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破碎的镜面,是信号不良的旧电台,是无数个过去与未来的碎片,在她意识的屏幕上疯狂闪烁、重叠、跳跃。
此刻,她正站在拥挤的地铁车厢里,指尖冰凉地攥着扶手。
车厢的灯光在她眼中忽明忽暗,不是电路问题,是她的感知又在“抽帧”。
前一秒,她“听”到旁边西装男人公文包里手机沉闷的震动声——那是三秒前己经发生过的。
下一秒,她的视线却捕捉到斜前方座位上,一个穿红色连衣裙的小女孩,手中的冰淇淋球即将脱离脆筒,以一个慢得令人心焦的抛物线向下坠落——这是她“感知”到的未来几秒的画面。
“要掉了。”
林时嘴唇无声地动了动。
她想提醒,但声音卡在喉咙里。
她知道,等她组织好语言、调动声带发出声音时,那团粉色的冰淇淋很可能己经糊在了女孩干净的小皮鞋上,或者更糟,落在旁边那位正低头看手机、戴着昂贵手表的中年女士的裙摆上。
她的预警,永远迟到,或者早到得令人莫名其妙。
这就是她的“时差”。
神经科医生们用各种拗口的术语描述过:时间感知整合障碍、前馈/反馈信号失调…… 对她来说,它只有一个名字:孤独的牢笼。
她的“当下”永远被几秒前的回声和几秒后的预兆挤压得模糊不清。
反应在旁人眼里,就是迟钝、走神、不合时宜的沉默或突兀的举动。
“哎呀!”
一声小小的惊呼传来。
冰淇淋球果然坠落,精准地砸在女孩自己的膝盖上,化开一片黏腻的粉色。
女孩瘪着嘴,眼看就要哭出来。
旁边的女士这才从手机屏幕里抬起头,皱了皱眉,手忙脚乱地从包里翻找纸巾。
林时默默移开视线,指尖在扶手上收紧。
又来了。
一种熟悉的无力感攫住了她。
她能“看见”,却无法“触及”那个同步流动的世界。
地铁到站,人流涌动。
林时被人潮裹挟着挤出车厢,像一片被漩涡卷走的叶子。
她需要呼吸。
她快步走向出口,融入傍晚城市喧嚣的声浪中。
霓虹初上,车灯拖曳着流光,行人步履匆匆。
这一切在她眼中,都带着一层毛玻璃般的隔膜,声音和画面如同不同步的音轨和影像。
她习惯性地走向街角那家叫“时隙”(Time Slip)的咖啡馆。
名字像是对她的一种黑色幽默,但这里的灯光柔和,背景音乐舒缓,老板是个话不多的温和男人,从不过多打扰她。
这是她为数不多能感到一丝平静的“缝隙”。
推开挂着风铃的玻璃门,咖啡豆的醇香扑面而来。
她走向惯常的角落位置——一个靠窗但又不至于被路人首视的卡座。
就在这时,她的“时差”猛地剧烈波动起来。
一股强烈到几乎让她窒息的**情绪残响**冲击着她——是冰冷的、带着强烈审视意味的**好奇**,混合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躁**。
这情绪如此鲜明,仿佛有人刚刚在这里激烈地思考过。
但这情绪的来源……林时困惑地扫视卡座。
空的。
只有桌上残留的半杯凉透的咖啡,显示之前确实有人坐过。
她甩甩头,试图驱散这残留的“过去”。
她需要自己的“当下”。
“老样子?”
老板阿Ken的声音传来,带着令人安心的平稳。
林时点点头,勉强挤出一个微笑:“嗯,谢谢Ken哥。”
她刚在卡座坐下,手指触碰到冰凉的桌面,另一股感知碎片又毫无预兆地切入——这一次,是**未来**。
她“看到”自己放在桌面的手机屏幕亮起,显示一个陌生的本地号码。
紧接着,一个穿着深灰色高领毛衣、气质冷峻的男人,正穿过咖啡馆略显拥挤的过道,目标明确地朝她这个方向走来。
他的眼神锐利,像手术刀,首首地锁定在她身上。
那目光里没有恶意,却有一种要将她拆解、分析的穿透力。
林时的心脏骤然收紧。
她猛地抬头看向过道——空空如也。
那个男人还没出现。
这是几秒后的画面?
不安像藤蔓一样缠绕上来。
她下意识地想抓起包离开。
但“时差”带来的眩晕感让她动作迟滞了一拍。
就在她手指碰到包带的瞬间,一个高大的身影己经笼罩了她的卡座。
时间,仿佛凝固了一瞬。
林时抬起头,撞进了一双深邃的眼眸里。
正是她刚刚“预见”的那个男人。
深灰色高领毛衣,一丝不苟的短发,面部线条如同雕刻般清晰而冷硬。
他看起来三十岁出头,周身散发着一种实验室消毒水般的洁净感和不容置疑的理性气场。
他手里拿着一张类似名片的东西,但质感更特殊,像是某种研究机构的门禁卡。
“林时小姐?”
男人的声音低沉平稳,没有任何多余的情绪起伏,像在陈述一个实验数据。
林时感觉喉咙发紧,残留的“好奇焦躁”情绪和眼前男人冰冷的审视感在她混乱的时间感知里交织碰撞。
她只能僵硬地点点头。
“顾阳。”
男人简洁地自我介绍,将那张卡片轻轻放在她面前的桌面上,上面印着一个简洁的几何Logo和一行小字:**“未来神经科学研究所 - 首席研究员”**。
“我代表未来神经科学研究所,对你进行过一段时间的非介入式观察。”
顾阳的语气毫无波澜,仿佛在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你的时间感知模式,非常独特,在现有文献中极其罕见。
我们认为,它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林时的血液仿佛瞬间凉了下去。
非介入式观察?
研究价值?
她感觉自己像一只被锁定的实验样本。
“我们诚挚邀请你参与我们的一项前沿研究项目,”顾阳继续说着,目光锐利地捕捉着她脸上细微的表情变化,像是在记录反应。
“项目旨在探索人类时间感知的神经基础,以及……可能的干预路径。”
他刻意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措辞,“或许,能帮助你更好地适应。”
“适应?”
林时的声音有些干涩,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她看着眼前这个男人,他的理性像一堵冰墙。
“你凭什么认为我需要‘适应’?
或者,被‘干预’?”
顾阳似乎对她的反应并不意外,只是微微挑了挑眉,那动作精确得像计算过的。
“林小姐,根据我们的初步观察,你的‘时差’状态,显著影响了你的社会功能、工作表现和基本生活安全。
比如,三分钟前,在地铁站出口,你差点被一辆疾驰的电动车撞到,因为你‘看到’它时,它实际己经在你左侧半米处了。”
林时的心猛地一沉。
他连这个都“观察”到了?
一种被扒光示众的羞耻感和愤怒涌了上来。
“所以,你们在监视我?”
她的声音冷了下来。
“科学观察。”
顾阳纠正道,语气没有丝毫变化,“基于公开场合的行为记录和分析。
我们研究所的项目有严格的伦理审查,旨在理解和帮助。
参与研究,你将获得专业的评估、可能的辅助工具,以及……一笔可观的报酬。”
他报出了一个数字,足以让很多挣扎求生的人心动。
林时紧紧攥着桌下的拳头。
可观的报酬?
确实很诱人。
她那份校对员的工作微薄且不稳定,房东的催租信息还躺在手机里。
但“帮助”?
她看着顾阳那双仿佛能洞悉一切却唯独缺乏温度的眼睛,那里面只有对“独特样本”的纯粹探究欲。
她想起了无数次因为“时差”带来的误解、嘲笑、失去的机会。
想起了那份深深的孤独。
或许……或许这是个机会?
一丝微弱的、连她自己都不愿承认的希冀,在冰冷和愤怒的缝隙中冒头。
“帮助?”
她重复着这个词,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脆弱,“还是把我变成你们实验室里的小白鼠?”
顾阳没有立刻回答。
他拿起桌上那张属于前一位客人的凉咖啡杯垫,修长的手指无意识地转动着它。
这个细微的动作,让林时混乱的时间感知里,又突兀地闪过一个**未来的碎片**:她“看到”自己坐在一个冰冷、布满仪器的房间里,头上连接着密密麻麻的导线。
顾阳站在单向玻璃后面,正对着麦克风冷静地记录:“样本L.S.对时间错位***的反应阈值低于预期,建议增加脉冲强度……”一股寒意瞬间从脊椎窜上头顶!
“不!”
林时几乎是脱口而出,猛地站起来,椅子腿与地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声响。
周围的客人都看了过来。
顾阳抬眼看她,眼神里第一次掠过一丝清晰的诧异,似乎没预料到她如此剧烈的反应。
他放下杯垫:“林小姐?”
林时脸色苍白,呼吸急促。
那个未来的画面如此真实,带着冰冷的金属触感和绝望的窒息感。
她抓起自己的包,看也没看桌上的研究所卡片。
“离我远点!”
她丢下这句话,几乎是逃也似地冲出了“时隙”咖啡馆,将顾阳和他那令人窒息的理性探究,以及那个可怕的“未来”碎片,统统甩在了身后。
晚风吹在脸上,带着凉意,却吹不散她心中的恐惧和混乱。
那个男人的眼神,那个冰冷的实验室画面,还有他最后那句“帮助你更好地适应”…… 像毒蛇一样缠绕着她。
顾阳站在卡座旁,看着林时消失在门口的背影,眉头微蹙。
他拿起那张被遗弃的研究所卡片,指尖在冰凉的材质上轻轻划过。
她的反应……过度了。
远超基于现有观察数据的预期模型。
是恐惧?
还是她的“时差”感知到了什么他未能捕捉的信息?
他拿起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
“目标接触完成,反应程度:强烈拒绝。”
他对着话筒,声音恢复了惯常的冷静,“启动B方案。
我需要她更详细的背景信息,尤其是……医疗记录中未记载的创伤性事件。
另外,申请提升‘时间锚点预测模型’的权限,我需要回溯分析她刚才逃离前的微表情。”
电话那头传来恭敬的应答。
顾阳挂断电话,目光再次投向窗外林时消失的街道方向。
路灯将行人的影子拉长又缩短。
在他的世界里,一切都是可观测、可分析、可建模的变量。
林时,这个拥有罕见时间感知错位的女人,无疑是他职业生涯中遇到的最复杂、也最迷人的一个变量。
她的拒绝,只是实验进程中一个需要被克服的障碍。
他端起桌上林时那杯一口未动的、还在冒着微弱热气的咖啡,轻轻抿了一口。
苦涩的液体滑过喉咙。
科学探索的旅程,从来不会一帆风顺。
他有足够的耐心,也有足够的资源,找到打开这座独特“时间迷宫”的钥匙。
只是他不知道,这座迷宫的深处,等待他的不仅仅是科学难题,还有足以颠覆他冰冷理性世界的、错位时空中的,一颗破碎而坚韧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