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祁源(?

-公元945年)相传黄帝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除了长子挚,次子昌意,其余儿子的名字并没有过多记录,只留下了姓氏,其中祁姓一脉,被分封到这片叫丹瓦的地方,祁源是有资料记载的丹瓦人的第一个首领。

也有传闻说,祁源与黄帝的祁姓子孙一脉并无真实血缘关系,他只是当年部落间争斗时被救下的一个孤儿,赐姓祁,因年代过于久远,已无从考证。

到了西汉末年,史籍里提到这个部落的人的时候,就称之为丹瓦了。

丹瓦人天生耐寒,但生产水平较低,***们把他们生活的地方称为洞。

由于丹瓦人没有发展出自己的文字,所以我们对他们的了解都是依靠***的小部分记载。

有的书说祁源有九个头,每十天换一个头,周而复始。

他是不死的,除非是把他的九个头通通砍掉。

这种说法最早见于三国时期诗人吕浩的一首诗注,比他稍后的文人宋濂不同意这种说法,他的《白石漫录》说,祁源实际上是九个人,他们轮流统治部落,丹瓦人看上去模样差不多,身材矮壮,皮肤黝黑,束发,腰间围着一块兽皮,***不能区分,于是认为他们会换头。

不过,他们都同意,祁源的肩上总是盘绕着两条龙,它们听从它的指令,行动敏捷,宛若它额外生长的双臂。

夏河洞原来是丹瓦人的栖居地。

从南北朝开始,因连年战乱,许多***移民纷纷南下或西迁,到了唐末五代,***已经从陇西北丹瓦人手中夺走了大部分肥沃的河谷盆地,修筑城堡。

丹瓦人则退居更为偏远的山林。

他们之间不断发生冲突,但多数时候还是相安无事,大约是往来贸易维持了这种平衡。

祁源做夏河洞主的时代,夏河已经是后晋灵州管辖下的一个镇。

因与吐蕃接壤,常年遭受吐蕃一个小部落的侵扰,这股吐蕃人常年藏匿在长留山北麓山脚一带,头领自称“东巴王”到处杀人抢劫,不分***和丹瓦人。

灵州新任命的镇守鲁天明派人和祁源接洽,希望共同剿灭这个吐蕃部落”。

传说祁源出兵前一夜,半夜起来照镜子,镜中却看不到自己的头,连照了9次,9次都看不到。

他对部落的长老说了此事,长老说这是不祥之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