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第一章:穿越成快递小哥北宋末年,阳谷县。

武大郎躺在床上,面色惨白如纸,身体因痛苦而微微颤抖,双眼满是绝望与不甘。

那碗潘金莲亲手端来的毒汤,此刻在他腹中翻搅,好似无数毒虫啃噬着他的五脏六腑。

“潘金莲,你好狠的心呐!”武大郎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发出一声微弱的嘶吼,随后眼前一黑,彻底没了意识。

不知过了多久,武大郎悠悠转醒。

他只觉脑袋昏昏沉沉,眼皮好似有千斤重,费了好大劲才缓缓睁开。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房间,四四方方的,墙壁雪白,天花板上那盏明亮的灯,刺得他眼睛生疼。

“这是何处?莫不是到了阴曹地府?”武大郎惊恐地喃喃自语,挣扎着想要起身,却发现自己的身体变得轻盈了许多,动作也灵活了不少。

他慌乱地环顾四周,看到墙上挂着一面镜子,镜子里映出一张年轻英俊的脸庞,剑眉星目,鼻梁高挺,全然不是自己那副矮小猥琐的模样。

“这……这是谁?”武大郎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地摸了摸自己的脸,那光滑的触感,还有那充满朝气的面容,让他彻底懵了。

就在这时,一阵清脆的手机***突然响起,武大郎被吓得浑身一颤,差点从床上摔下来。

他目光慌乱地四处寻找声音的来源,最后落在枕边一个黑不溜秋、会发光还会唱歌的玩意儿上。

“这又是个啥怪物?”武大郎满心疑惑,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拿起手机,学着他之前看到现代人的样子,胡乱点了几下,没想到电话竟然接通了。

“喂,我说你小子怎么还不来上班啊?都快迟到了,不想干了是吧!”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男人愤怒的咆哮声。

武大郎被这突如其来的吼声吓得手一抖,差点把手机扔出去。

他结结巴巴地说道:“你……你是何人?这又是哪里?我……我不是什么小子啊。”

“你脑子睡糊涂了吧?赶紧给我麻溜地来送快递,地址发你手机上了,再不来,这个月奖金可就没了!”说完,对方“啪”的一声挂断了电话。

武大郎拿着手机,一脸茫然,完全不明白对方在说些什么。

什么是快递?什么是手机?什么又是奖金?这一切对他来说,都太过陌生,太过匪夷所思。

过了好一会儿,武大郎才渐渐冷静下来。

他意识到,自己这是穿越了,穿越到了一个名叫“现代”的时代,还附身到了一个快递小哥身上。

“既来之,则安之。”

武大郎深吸一口气,暗暗给自己打气,“想我武大郎在古代虽受尽屈辱,如今既然有了这副好皮囊,定要在这现代闯出一番名堂来!”他站起身,在房间里四处翻找,终于找到了一些关于这个身体原主人的信息。

从身份证上得知,这具身体的主人叫王宇,今年二十三岁,是一名普通的快递小哥。

武大郎换上王宇的衣服,走出房间。

刚一出门,就被外面的景象惊呆了。

街道上车水马龙,一辆辆钢铁怪物呼啸而过,行人都行色匆匆,手里拿着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

“这……这也太热闹了!”武大郎忍不住感叹道。

他小心翼翼地走在街道上,眼睛瞪得大大的,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那些高楼大厦,直插云霄,让他看得目瞪口呆;那些闪烁的霓虹灯,五彩斑斓,晃得他眼花缭乱。

走着走着,武大郎突然闻到一股熟悉的香味。

他顺着香味寻去,发现是一家面包店。

店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面包,形状各异,颜***人。

“这是什么?看起来倒像是我做的炊饼。”

武大郎忍不住走进店里,指着一个面包问老板:“老板,这是何物?”老板奇怪地看了他一眼,说道:“这是面包啊,你没吃过?”武大郎摇了摇头,又问:“这味道闻着倒是不错,不知和我做的炊饼比起来,谁更胜一筹?”老板笑了笑,说:“面包和炊饼可不一样,这面包是用面粉、酵母、牛奶这些做的,口感松软香甜。

你说的炊饼,我倒是没吃过,不过听名字,应该是另外一种风味吧。”

离开面包店后,武大郎的脑海里一直想着炊饼的事情。

他突然灵机一动,既然自己在古代做炊饼的手艺不错,何不在这现代也做炊饼卖呢?说不定能大受欢迎。

想到这里,武大郎顿时来了精神,他决定先去搞清楚这个时代的人都喜欢吃什么样的炊饼,再去寻找制作炊饼的材料。

于是,他开始四处打听,向路人询问他们对炊饼的看法。

有的人说没听说过炊饼,有的人则说听起来像是一种很古老的食物,还有的人好奇地问他炊饼是什么味道。

武大郎一边耐心地给大家解释,一边暗暗记下大家的喜好。

不知不觉间,他已经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走了很久,却丝毫没有感觉到疲惫。

因为他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而此时,他还不知道,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现代社会,等待他的将会是怎样一段传奇又搞笑的人生。

第二章:现代生活的鸡飞狗跳武大郎怀揣着做炊饼发家致富的梦想,风风火火地准备开启新生活,可这现代生活,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

为了搞清楚怎么送快递,他火急火燎赶到快递站。

一进仓库,那堆积如山的包裹让他惊得下巴都快掉了,“乖乖,这么多物件,咋找得过来哟!”他挠挠头,硬着头皮开始分拣。

同事小李路过,看他一脸懵,便上前指点:“宇哥,你今儿咋回事,这单号一扫,信息就出来啦,按区域分就行。”

说着,小李拿起扫码枪,“滴”的一声,示范给他看。

武大郎眼睛瞪得溜圆,盯着扫码枪,像看什么稀罕玩意儿,“这小物件,竟有这般神奇?”他学着小李的样子,拿起扫码枪,可手忙脚乱的,不是扫错码,就是把包裹碰倒,惹得周围同事一阵哄笑。

好不容易分拣完,他推着满满一车包裹去送货。

骑上电动车,他才发现问题大了,这城里的路七拐八弯,到处都是指示牌,他根本看不懂。

“这箭头一会儿指东,一会儿指西,到底该往哪走嘛!”他嘟囔着,在路口转了好几圈,最后还是迷了路。

正着急呢,他瞧见路边有个交警在指挥交通。

武大郎眼睛一亮,赶忙骑过去,满脸堆笑地问:“官爷,不,警察同志,您行行好,给俺指个路呗,俺要去这地儿。”

说着,他把手机上的地址递给交警。

交警瞅了瞅地址,又看看他,哭笑不得地说:“你这方向完全反了,往前走,到路口右转,再直走……”武大郎一边听,一边点头如捣蒜,可等真骑上电动车,又全乱套了。

他慌慌张张地转弯,差点和一辆汽车撞上,汽车司机气得直按喇叭,冲他大喊:“会不会骑车啊!”武大郎吓得脸色苍白,连忙道歉,“对不住,对不住,俺初来乍到,不太熟。”

好不容易把货送到了,可难题又接踵而至。

他站在写字楼前,望着那高耸入云的大楼,心里直发怵。

走进大堂,看到一排电梯,他彻底懵了。

“这玩意儿咋用啊?”他小声嘀咕。

这时,一位白领模样的姑娘路过,武大郎赶忙拦住人家,“姑娘,麻烦问下,这电梯咋坐呀?”姑娘看他可怜,便耐心教他按楼层按钮,还叮嘱他别坐错了。

武大郎忐忑地上了电梯,可电梯刚一启动,他就吓得哇哇大叫,“哎呀妈呀,这是要把俺带到哪儿去!”他紧紧抓住扶手,脸色煞白,其他乘客都像看怪物一样看着他。

电梯到了楼层,门一开,他连滚带爬地冲了出去,惹得众人一阵哄笑。

忙了一天,武大郎累得腰酸背痛,回到家,肚子也饿得咕咕叫。

他走进厨房,想找点吃的,却发现那些电器他一个都不认识。

他盯着微波炉,琢磨着:“这铁盒子,莫不是个炉子?”说着,他就想往里放东西生火,幸好及时发现没有火源,才没酿成大祸。

最后,他在冰箱里翻出一包泡面,看着那奇奇怪怪的包装,他研究了好半天,才学着别人的样子,用开水泡上。

吃着泡面,武大郎心里五味杂陈,“这现代生活,可真不容易,不过俺武大郎可不会轻易放弃,等俺做出炊饼,定要让这日子好起来!” 想着想着,他的眼皮越来越沉,不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梦里,他的炊饼店生意兴隆,顾客盈门……第三章:炊饼大业初起一夜好眠,武大郎第二天神清气爽地从床上爬起来,满脑子都是做炊饼的事儿。

他心里琢磨着,当务之急是找个做炊饼的地方。

他在网上一通搜索,最后看中了一处便宜的小厨房出租,位置在一个热闹的菜市场附近,人流量大,他觉得这地方肯定能行。

等他赶到那儿一看,心瞬间凉了半截。

这厨房小得可怜,转身都费劲,墙壁还黑黢黢的,到处油腻腻的。

可一想到自己的炊饼大业,他咬咬牙,还是租了下来。

接下来就是采购材料。

武大郎走进一家大型超市,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他看花了眼。

他在面粉区徘徊,望着各式各样的面粉袋,彻底懵了。

“这都写的啥玩意儿,啥高筋低筋的,俺只知道做炊饼得用面粉呐!”他挠挠头,一脸无助。

正发愁呢,旁边一位热心的大妈看他着急,便上前搭话:“小伙子,你这是要做啥呀?”武大郎连忙把做炊饼的事儿一五一十说了。

大妈一听,乐了:“做炊饼啊,用中筋面粉就行,就这袋,准没错。”

说着,大妈帮他挑了一袋面粉。

买完面粉,武大郎又去找酵母。

他在货架上找了半天,看到一个小袋子,上面画着奇怪的图案,写着“酵母”俩字,他以为找到了,伸手就拿。

结果旁边的导购员赶紧拦住他:“先生,这是泡打粉,不是酵母,酵母在那边呢。”

武大郎脸一红,尴尬地笑了笑:“不好意思,俺不懂,多谢姑娘提醒。”

好不容易把材料买齐,武大郎回到小厨房,准备大显身手。

他挽起袖子,按照记忆里的步骤,开始和面。

可这现代的面粉和水的比例,好像和古代不太一样,他倒了好几次水,面团不是太干就是太稀。

“这可咋整,俺在古代做炊饼,那可是得心应手,咋到了这儿就不行了呢!”他急得满头大汗。

折腾了好一会儿,终于把面和好,他满心欢喜地等着面团发酵。

可等了老半天,面团一点动静都没有。

他凑近仔细瞧,还伸手戳了戳,嘟囔道:“咋不发呢?莫不是这酵母有问题?”正疑惑着,他突然想起,刚才看说明书好像说要在温暖的地方发酵。

他一拍脑门,“哎呀,瞧俺这记性!”赶忙把面团抱到有阳光的地方。

趁着面团发酵的功夫,武大郎开始准备做炊饼的模具。

他找了半天,没找到合适的,最后灵机一动,用家里的旧锅盖,敲敲打打,勉强做出了个类似的东西。

“嘿嘿,俺武大郎可真聪明,没有模具,自己做一个便是。”

他得意地笑了起来。

终于,面团发酵好了,武大郎兴奋地开始做炊饼。

他把面团分成小块,揉成圆饼,再用自制的模具压出花纹。

一切准备就绪,他把炊饼放进烤箱,设定好时间和温度,满心期待地等着第一锅炊饼出炉。

烤箱“叮”的一声响,武大郎迫不及待地打开烤箱门,一股香气扑面而来。

他看着烤箱里黄澄澄的炊饼,激动得眼眶都红了,“俺的炊饼,终于做成啦!”他小心翼翼地把炊饼拿出来,摆在盘子里,看着这些凝聚着自己心血的炊饼,武大郎仿佛看到了未来炊饼店生意火爆的场景,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可他不知道,这只是个开始,接下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他……第四章:炊饼初售,困难重重武大郎精心制作了一笼炊饼,满心欢喜地带着它们来到菜市场附近,准备大干一场。

他找了个显眼的位置,摆好摊位,把炊饼整齐地码放在盘子里,还特意用一块干净的白布盖着,就等着顾客上门。

一开始,路过的人只是好奇地看一眼,并没有人停下来询问。

武大郎有些着急,他想起在古代卖炊饼时的吆喝声,于是清了清嗓子,大声喊道:“炊饼嘞,又香又甜的炊饼,大家快来尝尝!”他的声音在嘈杂的市场里显得格外突兀,引得周围的人纷纷侧目。

这时,一个大妈慢悠悠地走了过来,拿起一个炊饼,翻来覆去地看了看,问道:“小伙子,这炊饼咋卖呀?”武大郎连忙热情地介绍:“大妈,一个炊饼两块钱,便宜又好吃,您尝尝。”

大妈皱了皱眉头,说:“咋这么贵呀,旁边的包子才一块五一个。”

说完,便把炊饼放回盘子里,转身走了。

武大郎看着大妈离去的背影,心里有些失落。

他想了想,觉得可能是价格定高了,于是决定降价促销。

他把价格降到了一块五一个,还推出了买二送一的活动。

这一招果然吸引了一些顾客,不一会儿,就有几个人围了过来。

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拿起一个炊饼,咬了一口,嚼了嚼,脸上露出失望的表情:“这炊饼味道一般啊,没啥特别的。”

说完,就把剩下的炊饼扔回了盘子里。

武大郎看着被扔掉的炊饼,心里一阵刺痛,他连忙解释:“这炊饼是俺用传统手艺做的,保证干净卫生,您再尝尝。”

可是小伙子已经转身离开了,根本不理会他。

就这样,一上午过去了,武大郎的炊饼只卖出去了几个,他看着剩下的大半笼炊饼,心里别提多沮丧了。

他坐在摊位前,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不禁开始怀疑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

这时,旁边卖水果的大叔走了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小伙子,做生意可不是这么容易的,你得想办法吸引顾客。

你这炊饼,味道要是没特色,价格又没优势,很难卖出去的。”

武大郎听了,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他决定回去好好研究一下,改进炊饼的口味。

回到家后,武大郎把自己关在厨房里,开始尝试各种方法改进炊饼的口味。

他加入了不同的调料,还尝试了用不同的面粉和水的比例,但做出来的炊饼还是不尽如人意。

他急得抓耳挠腮,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他突然想起了在面包店老板说的话,面包是用牛奶、酵母等做的,口感松软香甜。

他灵机一动,心想:“要是我在炊饼里加入牛奶和鸡蛋,会不会让炊饼的味道更好呢?”于是,他立刻行动起来,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了一笼新的炊饼。

当新的炊饼出炉时,屋子里弥漫着一股浓郁的香味。

武大郎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松软香甜的口感让他惊喜不已。

“就是这个味道!”他兴奋地喊道。

他相信,这一次,他一定能成功。

第二天,武大郎带着新口味的炊饼再次来到菜市场。

他刚把摊位摆好,就有几个顾客被香味吸引了过来。

一个小姑娘拿起一个炊饼,咬了一口,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哇,这个炊饼好好吃啊,和以前的不一样。”

说完,她就买了好几个。

看到小姑娘的反应,武大郎心里乐开了花。

其他顾客也纷纷围了过来,尝试了新口味的炊饼后,都赞不绝口,不一会儿,一笼炊饼就被抢购一空。

武大郎看着空空的盘子,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他的炊饼终于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但是,他也明白,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着他。

第五章:生意起风波武大郎的新口味炊饼在菜市场火了起来,每天摊位前都排起长队。

他忙得脚不沾地,心里却乐开了花,觉得自己离发家致富的梦想越来越近。

可树大招风,他的生意火爆,引来了其他小吃摊主的嫉妒,尤其是卖包子的刘二。

刘二的包子摊就在武大郎旁边,以前生意还算不错,可自从武大郎来了,他的顾客都被抢走了,收入锐减。

刘二看着武大郎被顾客们团团围住,心里那叫一个气,眼珠子一转,计上心来。

这天,武大郎像往常一样出摊。

刚把炊饼摆好,就有几个顾客围上来要买。

可就在这时,一个中年妇女突然冲了过来,一把打翻了武大郎的炊饼摊,大声嚷嚷道:“大家别买他的炊饼,吃了会拉肚子!我昨天吃了,拉了一晚上!”武大郎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看着地上散落的炊饼,心疼得要命。

他连忙解释:“大嫂,您肯定弄错了,俺的炊饼都是当天现做的,干净卫生,咋会吃坏肚子呢?”可那妇女根本不听他解释,还越说越激动,躺在地上撒起泼来,吸引了一大群人围观。

刘二在一旁偷偷看着,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这时,市场管理员听到动静赶了过来。

他看着混乱的场面,皱着眉头问:“怎么回事?”那妇女见有人来了,哭得更厉害了,添油加醋地把武大郎的炊饼说的一文不值。

武大郎心急如焚,他知道自己被人陷害了,可又拿不出证据。

就在他百口莫辩的时候,人群里突然走出一个年轻人,他对管理员说:“我可以证明,他的炊饼没问题。

我天天都吃,要是有问题,我早拉肚子了。”

原来是经常来买炊饼的小李。

小李的话让武大郎心里一暖,可那妇女还是不依不饶。

管理员无奈,只好说:“这样吧,把炊饼送去检测,如果真有问题,摊主得负责任;要是没问题,这位大嫂你也得给人家道歉。”

那妇女一听要检测,脸色变得煞白,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

武大郎心里明白了几分,他盯着妇女说:“大嫂,俺本本分分做生意,没招谁惹谁,您要是再这样无理取闹,俺可就不客气了。”

妇女见事情要败露,站起身来,灰溜溜地跑了。

围观的人群也渐渐散去,管理员拍了拍武大郎的肩膀说:“小伙子,以后小心点,做生意难免会遇到这种事。”

武大郎感激地点点头,重新摆好摊位。

经过这场风波,他意识到生意场上的竞争远比他想象的激烈。

但他没有退缩,反而暗暗发誓,一定要把炊饼生意做得更大更强,让那些嫉妒他的人无话可说。

经此一遭,武大郎也留了心眼。

他开始注重炊饼的品质和卫生,还把制作过程透明化,让顾客们能看到他是如何做炊饼的,吃得放心。

同时,他也想着要扩大生意,不能只局限在这个小摊位上。

晚上回到家,武大郎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他想着白天发生的事,又想到未来的发展,心里既忐忑又充满期待。

他知道,前方的路还很长,但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第六章:结识贵人风波平息后,武大郎的炊饼摊依旧人来人往,生意愈发红火。

这日,一辆豪车缓缓停在菜市场附近,打破了这里日常的市井节奏。

从车上下来一位穿着时尚的年轻人,正是富二代李大力。

他今天突发奇想,想来体验下接地气的市井美食。

李大力在熙熙攘攘的摊位间闲逛,很快就被武大郎摊前的长队吸引。

他好奇地凑过去,只见武大郎手脚麻利地给顾客递着炊饼,脸上洋溢着质朴的笑容。

李大力也跟着买了一个,咬上一口,那独特的口感瞬间征服了他的味蕾。

“老板,你这炊饼味道太绝了!跟我以前吃过的都不一样,怎么做的?”李大力饶有兴致地问道。

武大郎见有人对自己的炊饼这么感兴趣,便热情地把制作过程和独特配方讲了一遍,还不忘补充:“俺这可是家传手艺,在古代就很受欢迎呢。”

李大力听了,不禁笑出声,还以为武大郎在开玩笑。

两人越聊越投缘,李大力发现武大郎虽然看着年轻,却有着不同于常人的真诚和对美食的执着。

当他得知武大郎想扩大生意,却苦于没有资金和经验时,心中一动。

“兄弟,我觉得你这炊饼有大商机,要不我投资你开家店?我出资金、找店面,你负责把炊饼做好,赚了钱咱们一起分!”李大力豪爽地说道。

武大郎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真……真的吗?您为啥要帮俺?”他结结巴巴地问。

“就冲你这手艺和实诚劲儿,我相信肯定能行!”李大力拍着胸脯保证。

武大郎激动得眼眶泛红,紧紧握住李大力的手:“大恩不言谢,俺一定好好干,不辜负您的信任!”说干就干,李大力行动力十足。

没几天,就找到了一个位于繁华商业街的店铺,地段好,人流量大。

装修期间,武大郎忙前忙后,虽然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未来的炊饼店,就觉得浑身充满了干劲。

他每天都在小厨房里反复试验,改进炊饼的口味和制作工艺,还开发了几种新口味,像豆沙馅、肉松馅的,想着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

李大力也没闲着,利用自己的人脉和资源,帮着做宣传推广,联系供应商,把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开业那天,店铺被装点得喜气洋洋。

李大力还请来了不少朋友和媒体,把现场气氛烘托得热闹非凡。

武大郎站在店门口,看着人来人往的街道和崭新的店铺,心中感慨万千。

曾经,他只是个为了生计奔波的快递小哥,如今,却在这个陌生的时代,靠着自己的手艺和运气,拥有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店。

随着店门缓缓打开,顾客们鱼贯而入。

武大郎和店员们忙得不亦乐乎,新口味的炊饼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

看着货架上的炊饼被一个个买走,武大郎笑得合不拢嘴,他知道,自己的人生,真的要迎来大转折了 。

第七章:爱情萌芽炊饼店的生意蒸蒸日上,每天都有许多顾客慕名而来。

武大郎忙得不可开交,除了在店里制作炊饼,还得招呼客人、处理各种事务。

这天午后,店里的客人渐渐少了些,武大郎刚想歇口气,就见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孩蹦蹦跳跳地走进店里。

她穿着一身简约的连衣裙,笑容灿烂,像一缕阳光照进了店里。

女孩径直走到柜台前,眼睛亮晶晶地看着货架上的炊饼,说:“老板,给我来两个炊饼,要新口味的肉松馅。”

武大郎连忙应道,手脚麻利地给她装袋。

女孩接过炊饼,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好奇地打量着店里的布置和墙上贴的炊饼制作工艺介绍。

“老板,你这炊饼真的是家传手艺吗?感觉好有意思,能不能给我讲讲?”女孩眨着大眼睛问道。

武大郎见她一脸好奇,便笑着把自己从古代穿越而来,以及如何靠着做炊饼一步步走到现在的经历,简略地说了一遍。

他本以为女孩会觉得他在吹牛,没想到女孩听得津津有味,还不时发出惊叹声。

“哇,你太厉害了!从古代穿越到现代,还能把炊饼生意做得这么好,简直像小说里的情节!”女孩赞叹道,“我叫林晓,是附近大学的学生,以后我肯定常来光顾你的店。”

从那以后,林晓真的成了店里的常客,隔三岔五就来买炊饼。

每次来,她都会和武大郎聊上几句,分享自己在学校的趣事,也会帮着出些点子,比如在店里设置留言墙,让顾客写下对炊饼的评价和建议。

武大郎发现,和林晓聊天特别轻松愉快,她的活泼开朗总能感染自己,让忙碌的生活多了许多乐趣。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关系越来越亲近。

林晓不仅是顾客,还经常在店里帮忙,招呼客人、收拾桌子,毫无大小姐的架子。

武大郎看着忙碌的林晓,心中渐渐萌生出一种别样的情愫。

有一次,店里突然来了个找茬的顾客,故意刁难武大郎,说炊饼里有异物。

林晓见状,立刻站出来帮武大郎说话,据理力争,把顾客说得哑口无言。

看着维护自己的林晓,武大郎心里暖暖的,他意识到,自己已经喜欢上这个善良勇敢的女孩了。

然而,幸福的时光总是伴随着烦恼。

林晓的父母偶然间得知女儿和一个卖炊饼的小伙子走得很近,顿时大发雷霆。

他们觉得武大郎虽然勤劳能干,但只是个小商贩,和自己家的条件相差悬殊,担心女儿跟着他会吃苦。

林晓回到家,面对父母的反对,据理力争:“他很努力,也很有才华,炊饼店就是他努力的证明。”

可父母根本听不进去,坚决要求她和武大郎断绝来往。

林晓又气又急,躲在房间里偷偷哭泣。

而另一边,武大郎也察觉到了林晓的异样,他隐隐猜到了原因,心中不禁有些失落和无奈。

但他不想轻易放弃这段感情,他决定找个机会,和林晓的父母好好谈一谈,让他们看到自己的真心和对未来的规划 。

第八章:艰难的会面武大郎思来想去,决定主动出击,和林晓父母好好谈谈。

他特意选了个周末,精心打扮一番,穿上平时舍不得穿的衬衫,带着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忐忑地前往林晓家。

站在林晓家那栋气派的别墅前,武大郎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按下门铃。

开门的是林晓的父亲林国强,他看到武大郎,脸上闪过一丝不悦,但还是礼貌性地让他进了屋。

客厅里,林晓的母亲李梅正坐在沙发上,看到武大郎进来,眼神中满是审视。

武大郎局促地站在客厅中央,双手紧紧攥着礼物,微微颤抖,额头也冒出细密的汗珠。

“叔叔阿姨,您好。”

武大郎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镇定些,“我是武大郎,今天冒昧登门,是想跟您二位聊聊我和林晓的事。”

林国强冷哼一声,说道:“你也知道自己冒昧?我就直说了,我们家林晓从小娇生惯养,你一个卖炊饼的,能给她什么?跟着你,她只能吃苦。”

武大郎急忙解释:“叔叔,我虽然现在只是个卖炊饼的,但我一直在努力,炊饼店的生意越来越好,未来我还打算开分店,扩大规模。

我会努力给林晓幸福的。”

李梅皱着眉,不屑地说:“开分店?说得容易,做生意哪有那么简单,万一失败了呢?林晓以后怎么办?”武大郎认真地看着他们,目光坚定:“我明白做生意有风险,但我不怕吃苦,也有信心把生意做好。

我和林晓是真心喜欢彼此,她在我困难的时候一直支持我,我也不会辜负她。”

这时,林晓从房间里跑了出来,她眼眶红红的,拉着武大郎的手说:“爸妈,我喜欢大郎,他是个有上进心的人,你们就给我们一个机会吧。”

林国强看着女儿,叹了口气:“晓儿,我们都是为你好,你还年轻,不懂生活的艰辛。”

武大郎见状,从包里拿出自己的账本和店铺规划书,递给林国强:“叔叔,这是我炊饼店的账本,从开业到现在,生意一直很稳定,盈利也在逐渐增加。

这是我未来的规划,我详细研究过市场,有信心把生意做大做强。”

林国强接过账本和规划书,认真地看了起来,脸上的表情逐渐缓和。

李梅也凑过去,看了几眼,没再说话。

客厅里安静了下来,只有墙上的钟表滴答作响。

过了许久,林国强放下手中的东西,看着武大郎说:“你的努力和规划我看到了,但我还是要再考虑考虑。

给你三个月时间,要是你的生意能有更大的起色,我们再谈。”

武大郎心中一喜,连忙点头:“谢谢叔叔阿姨,我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从林晓家出来,武大郎拉着林晓的手,郑重地说:“晓儿,你放心,我一定会努力,让叔叔阿姨认可我。”

林晓靠在他的肩膀上,眼中满是信任:“我相信你,大郎。”

回到店里,武大郎立刻投入到工作中。

他开始研究新的营销策略,利用社交媒体宣传店铺,还推出了外卖服务。

他每天起早贪黑,忙碌在店铺和厨房之间,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为了和林晓的未来,一定要成功 。

第九章:危机降临武大郎全身心投入到生意里,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炊饼制作过程和成品的精美照片,还邀请顾客拍好评视频,一时间,店铺的线上热度猛涨,外卖订单也越来越多。

为了保证品质,他严格把控食材,亲自监督制作,每天累得腰酸背痛,却干劲十足,满心期待三个月后能让林晓父母刮目相看。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