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 章 我有一事,不知嫂嫂答应可否?

>>> 戳我直接看全本<<<<
这京城里谁人不知道尤氏家,父亲儿子都在翰林,这种清流世家,总比那些王公贵族高多了。

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非进士不进翰林,非翰林不进内阁。

那自然不用说,尤氏的父亲兄长以后都是会进内阁的,那就是皇帝身边用得上手的人,自然也是能在皇帝身边说得上话的人。

可比这些侯爵萌荫的人家高出一截,这京城里的王公贵族无非就是只占这富贵二字,要是论参政议政,连说话的地方都没有。

官家要是哪天想办这些王公贵族,那没有谁的***会是干净的,在朝中说不上话,一个侯爵之家,说削便削。

小秦氏也懒得与大嫂在争吵什么,越是这样,说不定以后尤氏越是对自己下狠手,不留情面。

席间,任凭尤氏怎么奇怪的眼神打量自己,小秦氏也只是笑脸相迎。

毕竟这些笑面虎的伎俩,她从进了顾家,斡旋与丈夫与继子之间,就早己日渐娴熟。

就连聪慧的大郎首到后面要死了才反应过来。

小秦氏本己吃好,待尤氏放下碗筷,她才放下了手中的筷子。

父亲看着自己的***,欣慰的点了点头,今天这席间真是难得的和谐。

“三妹妹,我看这天气日日如此,夏季雷雨天本就多,要是妹妹不嫌弃,以后凡事打雷天,我去陪陪三妹妹如何?”

尤氏见小秦氏对自己恭敬许多,也把自己当长嫂对待。

当即当着全家人的面问起小秦氏。

现在的小秦氏哪还怕什么打雷,上一世顾偃开天天和自己居于一起,却天天叩拜弥勒佛,祈求什么下辈子要和姐姐在一起,她早就学会自我成长,要不怎么会天天在祠堂谋划。

“嫂嫂这样说,妹妹我真是感激,自然是想的,可这样一是劳烦了嫂嫂,二是怕哥哥也不答应吧?”

小秦氏嗫嚅的抬眼看了一眼哥哥,只见哥哥脸上并无什么表情。

“三妹妹只管放心,你嫂嫂就是天天在你哪也使得。”

小秦氏的哥哥看了看妻子,回头回了小秦氏。

“那三妹妹不嫌,往后我就叨扰了。”

尤氏脸上舒颜,笑得像玉兰花一样。

她嫁的东昌侯府以来,一是婆母软弱,不会让她站规矩,伺候什么都,也不说什么难听的话。

丈夫与自己关系虽不说是什么恩爱有加,也算是相敬如宾。

那些之前的通房,小妾都被自己打发了。

这家里最难的,便是小姑子,两人一见面就不合,好几次还差点动上了手。

她这个嫂子算是在京城里丢了面子,说出去都叫人笑话。

而之前的小秦氏看不惯尤氏对自己母亲这样不恭,对自己的哥哥这样把控,连个通房也没有。

在她眼里,秦家还由不得一个外人来说话。

自然,两人见面就少不了争吵。

“嫂嫂说得哪里的话,我们本就是一家人,但嫂嫂平日的操劳家中大小事,我只怕嫂嫂劳累了,昨儿个月姐儿给了我五两大燕窝,我思忖给嫂嫂和母亲拿点儿呢,嫂嫂不要嫌少。”

小秦氏收了往日幼稚的锋芒,现在在她看来,她必须得为自己的前程作打算。

尤氏又何尝不是可以和自己站在一边的人呢?

且说上一世要占了自己嫁妆的是自己的亲哥哥提出来了的。

“啊呦,三妹妹,说得什么话,我欢喜还来不及呢!”

尤氏听了小秦氏要送自己燕窝,当即伸手去拉小秦氏的手,两人很是亲密的样子。

尤氏见婆母公爹出去,便亲热的拉着小秦氏去了自己的院子。

“嫂嫂不要见怪,以前是我不懂事冒犯了嫂嫂,还请嫂嫂恕罪才是。”

进了尤氏的院子,小秦氏就先说了缘由,只道是自己以前年轻不懂事,冲撞了尤氏。

说着,小秦氏福了福身。

尤氏见小秦氏这般变化,一时语塞,竟说不出话来。

“欸~,三妹妹也真是较真,就只当过去罢了,我也知道是我这个做嫂嫂的不太关心你,也有我的过错。”

两人亲密的坐在院子里亭下的大理石乌如意小圆墩上,有说有笑。

“来,这是我昨儿个才绣花的,都是我自己的挑的花色,花样也是最新出的。”

正说兴头时,尤氏回房拿了个锦绣荷包在手里走了出来,递到小秦氏手里。

“哟,嫂嫂的针线就是不错,瞧这上面的荷花,活脱脱像真的一样。”

小秦氏拿着荷包仔细的看着,嘴上不住的夸赞起来。

不过这话倒是真的,尤氏的女红是从她母亲的一个嬷嬷那学的,听说那嬷嬷还在宫里凌锦院待过,那是给皇帝做衣服的地方,自然差不了。

“我瞧着这锦绣荷包在你这,倒是恰合,你别嫌弃就是。”

尤氏看着小秦氏心里竟有些喜欢起来。

“我看着,心里可别说有多喜欢,就算有千钱万钱,也买不来嫂子这样的荷包。”

说着小秦氏就戴在了自己的腰间。

“嫂嫂,我有一事,不知嫂嫂答应可否?”小秦氏和尤氏抵膝而坐。

“三妹妹,你尽管说来。”

尤氏虽不是什么王公贵族,但自小在清流人家长大,也就少了些弯绕,加上母亲管得住几个姨娘,自己在阁的日子也没有什么不如意的地方。

自然不愿多去想弯绕的地方,但她从小就厌了父亲的几房姨娘,就因为这样,父亲和母亲的关系一首平淡。

所以嫁到东昌侯府,她就有样学样,学着母亲处理小妾通房,加上小秦氏的哥哥性子就想母亲一样,自然事事大都听妻子的。

“我想跟嫂嫂学做女红,只怕有些晚了,嫂子不肯教了。”

“啊呦 ,我当是什么呢?

一会儿我叫人去找些好布来,明儿你就来我院里,我下午有时间,早上府上的出入都要看着的。”

小秦氏想着自己是侯府出身,虽说不用靠针织卖钱,但这也得学学,不认人捡了笑话才是。

两姑嫂说说笑笑,真是让人羡慕。

“大娘子,姑娘,大姑娘来了,刚到前厅!”两人正说着话时,底下的人过来通报。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