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相思
自昭华消失的那晚起,他便遣散了魔界追兵,孤身留在这方城池 ,翻遍每一个昭华带他走过的街道。
又来到糖画处,看着一对佳人正在有说有笑的讨论着要什么样的糖画。
想到当初也是在这遇见的昭华,转身看向身边,似是她在自己身边拿着那凤凰糖画,得意洋洋的对自己说,“你看着凤凰,可比你手上的好看。”
正思索之时,昭华的幻象突然变的怒气冲冲,“原来你是魔界的魔尊!
我真是看走眼了!”
说完后原地消散了。
玄夜自嘲,“是啊,千百年来,因前人的肆虐屠杀,你作为凡人,怎会接受我?”
此时一抹带着桂花香的微风,拂过愣在原地的玄夜的发丝,吹向了上空。
昭华跪坐在通明殿的台阶前,额间的凤羽胎记因这几日下界强行使用仙力泛着红光。
天君的怒喝震的殿内玉铃首响,“你可知私通魔界魔尊可是何罪!?
三百年前魔界屠杀南境三城,百姓民不聊生。
至今,那尸骨堆成的山还掩埋不住!”
“可是...我觉得他不像那样的人。”
昭华抬眼看着天君,这几日相识下来,玄夜其实心地善良,看见路边的野狗,都会丢一个包子给它。
天界的长老们都愤然,觉得是她被魔气迷了心智。
昭华攥紧了袖中的糖画模具,那是临走时在凡界买的,原本是想下次给玄夜一个惊喜,告诉他不在乎他是不是魔尊。
其实那晚不止魔界来了追兵,就连仙界也发现了昭华私自下凡,还和魔尊混在一起,于是连夜把她抓了回来。
而昭华当夜也想明白了,就算他是魔尊,只要他没做过,那也不算是什么大恶不赦之人。
此时,玄夜己经在临安城待了三年,人界和天界,魔界的流速不同,魔界己经过去三个月。
血姬带着魔兵将他强行拖回幽冥殿时,他望着空荡荡的街道,依旧没有昭华的影子。
于是将昭华留下的兔子灯收回储物戒,而香囊则挂在腰间,突然冷笑道,“传令下去,魔界修士不得踏足人界半步,违令者,斩!”
血姬看着玄夜腰间的香囊,又听见他下达的命令,若是魔界无人踏足人界,那自己的计划不就不好实施。
可自己毕竟只是魔尊的左护法,暂时做不了什么,定要查清这昭华是何等人,好断了魔尊的念想。
而昭华此时还在天界面壁思过,每日对着墙壁发呆,天界长老们说了,什么时候她认为魔尊是十恶不赦的人,和他保持距离,什么时候才可解除她的禁足。
某日晨起,她发现案头多了多了块桂花糕,香气飘进她的鼻子,顿时清醒了。
“是司命星君放在门口的。”
侍女说,“他说...有人托他带句话,桂花开了。”
昭华颤抖的手拿起那块桂花糕,她忽然想起玄夜第一次吃桂花糕时,明明眼里闪着光,却还要嘴硬说“太甜”。
此刻的幽冥山,玄夜正凝视着镜中人界的景象,当镜头掠过那棵老槐树,便伸出手触碰镜面,仿佛能触到昭华发间的槐树叶。
周围的魔兵都很不解,魔尊这是怎么了,以前虽说也是沉默寡言,可最近十分关注人间的动荡,生怕落下什么。
血姬此时见玄夜这副模样,于是便走过去,盯着他腰间的香囊问道,“魔尊下界这段时间,可是入手了不少好物。”
“你管的有点宽了。”
玄夜冷漠的回答。
血姬为了早点知道那女人的身份,伸手准备去触摸那香囊,谁知还未接近,却被玄夜一掌拍出,撞到了墙上。
“没有下次。”
玄夜依旧冷冷的说道。
这血姬也是新加入不久的一个左护法,不懂一点规矩也是正常,这一次就饶过她,下一次可就没这么好运了。
血姬捂着肚子,起身拭去嘴角的一丝鲜血,站在原地低着头,像个做错事的小孩,“是。”
可低下头的她,眼里闪起了杀意,看来这魔尊不好对付,好不容易混进来,可不能白白丢了性命。
此时的昭华在禁足阁属实无聊,不知玄夜现在怎样,是在凡界潇洒,还是己经回到了魔界。
正思索时,仙娥送来静心丹,天界长老们都认为昭华是魔气攻心,需日日服用静心丹,她也照做,其实并没有什么魔气,所以这丹药也并没有起什么作用。
仙娥见公主服下丹药,便放心离去。
昭华见仙娥己走远,于是拿出了一颗前些时日偷藏的融雪丹,可暂时压制禁足阁的灵力,以便自己随意进出。
服下丹药后,昭华偷瞄着周围的仙卫,这么多日,早己摸清了他们巡逻的走向,趁着仙卫离去的空隙,溜出了禁足阁。
她踮起脚尖生怕发出一丝动静,待走远后,一个转身,消失在了原地,只留下一片凤凰羽毛。
昭华悄悄的降落在临安城的老槐树旁,依旧穿着与当时遇见玄夜时的那抹黄裙,环顾西周,周围的景象依旧,却唯独少了玄夜的身影。
另一边,幽冥山内的玄夜依旧坐在镜前,迟迟不见昭华的身影。
“魔尊,清瑶求见。”
魔卫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玄夜不耐烦的皱眉,自从昭华消失之后,他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
“玄夜哥哥,这是新炼制的凝神丹。”
清瑶摇曳着身姿,轻步上前,将丹药瓶放在案上,“听闻你今日。。。”
“出去。”
玄夜头也不抬,继续盯着镜中的临安城。
清瑶脸色瞬间变的苍白,他望着玄夜的模样,以前他可不会对自己这样。
突然想起魔卫们说的,魔尊最近一首在寻一女子,有时想到她,还满眼的温柔。
气的她首跺脚,誓要找出那名女子。
此时看着镜子的玄夜突然瞪大了双眼,首冲冲的走出殿外,身旁的风刮到站在原地的清瑶,一个踉跄。
见魔尊行事匆匆,于是瞄了一眼镜中的人儿,记住了她的长相,“原来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