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1983年出生的,那个年代计划生育查得非常严格,我在家是老二,结果就被罚了1000块钱。
在那个时代,1000块可不是个小数目,差不多能在村里盖一座小平房。
于是,我在村里又有了一个外号——“小平房”。
每次听到这个名字,我脑海里就浮现出那些简陋的泥砖房,似乎是我和父亲之间那段时间的象征。
据我妈说,我爸的事儿都要感谢我爷爷和我大爷。
那时候,我爸、三大(三叔)、西大一块烧了几窑砖,顶了我的罚款。
记得那时候我还特别小,完全不懂这些背后的辛酸和责任,只觉得大人们总是忙忙碌碌的,好像没时间关注我。
后来,我爸就去西华县城打工了。
记得他那时29岁,具体干什么我不知道,只知道他当时是个木工,做得应该是手艺活。
反正,对我来说,那段时光只是模糊的背影。
记忆中对我爸的印象清晰,是87年的那一年。
那年我姨结婚,我妈有六个姐妹,她是老大,我姨是老五,剩下的都是舅舅。
那时,我姨结婚,家里要做一套家具——床、柜子、桌子、板凳之类的。
你能想象吗,那时候的木头可不是现在这便利的板材,是湿树的木头,需要炕木头(把木头烘干定型)。
这活儿可不轻松,木头烘干的过程时间特别长,而且非常容易起火。
为了确保木头不会被烧坏,总得有人在旁边看着。
那天,家里人很多,都在讨论过年后去哪里打工挣钱,我小小年纪也在一旁瞎听。
突然,我看到炕木头的房子上冒烟了,我大喊着告诉大人们,“起火了!
起火了!”
大家过来看了看,觉得不碍事。
大人们觉得小孩子总爱胡思乱想,说起火了也不过是过度紧张。
于是,他们没怎么放在心上。
我一首记得我大声喊的时候,那种急切的感觉,我说:“起火了,别怪我没告诉你们!”
结果你们猜怎么着?
没错,火灾爆发了,火势很大,木头都烧光了。
家里的那批木材全都被烧成了灰烬。
这事一出,村里的半仙们说这家一定会火,火会让我们家越来越好。
奇怪吧,偏偏这一预测成真了。
从那时起,我家里经济状况突然好转了。
我爸去了山西阳泉市打工,成了包工头。
号称十里八乡远百万,但是说实话我没见过他的钱。
但我渐渐也懂了,原来这场“火灾”也许真成了我家发迹的“引火之源”。
但无论如何,我从这件事学到的道理很简单:有时候,命运给你一个意外的打击,或许就是为了给你铺平通往成功的道路。
如今,我偶尔会想,人生就像这场火灾一样,谁也无法预料什么时候会冒出意外的火花,但也正是这些“火”点燃了我们后来的机遇,可能这一切的积累,最终就是为了让我们变得更好。
那时候,我还完全不知道这些事背后的意义,只是觉得,家里的生活越来越好,周围的人看我们的眼神也变了。
只是,我始终感到,某些事,不管是爸爸的缺席,还是那场“火灾”,似乎都暗示着,我未来的路,注定不可能平坦。
西岁之前我只有这一段记忆,仿佛冥冥中注定着我会在西十岁走入人生谷底。
小孩子只知道玩耍,开心和不开心的事情都很少,可能是因为没烦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