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家,一间低矮潮湿的瓦房,墙皮斑驳,透出几分不易察觉的霉味。
屋内陈设简陋,一张旧书桌紧挨着窗边,桌上堆满了书籍与笔记,那是她梦想的航标。
窗外,是一棵老槐树,枝叶间漏下斑驳的光影,与屋内昏黄的灯光交织,映照在她专注而坚毅的脸庞上。
尽管衣衫朴素,但那双眼睛,却闪烁着超越贫困的光芒,那是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余佳琦的家,是一个由单亲妈妈苦心支撑的小天地。
她的父亲,在多年前的一个寒风凛冽的冬夜悄然离去,只留下一室的清冷和无尽的思念。
余母是一位瘦弱而坚韧的女子,白天在工厂里忙碌,夜晚则接些缝补的零活,双手布满了生活的痕迹。
尽管如此,她从未有过半句怨言,总能在夕阳的余晖中,笑眯眯地从口袋里掏出几张皱巴巴的钞票,那是为余佳琦报的补习班费用。
每当这时,余佳琦的心便被一股暖流紧紧包裹,仿佛看到了母亲在昏黄灯光下,一针一线缝补着她们母女俩的希望与梦想。
每当夜幕降临,余佳琦在完成繁重的课业后,便悄悄坐在昏黄的灯光下,手中拿着母亲那略显粗糙的针线,一针一线,专注而熟练地缝制着。
她的手指灵活翻飞,仿佛在编织着一个个美丽的梦想。
桌上摊开着各式各样的布料和图案,她精心挑选,巧妙搭配,每一件作品都蕴含着她的心血与创意。
渐渐地,那些零散的布片在她的手中化身为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艺品,散发出淡淡的光芒,映照着她那双充满希望的眼眸,那是她与母亲共同支撑起的小小世界里的又一束光。
“咚,咚,咚”蔡文清脚步匆匆,穿过狭窄的巷弄,心中满是沉甸甸的担忧。
他轻轻敲响了巷口小卖部老奶奶家的门。
“大娘您好,我问一下巷尾叫余佳琦那个孩子家,您知道是发生了啥事吗?”
“嗷,你说的是长英母女啊,哎,可怜咯...前天晚上救护车来接走了,今天听人说是长英得了肺癌了,晚期,哎...”老奶奶深吸一口气,再次说到“苦命人咯,这世道太不公了,多好的人啊,得了这病,佳琦那孩子可咋办啊……”夕阳斜照,将蔡文清的影子拉得长长的,他站在老槐树下,目光穿过斑驳的树影,仿佛能看见余佳琦那坚毅的脸庞。
他深吸一口气,决定去医院看看,手里紧握着刚从小卖部买来的营养品,脑海中浮现出余母瘦弱却坚强的身影,心中暗自祈祷,希望那束微弱却坚韧的光,能照亮她们母女前行的路。
骑着车来到医院,蔡文清推开病房的门,一股消毒水的味道扑面而来。
他望见余佳琦正坐在床边,一手握着母亲枯瘦的手,一手轻轻梳理着她斑白的发丝。
夕阳透过半开的窗帘,洒在母女俩身上,给这冰冷的病房添上一抹温情。
余母面容憔悴,却努力挤出一丝微笑,眼中满是慈爱。
余佳琦抬头,看见蔡文清,眼眶瞬间泛红,却仍坚强地扯出一个微笑。
她的眼中,既有见到熟人的宽慰,也有对未来的不确定与担忧,但那束光,依旧在她眼中闪烁,不曾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