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世界突然变得白茫茫一片,教室里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叹声。
她抬头望向窗外,恰好看见谢清舟从对面的竞赛班教室走出来。
他穿着黑色的羽绒服,领口立着,遮住了半张脸。
雪花落在他的睫毛上,瞬间就融化了,留下一点晶莹的水珠。
他似乎感觉到她的目光,朝这边看了一眼,然后转身消失在走廊尽头。
姜月的心像被什么轻轻撞了一下,指尖在单词本上无意识地画着圈。
林薇薇戳了戳她的后背:“发什么呆呢?
快看,谢清舟他们竞赛班要去参加冬令营了,听说要去半个月呢。”
“冬令营?”
姜月回过神。
“对啊,全国顶尖的那种,回来就能保送名牌大学了。”
林薇薇一脸羡慕,“你说他怎么就那么厉害呢?”
姜月没说话,只是望着窗外越下越大的雪。
光秃秃的梧桐树枝桠上积了层薄雪,像幅素净的水墨画。
她突然想起谢清舟虎口的疤,不知道在这样冷的天气里,会不会隐隐作痛。
谢清舟离开的那天,姜月特意绕路经过竞赛班的教室。
他背着黑色的双肩包从里面走出来,身边跟着几个同学。
有人拍着他的肩膀说笑,他只是微微点头,脸上没什么表情。
经过走廊转角时,他像是感应到什么似的转过头,正好对上姜月的目光。
她慌忙低下头,心脏砰砰首跳。
等她再抬起头时,他己经走远了,只留下一个清瘦的背影,消失在楼梯口。
那天下午,姜月在自己的桌肚里发现了一本物理竞赛辅导书。
封面有些磨损,扉页上有谢清舟清秀的字迹,写着几个解题思路。
最下面用铅笔写着一行小字:“最后两道题的解法,你或许会喜欢。”
姜月的手指抚过那行字,突然想起月考时他说过她的解题方法很巧。
原来他一首都记得。
冬令营的半个月里,姜月养成了一个习惯。
每天晚自习后,她都会绕到竞赛班的教室外,看一眼谢清舟空着的座位。
月光透过窗户洒在课桌上,空荡荡的,像她心里的某个角落。
圣诞节那天,姜月收到了一张匿名的明信片。
画面是一片雪地,上面用钢笔写着一行字:“北方的雪很大,像家乡的梨花。”
字迹清秀挺拔,她一眼就认出是谢清舟写的。
她把明信片夹在物理辅导书里,每次翻到那一页,都觉得心里暖暖的。
林薇薇看到时打趣她:“哟,谁送的啊?
这么神秘。”
姜月只是笑,没说话。
有些秘密,注定要藏在心底,像埋在雪地里的种子,不知道会在哪个春天发芽。
谢清舟回来那天,天空又下起了雪。
姜月正在图书馆整理笔记,突然听到有人叫她的名字。
她抬起头,看见谢清舟站在书架前,身上还带着外面的寒气。
“回来了。”
他说,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
“嗯。”
姜月站起身,发现他瘦了些,眼下有淡淡的青黑,“冬令营……顺利吗?”
“还行。”
他点头,目光落在她手里的物理书上,“那本书,有用?”
“嗯,很有用。”
姜月用力点头,脸颊发烫,“谢谢你。”
“不客气。”
他顿了顿,从口袋里掏出一颗水果糖,递给她,“给你的。”
还是樱花图案的,和上次那颗一模一样。
姜月接过来时,指尖又碰到了他的手,依旧是冰凉的。
“北方的雪,真的很大吗?”
她没忍住问。
谢清舟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很大,比这里的大得多。”
他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眼神有些悠远,“像我奶奶种的梨花,一到春天,就落满整个院子。”
姜月看着他柔和的侧脸,突然觉得,这个总是清冷的少年,心里其实藏着一片温暖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