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摆烂也能喜提门派特批假?
她揉着眼睛坐起来,身后三只神兽也跟着支棱起脑袋——那只雪白的九尾狐打了个哈欠,蓬松的尾巴扫过旁边青鸾的羽毛;青鸾抖了抖翅膀,落下两片闪着微光的翎羽;最壮实的玄龟则慢吞吞地挪到门口,用背甲“咚”地顶了下门板,活像个自带防御功能的门挡。
“沈星瑶!
长老们让你去议事堂!”
门外传来外门弟子的喊声,带着点憋不住的好奇,“听说……听说你那生发丹被掌门都知道了?”
沈星瑶抓了抓乱糟糟的头发,突然想起昨天炼丹房的“壮举”。
她打了个哈欠,从兽皮毯上爬起来:“知道了知道了,这就来。”
走到门口时,玄龟很有眼色地挪开身子。
沈星瑶拉开门,就见那外门弟子盯着她身后的三只神兽,眼睛瞪得像铜铃:“这、这是……上古神兽?!”
“哦,昨天捡的,看着可怜就带回来了。”
沈星瑶说得轻描淡写,仿佛捡的不是能让修真界疯狂的神兽,而是三只流浪猫。
她随手摸了摸玄龟的背甲,“走,跟我去长长见识。”
三只神兽居然真的跟了上来。
九尾狐踩着优雅的步子,青鸾低空盘旋,玄龟则慢悠悠地跟在最后,路过演武场时,还顺便用背甲帮一个差点被飞剑砸到的小弟子挡了一下。
一路走得浩浩荡荡,引来了无数目光。
有正在练剑的弟子看首了眼,飞剑“哐当”一声砸在地上;有捧着丹方背诵的弟子忘了词,嘴里的“凝气成丹”变成了“神兽……神兽!”
议事堂门口,几个长老己经等在那里。
为首的白胡子掌门看见沈星瑶,刚要开口,目光就被她身后的三只神兽盯住了,捋着胡须的手猛地一顿:“这、这是……掌门好,长老们好。”
沈星瑶拱手行礼,态度随意得像在打招呼,“您找我?
是要问生发丹的配方吗?
实不相瞒,我昨天就是随便乱配的,自己都记不清放了啥。”
丹堂长老一听这话,急得吹了吹胡子:“胡闹!
那丹药能让老夫头发重生,定是有玄妙之处,你怎能如此随意?”
“可我真记不清了呀。”
沈星瑶摊手,“您看,我连修炼都懒得练,哪有心思记丹方?”
这话一出,议事堂门口瞬间安静。
几个长老你看我我看你,表情复杂——他们早就听说这沈星瑶资质平庸还不爱修炼,昨天见识了她的“躺平修仙观”,今天又见她把神兽当宠物养,现在居然连能让秃顶重生的丹方都“记不清”?
掌门轻咳一声,打破沉默:“沈星瑶,你可知苍梧派规矩?
弟子需每日卯时练剑,辰时……知道知道,”沈星瑶赶紧摆手,“但我资质差,练了也白练,不如省点力气。
再说了,您看我昨天没炼剑,不也捡到神兽了吗?
没好好炼丹,不也炼出好东西了吗?”
她这话像根针,精准扎在“内卷”的痛点上。
旁边一个负责教导外门弟子的长老忍不住道:“可修行哪能靠运气?”
“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嘛。”
沈星瑶眨眨眼,“而且您看,大家天天熬夜修炼,好多人眼下都挂着黑眼圈,灵气没精进多少,精神头先差了。
不如放几天假,让大家歇歇?”
这话又让几个长老沉默了——他们确实发现,最近弟子们为了争夺下个月的秘境名额,卷得越来越凶,不少人因为过度消耗灵气,己经病倒了好几个。
掌门盯着沈星瑶看了半晌,突然叹了口气:“你这丫头,倒是……有点意思。”
他顿了顿,看向旁边的长老们,“既然如此,不如就试试。
从今日起,给弟子们放三天假,不必按日程表修炼。”
长老们都愣住了:“掌门?”
“就当是……看看天道会不会给‘佛系’弟子机会。”
掌门看向沈星瑶,眼神里带了点笑意,“至于你,沈星瑶,这三天不用去上课了,好好‘摆烂’。
若是能再‘摆’出点惊喜,门派给你记一功。”
沈星瑶眼睛一亮:“真的?
不用上课?”
“真的。”
掌门点头,“不过……”他看了眼那三只神兽,“管好你的‘宠物’,别让它们在门派里捣乱。”
“保证没问题!”
沈星瑶立刻拍胸脯,“它们可乖了,昨天还帮我挡门呢。”
从议事堂出来,沈星瑶心情大好。
她回头看了眼跟在身后的神兽,又看了眼远处欢呼着散开的弟子——那些原本愁眉苦脸的弟子,此刻正互相约着去后山摘灵果,脸上终于有了年轻人的鲜活气。
九尾狐突然蹭了蹭她的手心,沈星瑶低头,看见它眼睛里映着自己的影子。
她笑了笑,摸了摸狐狸的脑袋:“走,咱们去食堂看看,今天有没有新做的桂花糕。”
刚走没几步,就见昨天那个被她用“躺平修仙观”震撼到的小弟子跑过来,手里捧着个食盒:“沈师姐!
这是我娘做的桂花糕,给你尝尝!”
他眼睛亮晶晶的,“我昨天听了你的话,回去睡了个好觉,今天练剑居然感觉顺畅多了!”
沈星瑶接过食盒,打开一看,里面的桂花糕白***嫩,还冒着热气。
她拿起一块递给九尾狐,又分了一块给青鸾,最后自己咬了一大口——清甜的桂花味在舌尖散开,比昨天啃的灵果还好吃。
“看来摆烂第二天,不仅能放假,还能混到桂花糕。”
沈星瑶嚼着糕点,含糊不清地想,“这修真界的日子,好像也没那么难熬嘛。”
远处,丹堂长老正捧着那枚黑乎乎的生发丹,对着阳光翻来覆去地看;演武场边,几个原本卷得最凶的弟子,居然凑在一起下起了棋;而掌门站在议事堂门口,望着这难得的松弛景象,捋着胡须,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沈星瑶不知道的是,她这看似随意的摆烂,己经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苍梧派这潭“内卷死水”里,漾开了越来越大的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