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溪坐在母亲林曼卿对面,脊背挺得笔直,像在接受论文答辩。
阳光透过蕾丝窗帘,在林曼卿保养得宜的脸上投下柔和的光晕。
她正优雅地切着一块慕斯蛋糕,银叉与骨瓷盘轻碰,发出悦耳的脆响。
“小溪,徐然这次去西岭采风,有几天没联系你了?”
林曼卿的声音温柔似水,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关切。
“三天。”
林溪回答,尽量让声音听起来平稳。
三天前徐然发来最后一条信息:进山了,信号弱,勿念。
此后音讯全无。
不安像藤蔓缠绕着她的心脏。
“三天啊…” 林曼卿轻轻叹了口气,放下银叉,那双洞悉人心的眼眸看向林溪,带着悲悯,“我的孩子,你在担心,甚至…在怀疑,对吗?”
林溪的心猛地一缩。
母亲总能精准地戳中她试图隐藏的念头。
她的确在担心,也在内心深处闪过一个极其微弱的疑问:徐然会不会…遇到了什么麻烦?
或者…有什么瞒着她?
“不,妈妈,我只是…” 林溪试图辩解。
“嘘…” 林曼卿伸出一根手指,优雅地摇了摇,打断了她。
“记住妈妈教你的‘遗传代码’第一条:爱,即绝对信任。
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便是对爱情圣殿的亵渎。”
“遗传代码”。
林溪胃里一阵翻搅。
这是林曼卿自创的术语,一套被她奉为圭臬、并刻入林溪骨髓的“恋爱法则”。
源于林曼卿自身“辉煌”的恋爱史:她为第一任丈夫(林溪生父)放弃顶尖研究所职位,追随其去偏远小镇,结果对方出轨,她净身出户,却声称“无悔付出,爱过即值得”;为第二任“灵魂伴侣”抵押房产支持其创业,血本无归后,对方卷款消失,她反而在学术论文中论证“物质损失是净化爱情的试金石”;现任丈夫周叔叔,一个平庸的画家,被她供养、崇拜,视若珍宝。
在林曼卿的学术包装下,这些血泪史成了“为爱奉献”的经典案例,是“遗传代码”的最佳注脚。
她从小向林溪灌输:代码二:奉献即甜蜜。
为爱人牺牲时间、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