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时,皇帝问身侧的太监,"那边怎么说?",只听这位侍奉皇帝的太监小心翼翼的说,"回皇上,那边还没有音讯",说完又飞速的抬眼看了皇上一眼,见皇上眉宇之间没有怒色,就在补充了一句"要不,奴才催一催",这时殿里寂静无声,一会只有皇帝的一声哂笑。
内城靠近外城的一座宅邸中,书房内李敏昌正在和人慎聊,周边无人靠近。
因为他前年分府立户,首到现在还未娶妻生子,所以家中倒有些清冷。
虽然嫡母去年为他物色了一位贵女,两家也都同意了,但是流程甚为繁琐,首到现在还没嫁过来,这倒好,反倒更方便了他放浪形骸。
这时书房内有声音传出,"我虽贪婪,但还不至于看不清形势,父亲是家中的天,天若塌了,那,我安能独善其身",另一人的声音紧随其后,"无论如何,陛下都不会放任,趁此机会,也许你还能逃得此劫,好好想想吧",然后拂袖而去。
书房内稍稍沉寂一会,之前的声音又再次出现"父亲多疑,此事我不好亲自明说,否则只怕会让父亲以为我是在故意麻痹他反而更加肯定于我,不过,还好大哥耳目聪慧"。
另一边,卫国公府邸,书房内,一位面容严肃的中年男子正坐在桌案后面的椅子上看一本书,没过一会,书房门被敲响,他仍未有动作,只是从喉咙里发出了一声"进",门被打开又迅速关闭,首到这时他才轻掀眼皮,看到来人,他又再次沉寂书中。
这个稍显仓促之人就是李敏铨,字安誉,卫国公李擎的嫡长子,母亲是户部侍郎郭泰之女郭嫤宜,独上高楼审未休,安立人前不废身,自古英雄多状我,安得人后名不誉,这是他的父亲对他的期许,更是他字的由来。
他的模样,完全是照着他母亲长得,在整个都城,不知是从哪流传出这么一句话,"人家父亲娶了个好媳妇啊"。
李敏铨进门就首奔父亲跟前,开口说的第一句话是"爹,恐有危矣",这时李擎才放下手中的书,看着李敏铨,只听他迅速又说到"二弟府中一个丫鬟说,巳时三刻府中有人前访,聊了大概有二刻钟便离开了,之后在未时二弟出门说是前往潇湘馆参加雅会。
那丫鬟在换茶间隙偷听到二弟嘟哝了一句皇上要我仔细考虑,但我又不蠢,父亲,皇上不会无缘无故给二弟阴敕的,所以儿子在知道后就命人看着二弟了"。
果然在听到这句话之后李擎的表情更加严素了,"嗯",之后就没有了,李敏铨知道他的父亲,所以就告辞离开了,离开之后,书房内再次恢复了寂静,只是过会才发出一声悠悠的叹息。
这边,李敏昌到了潇湘馆中,里面真是好不热闹,曲水流觞,倒是像模像样,毕竟尚书令家的公子筹办这次雅会就是为了诗文会友,怎能不大气。
席间可谓是宾主尽欢,甚至诗文迭冒,到了酉时方才归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