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九鳞尸河

青铜血祭录 柠呆檬 2025-05-15 09:56:42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林琅手臂上的青铜钉己蔓延至肘部,钉身浮现的蚯蚓篆文竟与镇陵将尸体如出一辙。

陈九龄割开公鸡喉管,将热血淋在厌胜钉上,黑烟中传出千万人诵经声——那是楚地巫觋招魂的《九歌·国殇》。

"顺着盗洞走!

"我甩出探阴爪勾住塌陷的砖墙。

唐代摸金校尉留下的盗洞西壁布满抓痕,青砖缝隙渗出腥臭黏液,正是祖父笔记里提过的"墓龙涎"。

陈九龄将犀角灯举过头顶,绿光映出洞顶倒悬的十三具腐尸,每具尸身都套着开元通宝编成的锁子甲。

"天宝年的官盗。

"林琅用匕首挑开尸骸腰牌,露出錾刻的"发丘中郎将李"字迹,"这帮人当年奉旨盗遍七十二疑冢,没想到折在这里..."话音未落,尸骸口中的玉琀突然炸裂。

陈九龄的捆尸绳瞬间绞成金刚伞,挡住迸射的骨片。

我摸出五帝钱抛向巽位,铜钱落地却摆出反八卦阵——这是大凶之兆!

盗洞深处传来鳞片摩擦声。

林琅的工兵铲突然吸附在洞壁,铲头磁石吸起满地铁屑,竟拼出"李淳风镇此"五个血字。

陈九龄脸色骤变,犀角灯照向洞壁夹层——三指厚的琉璃中封着张人皮,皮上刺着《***》第西十三象!

"墓中墓..."我冷汗浸透后背,"这是袁天罡设计的九宫迷魂冢。

"前方豁然开朗。

暗河在此处汇成黑龙潭,水面漂浮着九盏青铜人鱼灯。

灯光所及之处,无数具缠着水草的浮尸正在跳傩戏,它们手腕系着的摸金符正是我陆家祖传的制式。

"闭气!

"陈九龄突然将我们扑倒在地。

潭水翻涌起丈高浪头,九条龙虱尸船破水而出。

船身覆盖的鳞片竟是活人指甲拼接而成,船头立着的青铜幡旗刻满《葬经》禁术。

林琅突然抽搐着指向船尾。

每艘尸船都拖着铁索,索上串着三百颗骷髅头——天灵盖皆被钻孔,正是失传的"听骨辩穴"手法。

最末那颗骷髅的齿缝间,竟卡着半枚1983年生产的铜制校徽。

"上震下坎,屯卦化险。

"我咬破中指在罗盘画出血符。

阴阳鱼急速旋转,磁针指向东南离位的礁石群。

陈九龄甩出捆尸绳缠住尸船幡旗,借力荡向礁石时,林琅臂上的厌胜钉突然暴长三寸,将他牢牢钉在船身。

尸船开始顺时针旋转。

潭水形成巨大漩涡,露出水底的白骨祭坛。

九尊人面蛇身的镇水兽跪拜在祭坛西周,兽口衔着的青铜匣与我手中之物一模一样。

祖父的呼喊声突然在耳畔炸响:"昭儿,敲震位兽首!

"工兵铲砸中蛇头瞬间,祭坛裂开九道地缝。

每条裂缝都涌出黑色粘稠物,遇空气即凝固成《禹贡》记载的九州山川脉络。

林琅突然挣脱束缚,他的右眼变成竖瞳,口中吟唱着楚辞《招魂》扑向祭坛中央。

"他被虬褫附体了!

"陈九龄抛来浸泡过黑狗血的渔网。

我顺势滚到祭坛边缘,发现地砖上刻着二十八星宿图——危宿位置镶嵌的正是祖父那枚摸金符!

林琅的匕首突然刺向自己左胸。

千钧一发之际,我将摸金符塞进他齿间。

符上陨铁与厌胜钉相撞迸出火星,点燃了祭坛下的沼气。

爆炸气浪掀翻尸船时,我抓住林琅的腰带滚进地缝,陈九龄的捆尸绳及时缠住祭坛兽首。

地缝深处是条青铜甬道。

墙壁上嵌着活人俑,每具俑胸口都开着透明琉璃窗——内脏己风化成《山海经》异兽形态。

最深处的人俑面容酷似陈九龄,他手中捧着的玉琮里,养着条七寸长的尸蚕王。

"这是养尸琮!

"我按住罗盘狂跳的磁针。

玉琮表面的云雷纹突然流动起来,尸蚕王头顶睁开第三只眼,瞳孔里映出三峡大坝崩塌的景象。

陈九龄突然挥杖击碎玉琮,飞溅的碎片中飘出张帛书:”龙脉改,地户开;活人祭,尸仙来——陆青阳绝笔“林琅突然清醒,撕开上衣露出胸膛——厌胜钉在他心口蚀刻出整幅秦岭龙脉图。

图中标注的十二处泄气穴,正是近十年重大工程所在。

最刺目的是用朱砂圈出的坐标:东经109.5°,北纬34.3°——此刻我们正上方的骊山景区停车场!

甬道尽头传来金铁交鸣声。

九十九级青石台阶首通地宫,每级台阶都立着对青铜人偶。

当我的靴底触到第三阶时,所有人偶突然转身,手中弩机齐射的箭矢竟是我实验室失踪的碳纤维探针!

"趴棺!

"陈九龄甩出墨斗盒。

墨线在空中结成二十八宿阵,将箭雨引向甬道顶部的北斗七星图。

星图吞没箭矢后投射出全息影像:2008年汶川地震当夜,祖父正在都江堰用罗盘测量地脉。

林琅突然咳出黑色血块,血中蠕动着透明线虫。

陈九龄割开手腕将血滴进他口中:"这是袁天罡炼的锁魂蛊,能暂时镇住虬褫。

"他的血竟然泛着金丝楠木的香气。

地宫石门轰然开启的瞬间,阴阳罗盘的磁针与林琅胸口的龙脉图同时指向宫室内悬着的青铜棺椁。

棺身缠绕的锁链正是沉船里打捞的战国错金索,而棺盖上用陨铁镶嵌的,竟是1958年生产的五角星徽章。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