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间简陋的卫生所的产房外,国庆来回踱步,额头上细密的汗珠在闪烁着,他的内心五味杂陈,一方面,对即将出世的孩子满怀期待;另一方面,家族长辈们对男孩的殷切盼望,像沉甸甸的石头压在他心头。
“一定要是个儿子啊”国庆在心里默默祈祷,他深知在这个传统观念浓厚的家族里,男孩不仅意味着家族香火的延续,特别是国庆这样“特殊”的家庭,而且国庆又是长孙。
国庆出生于五零年代,媳妇叫玉梅,比他小不了几岁,也是五零年代的人。
突然,产房内传来阵阵婴儿的啼哭声,随着婴儿的啼哭国庆听到了玉梅的痛哭声,国庆的心猛地一揪,紧着医护人员喊道家属进来接孩子,并告知是女儿后,国庆彻底傻眼了。
大家可能会想女孩怎么啦,为什么女孩就很悲伤呢。
九零年代的农村,重男轻女的观念还是非常重的,在那个年代家里没有男孩是被人看不起的,特别是国庆这样的家庭。
上面己经有两个女孩了,这是第三个孩子,对这胎的心理压力非常大,国庆和玉梅听从家里人的意见为了下一胎,所以给这个孩子取名叫“来娣”。
家里长辈建议国庆把来娣送给别人养,在那个年代为了生男孩把刚出生的女孩送人或丢弃的有很多。
因为国庆在村子里有正式工作,超生会影响自己将来的仕途。
国庆二舅舅家的孙子和来娣同一天出生,二舅心疼国庆,怕他为难,找到国庆夫妇说想把来娣和自家孙子换一换,玉梅当场就拒绝了,因为国庆二舅家这是第一个孙子,怎舍得让人家忍痛割爱呢。
国庆二舅和国庆的生母是亲兄妹,国庆母亲走的早,撇下了年仅西岁和未满月的妹妹后就离开人世了,国庆在村里有工作,又是家族长孙,所以担负的责任也比较重,国庆二舅就很照顾这个从小失去母亲的“可怜”外甥。
其实就此可以看出玉梅是个非常通情达理之人,很会为别人着想,这也是后面家族出现那么多问题的时候,那些人就拿捏玉梅善良这一点,不重视玉梅。
老天总是喜欢跟人开玩笑,有的想生儿子偏偏几个女儿,有的则相反,那些儿女双全的人是怎么做到的,真是羡煞旁人。
又过了几天国庆的一个朋友来访,朋友家里有两个男孩想要个女儿,听说国庆夫妇三胎又是个女儿,就找到家里来说明想法,国庆夫妇考虑再三却再次拒绝了,想着再拼一胎看看,如果还是女儿再说,其实国庆夫妇是有顾虑的,但是具体是什么顾虑他们始终没有说。
其实来娣小时候首至长大成人都是很不理解父母的,为什么不生到男孩不罢休,甚至舍弃很多东西都为了要个儿子,首到来娣为人母后也不能全完理解,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类似情况的,能理解来娣父母的做法吗。
首到现在近几年身边亲人逐渐离开,有的娶妻嫁女,来娣参与了这种农村大事后,才开始慢慢理解了父母当时那个年代,那种生活环境,那种要生儿子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