的土地里,然后轻轻地盖上一层薄土。
然而,李云并不满足于仅仅学习传统的种植方法。
在现代,他了解许多先进的农业知识,决定尝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种植中。
他向老农夫提出了一些改进种植的建议,比如根据不同农作物的生长周期进行轮作,可以有效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合理密植,让每株作物都能充分吸收阳光和养分,从而提高产量。
老农夫听了李云的建议,眉头微微皱起,面露犹豫之色:“孩子,这些方法我从未听过,不知道管不管用啊。
万一出了差错,这一年的收成就全没了。”
李云诚恳地说道:“老人家,我理解您的担忧。
但这些方法都是经过实践验证的,肯定能提高产量。
您就相信我一次,咱们可以先在一小块土地上试试,如果不行,咱们再按照老方法来。”
老农夫看着李云坚定的眼神,心中一动,最终点了点头:“好吧,孩子,我就信你这一次。
咱们就先在旁边那块地里试试你的法子。”
于是,李云和老农夫一起按照新的方法种下了一小片庄稼。
日子一天天过去,在李云的精心照料下,这片采用新方法种植的庄稼开始茁壮成长。
与旁边按照传统方法种植的庄稼相比,它们的叶片更加翠绿,茎秆更加粗壮,仿佛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村里的其他村民看到李云和老农夫地里的庄稼,都感到十分惊讶。
他们纷纷围过来,好奇地询问:“老李头,你这庄稼咋长得这么好啊?
是不是用了啥特别的法子?”
老农夫笑着指了指李云:“都是这孩子的功劳,他想出了这些新法子,我也是跟着他试一试。”
村民们听后,不禁对李云这个原本无人问津的穷小子刮目相看。
李云也因此在村里渐渐有了一些名声,大家都知道有个懂得新奇种植方法的年轻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收获的季节。
李云和老农夫采用新方法种植的庄稼获得了大丰收,产量比传统种植的庄稼高出了将近三成。
看着堆积如山的粮食,老农夫笑得合不拢嘴:“孩子啊,多亏了你,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好的收成。
你真是个有本事的人。”
李云笑着说:“老人家,这都是我们一起努力的结果。
而且,我也从您身上学到了很多传统的种植经验。”
然而,李云心中明白,种地虽然能解决一时的温饱问题,但想要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还需要寻找其他的机会。
他开始思考如何利用自己现代厨师的技能,在这个古代世界开辟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就在李云为未来的出路苦思冥想之时,一天,村里突然来了一队衣着华丽的人马。
为首的是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她便是江南富商苏家的大小姐苏瑶。
苏瑶此次前来,是为了寻找能够帮助苏家解决商业难题的人才。
她听闻了李云在种植方面的创新事迹,对李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亲自来会一会这个与众不同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