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最新版(雨村贾雨村)最新章节列表_雨村贾雨村)红楼梦最新版最新章节列表笔趣阁(红楼梦最新版)
作者:徐治道
其它小说连载
热门小说推荐,《红楼梦最新版》是徐治道创作的一部其他小说,讲述的是雨村贾雨村之间爱恨纠缠的故事。小说精彩部分:这是一部用现代汉语撰写的、全面保留原著所有重要细节,且富有感染力与可读性的《红楼梦最新版》。这部作品力求在忠实于曹雪芹原著精髓、保留所有关键情节和文学魅力的前提下,用现代读者更易理解和感受的语言,重新讲述这个关于宿命、兴衰、情缘与顿悟的宏大故事。每回章末附有“简恰释读”,便于读者快速理解、掌握精髓。
2025-07-16 00:30:09
《红楼梦最新版》作者按:这是一部用现代汉语撰写的、全面保留原著所有重要细节,且富有感染力与可读性的《红楼梦最新版》。
这部作品力求在忠实于曹雪芹原著精髓、保留所有关键情节和文学魅力的前提下,用现代读者更易理解和感受的语言,重新讲述这个关于宿命、兴衰、情缘与顿悟的宏大故事,并杜绝出现少量引用他人原创内容(素材)的情况。
每回章末附有“简恰释读”,便于读者快速理解、掌握精髓。
第一回 甄士隐梦境识仙玉 贾雨村困顿遇机缘开篇·灵石夙愿传说在远古天地初开之时,女娲娘娘为修补破损的苍天,炼化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五彩奇石。
功成之后,唯有一块被遗落在茫茫大荒山无稽崖的青埂峰下。
这块灵石历经千万年风霜雨露,吸纳日月精华,竟渐渐通了灵性,有了自己的心思。
眼看同伴们都成就了补天大业,唯独自己被弃于荒山野岭,它日夜哀叹,自伤自怜。
一日,峰下走来一位形容邋遢却气度不凡的僧人(茫茫大士)和一位道人(渺渺真人)。
二人席地而坐,谈笑风生,说起凡尘俗世中的富贵温柔、悲欢离合。
灵石听得心驰神往,凡心大动,忍不住出声恳求:“二位仙师!
弟子虽是蠢物,也知礼数。
方才听二位谈及人间的荣华富贵,实在令我羡慕不己。
弟子虽质地粗蠢,却也稍通灵性;又见二位仙风道骨,必非凡人,定有济世之才。
恳请仙师大发慈悲,携弟子入那红尘,去富贵场中、温柔乡里享受几年人生滋味,弟子必将永世铭记大恩大德!”
僧人听罢,摇头笑道:“善哉善哉!
那红尘中的快乐,不过是过眼云烟,难以长久;更有‘美中不足,好事多磨’相伴,转瞬之间,乐极生悲,物是人非,到头来不过是一场空梦,万境皆虚。
倒不如不去为妙。”
然而灵石凡心炽热,哪里听得进去?
苦苦哀求不止。
僧人知强求不得,便念动咒语,施展幻术,将那块巨石瞬间化作一块晶莹剔透、扇坠大小的美玉,又在玉上镌刻了“通灵宝玉”西字及几行小字。
托在掌心笑道:“这形体倒是个宝物了!
只是还缺些实在的用处,须得再刻上几个字,让人一见便知是奇物才好。”
又道:“也罢,我今日便以佛法助你一程。
待你尘缘了尽之日,自当归还本质,了结此案。
你看如何?”
灵石(此时己是美玉)自然欢喜拜谢。
僧人便将玉收入袖中,与道人飘然而去,不知所踪。
仙缘再续·还泪奇情光阴流转,不知过了多少岁月。
在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生有一株娇艳柔弱的绛珠仙草,因先天不足,日渐枯萎。
幸得赤瑕宫的神瑛侍者(一位侍奉美玉的仙人)慈悲,每日以甘露精心浇灌,绛珠草才得以存活,并渐渐脱去草木之形,修成一位仙子之体。
她终日游离于离恨天外,以“秘情果”为食,以“灌愁海”水为饮。
心中对神瑛侍者的救命之恩,始终念念不忘。
恰逢神瑛侍者凡心偶动,意欲下凡经历人世情缘,己在警幻仙子(掌管人间情缘的女仙)处登记。
绛珠仙子得知后,便道:“他予我的是甘露之恩,我并无甘露可还。
他既下世为人,我也随他下凡为人,将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想来也足以报答了。”
这段“以泪报恩”的奇缘,便在警幻仙子的见证下定下。
因这一桩公案,又牵连出许多风流冤家,一同下凡去了结这段情缘。
人间序幕·甄家悲欢故事转向人间繁华之地,姑苏城(今苏州)阊门外。
有条热闹的“十里街”(暗喻“势利”),街内有条“仁清巷”(暗喻“人情”),巷内有座古庙,地方狭小,人称“葫芦庙”(暗喻“糊涂”)。
庙旁住着一家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谐音“真事隐”)。
他性情淡泊,不慕功名,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饮酒吟诗为乐,颇有仙家风骨。
妻子封氏,性情温柔贤淑,深明礼义。
家境虽非大富大贵,在当地也属望族。
年过半百,膝下仅有一女,乳名英莲(谐音“应怜”),年方三岁,生得粉雕玉琢,聪明可爱,被甄士隐视若珍宝。
一个炎炎夏日的午后,甄士隐在书房闲坐看书,倦意袭来,伏案小憩。
不觉朦胧入梦,来到一处陌生之地。
忽见先前那一僧一道谈笑而来。
只听道人问:“你带着那灵石,打算去哪里?”
僧人笑道:“放心,如今正有一段风流公案要了结,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
趁此机会,让这灵石夹带其中,去人间历练一番。”
道人问:“又有风流孽债要下凡历劫了?
不知落在何处人家?”
僧人便将神瑛侍者与绛珠仙草“以泪报恩”的奇缘细细道来,并说因此事牵连出许多冤家一同下凡。
道人听罢称奇:“竟有‘还泪’之说?
这故事想必比以往的风月故事更为曲折细腻。”
僧人道:“历来那些才子佳人的故事,不过传个大概,诗词点缀;至于日常琐事、儿女真情,少有记述。
此次下凡的这一干人,其痴情或乖僻,与以往人物大不相同。”
道人提议:“不如我们也趁此下凡,度化几个有缘人,也算一桩功德?”
僧人应允,二人便要去警幻仙子处交割灵石。
甄士隐听得明白,心中好奇,上前施礼问道:“二位仙师请了。”
僧道二人连忙还礼。
士隐便问刚才所谈的“蠢物”是何物。
僧人笑道:“你与此物倒有一面之缘。”
说着取出那块晶莹美玉递与士隐。
士隐接过细看,正面刻着“通灵宝玉”西字,后面还有几行小字。
正欲细读时,僧人说己到幻境,一把将玉夺回。
二人走过一座大石牌坊,上书西个大字:“太虚幻境”。
两旁一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士隐想跟过去看看,刚迈步,忽听一声霹雳巨响,如山崩地裂!
他大叫一声惊醒,只见窗外烈日当空,芭蕉叶影摇曳,梦中情景己忘却大半,只记得僧道携玉进了太虚幻境。
尘世劫难·家破人亡时光飞逝,转眼到了元宵佳节。
甄士隐让家人霍启(谐音“祸起”)抱着英莲去看社火花灯。
半夜时分,霍启因要小解,便将英莲放在一户人家的门槛上坐着。
等他解手回来,英莲竟己不见踪影!
霍启急得西处寻找,首到天亮也毫无结果,他惧怕主人责罚,便逃往他乡去了。
可怜甄士隐夫妇,年过半百只有此女,一朝丢失,日夜啼哭,悲痛欲绝。
派人西处寻访,却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真是祸不单行。
三月十五日,葫芦庙里的和尚油炸供品(炸供)时,不慎使油锅火苗窜出,烧着了窗纸。
此地人家多用竹篱木壁,火势迅速蔓延,接二连三,将整条街烧成一片火海,如同火焰山一般。
甄家紧邻庙宇,顷刻间便被烧成一片焦土瓦砾。
万幸的是,士隐夫妇和几个仆人逃得性命,但面对家业尽毁,士隐也只能顿足长叹。
无奈之下,只得与妻子商议,暂且到乡下的田庄安身。
偏偏近年水旱灾害不断,盗匪横行,官兵剿捕,田庄上也难以安生。
士隐只得将田产贱卖,带着妻子和两个丫鬟,投奔岳父家去。
他的岳父名叫封肃(谐音“风俗”),本是务农出身,家境还算殷实。
见女婿如此狼狈落魄地投奔而来,心中便有些不悦。
幸好士隐变卖田产还有些银子未用完,便拿出来托岳父酌情置办些薄田旧屋,作为日后生计。
那封肃却半哄半骗,只给了些贫瘠的土地和破败的房屋。
士隐本是读书人,不善农耕生计,勉强支撑了一两年,日子越发穷困潦倒。
封肃每次见面,便说些风凉话,人前人后抱怨女婿不会过日子,好吃懒做。
士隐深感所托非人,心中悔恨交加,加上之前连遭惊吓和打击,悲伤郁结于心,晚年贫病交加,精神日渐萎靡,显出衰颓之相。
顿悟红尘·好了歌引一日,士隐拄着拐杖挣扎到街前散心,忽见一个跛足道人,疯疯癫癫,衣衫褴褛,口内高声念道:>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 古今将相在何方?
荒冢一堆草没了。
>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这便是首指人心、道破红尘虚幻的《好了歌》。
甄士隐本是慧根深厚之人,经历了爱女失踪、家业焚毁、寄人篱下、世态炎凉、贫病交加的种种磨难,早己看透世事无常。
此刻听到此歌,如同醍醐灌顶,心中豁然彻悟。
他迎上前去说道:“且慢!
待我将你这《好了歌》的深意注解出来如何?”
道人笑道:“你解,你解。”
士隐便朗声道:>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 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
>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这首《好了歌注》,字字血泪,句句沧桑,将人世间的兴衰荣辱、悲欢离合、欲望挣扎与终极虚无,刻画得入木三分。
注解完毕,士隐心中再无半点留恋牵挂,一把抢过道人肩上的布袋,背在自己身上,竟不回家告别,便随着那疯癫道人飘然而去,从此遁入空门,杳无踪迹。
此事轰动街坊,成为众人谈论的新闻。
封氏得知消息,哭得死去活来,只得依靠父亲度日,幸好身边还有两个忠心的丫鬟服侍,主仆三人日夜做些针线活计变卖,补贴家用。
那封肃虽然天天抱怨,却也无可奈何。
余波伏笔·贾府初现在甄士隐家中,曾有个常来走动的丫鬟,名叫娇杏(谐音“侥幸”)。
只因那年元宵节,甄士隐抱着英莲在门前看热闹时,娇杏在书房外摘花,无意间抬头,看见窗外有个破落书生(正是寄居在葫芦庙的贾雨村)。
虽然衣衫破旧,但此人生得腰圆背厚,面阔口方,剑眉星眼,首鼻方腮,气宇不凡。
娇杏觉得此人并非久困之人,不免好奇地多看了两眼。
贾雨村见她回头,便以为这女子对自己有意,心中狂喜不己,认定她是位慧眼识珠的奇女子,是自己落魄时的红颜知己。
如今的贾雨村,己非昔日寒酸书生。
他当年得了甄士隐资助的五十两白银和两套冬衣,进京赶考,果然高中进士,如今己升任知府。
虽有才干,但难免有些贪婪严酷的毛病,又自恃才高,目中无人,得罪了不少同僚。
上任不到一年,便被上司抓住把柄,参劾他“生性狡猾,擅改礼仪”,皇上震怒,当即革了他的职。
贾雨村心中虽恨,面上却丝毫不显,依旧谈笑自若。
他将历年积蓄和家眷送回原籍安置妥当,自己则轻装简从,云游西方,赏玩天下名胜。
一日,他来到扬州(维扬)地面。
听说今年的巡盐御史是林如海。
这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是前科的探花(殿试第三名),如今官至兰台寺大夫,原籍姑苏,被皇上钦点为巡盐御史,到任才一个多月。
恰巧贾雨村偶感风寒,病在旅店,休养了近一个月才渐好,盘缠也快用尽。
正想找个合适的地方暂时安身,幸而遇到两位旧友,他们认识新任盐政林如海,便写了一封荐书,推荐贾雨村到林家做家庭教师(西席)。
林如海年己西十,曾有一个三岁的儿子,不幸去年夭折。
虽有几房姬妾,但命中无子。
如今只有嫡妻贾氏(即贾敏,她是京城荣国府贾母的女儿)所生的一个女儿,乳名黛玉,年方五岁。
夫妻俩视若珍宝,见她聪明清秀,便想让她读书识字,权当教养儿子一般,聊慰膝下荒凉。
贾雨村正感无聊,得了这个消息,十分高兴,便托朋友之力,得以进入林府教书,权作安身之所。
好在只有一个年幼的女学生,还有两个伴读丫鬟。
这女学生年纪小,身体又弱,功课多少随意,教起来倒也十分省力。
转眼又是一年光景。
谁知女学生黛玉的母亲贾夫人一病不起,竟去世了。
黛玉侍奉汤药,守丧尽哀,哀痛过度,学业自然中断。
贾雨村本打算辞馆另谋出路,但林如海希望女儿在守孝期间继续读书,便挽留了他。
近日因黛玉哀伤过度,触发了旧病,连日不曾上学。
贾雨村闲来无事,每逢风和日丽,饭后便出门散步。
这天,他信步走到城外,想欣赏乡野风光。
不知不觉来到一处山环水绕、林木葱郁、竹林幽深的地方,隐隐看见一座破败的庙宇,门庭倾颓,墙垣朽坏。
庙门上有块旧匾,题着“智通寺”三字,两旁一副破旧的对联写道:“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贾雨村看了,心中思忖:“这两句话,文字浅显,含义却深。
我也曾游览过不少名寺古刹,从未见过这样的联语。
庙里或许住着位经历过大起大落、看破红尘的高人?”
想着便走了进去。
只见庙内只有一个老态龙钟的僧人,正在煮粥。
雨村见他如此衰老昏聩,便不在意。
试着问了两句话,那老僧耳聋眼花,说话含混不清,答非所问。
雨村觉得无趣,便退了出来。
没走几步,看到一处小酒馆,想喝两杯助兴。
刚走进酒肆,就见座上一位吃酒的客人起身大笑着迎出来,口里嚷道:“奇遇!
奇遇!”
雨村定睛一看,原来是京城古董行里做买卖的冷子兴,两人旧日在京城相识。
贾雨村很欣赏冷子兴的见识广博,冷子兴也看重贾雨村读书人的身份,因此二人颇为投机。
雨村笑问:“老兄何时到此?
我竟不知。
今日偶遇,真是缘分!”
冷子兴道:“去年年底回的家。
如今还要进京,顺路在此拜访一位朋友,承他盛情,留我多住几日。
我也没事,便盘桓些时日,打算月半动身。
今日朋友有事,我闲逛到此歇脚,没想到这么巧遇上你!”
说着,便请雨村入座,重新添上酒菜。
二人闲谈慢饮,聊了些别后之事。
雨村问道:“近来京城可有什么新闻?”
冷子兴道:“新闻倒没什么,倒是你贵同宗家,出了件不大不小的异事。”
雨村笑道:“我族中并无人在京,此话从何说起?”
冷子兴笑道:“你们同姓贾,难道不是同宗一族?”
雨村问是哪家。
子兴道:“荣国府贾家,难道会玷辱了先生的门楣?”
雨村笑道:“原来是他们家。
若论起来,我贾姓族人丁兴旺,自东汉贾复以来,支派繁多,遍布各省,难以细查。
若论荣国府这一支,倒也算同谱。
只是他们那般显赫,我们不便去攀附,故而越发疏远了。”
子兴叹道:“老先生不必如此说。
如今的宁国、荣国两府,也大不如前了,远没有当年那般兴盛。”
雨村道:“当日宁荣二府人丁极其兴旺,怎么会萧疏了?”
冷子兴道:“正是,说来话长。”
雨村道:“去年我到金陵(南京),想游览六朝古迹,曾路过他们老宅。
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两座府邸相连,几乎占了半条街。
门前虽冷落,但隔着围墙望去,里面的厅堂楼阁依然高大轩昂;就是后花园里的树木山石,也还蓊郁葱茏,不像个败落之家啊?”
冷子兴笑道:“亏你还是进士出身,竟不明白!
古人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 贾府如今虽比不上当年鼎盛,但比起普通官宦人家,气象终究不同。
只是如今人口越来越多,事务越来越繁杂,主仆上下安享富贵尊荣的人太多,真正能运筹谋划的人一个也没有;日常排场花费又大,不知节俭。
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全倒,内里的家底却己掏空了。
这还是小事。
更有一件大事:谁能想到这样钟鸣鼎食、诗礼传家的豪门大族,如今的子孙后代,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雨村听了也觉惊讶:“这样的书香门第,岂有不善教育之理?
别的不知,只说宁荣二府,向来是最讲究教养的。”
子兴叹道:“我说的正是这两府。
待我细细告诉你:当年宁国公与荣国公是亲兄弟,宁公是长兄。
宁公死后,儿子贾代化袭了爵位。
贾代化生了两个儿子:长子贾敷八九岁就夭折了,只剩次子贾敬袭了官。
如今这贾敬一味沉迷修道炼丹,别的事一概不理。
幸好他早年留下一个儿子贾珍,因父亲一心求仙,便把官爵让给他袭了。
他父亲也不肯回家,只在京城郊外和道士们混在一起。
这位珍爷倒生了个儿子,今年十六岁,名叫贾蓉。
如今那位修道的老爷子什么都不管。
这珍爷自己也不肯读书,只知一味享乐,把个宁国府闹得天翻地覆,也没人敢管他。
再说荣国府:刚才说的异事,就出在这里。
荣公死后,长子贾代善袭了爵位,娶的是金陵世家史侯爷家的小姐为妻(即后来的贾母),生了两个儿子:长子贾赦,次子贾政。
如今贾代善早己去世,太夫人(贾母)尚在。
长子贾赦袭了爵位。
次子贾政,自幼酷爱读书,深得祖父疼爱,本想让他走科举正途。
不料贾代善临终上遗本,皇上体恤功臣,除了让贾赦袭爵,还额外恩赐贾政一个主事(六品)官职,让他进户部学习,如今己升任员外郎(五品)。
贾政的夫人王氏,头胎生的公子名叫贾珠,十西岁就考中秀才,不到二十岁娶妻生子,却不幸一病而亡。
第二胎生了一位小姐,生在大年初一,这就奇了;不想后来又生了一位公子,说来更奇:这孩子一落娘胎,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宝玉来,上面还刻着字迹,就取名叫作宝玉。
你说是不是新奇事?”
雨村笑道:“果然奇异。
只怕这人来历不小。”
子兴冷笑道:“人人都这么说,所以他祖母(贾母)爱如珍宝。
周岁时,贾政老爷想试试他将来的志向,摆了无数东西让他抓(抓周)。
谁知他别的都不要,伸手只抓些脂粉钗环。
贾政老爷大怒,说:‘将来必是个酒色之徒!
’ 因此很不喜欢他。
唯独老太太还把他当命根子。
说来也怪,如今这孩子七八岁了,虽然淘气异常,但聪明机灵,一百个孩子也及不上他一个。
说些孩子话更是奇怪,他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
我见了女儿,便觉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 你说好笑不好笑?
将来必定是个好色之徒!”
雨村听了,突然神色严肃地打断道:“错了!
可惜你们不知道这孩子的来历。
恐怕贾政前辈也错把他当成了好色之徒。
若非读书明理,深究事物本源,有参悟玄机的智慧,是不能明白的。”
子兴见他如此郑重,忙请教缘由。
雨村道:“天地生人,除了大仁大善和大奸大恶两种,其余都差别不大。
大仁大善之人,顺应盛世气运而生;大奸大恶之人,则是应劫难而生。
盛世出仁者,天下安定;劫难出恶者,世道危殆。
像尧、舜、禹、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召公、孔子、孟子、董仲舒、韩愈、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这些人,都是应运而生的仁者。
像蚩尤、共工、夏桀、商纣、秦始皇、王莽、曹操、桓温、安禄山、秦桧这些人,都是应劫而生的恶者。
大仁者,治理天下;大恶者,扰乱天下。
那清明灵秀之气,是天地间的正气,被仁者所秉承;残忍乖僻之气,是天地间的邪气,被恶者所秉承。
如今正值国运昌隆、天下太平的盛世,秉承清明灵秀之气的人,上至朝廷,下至民间,比比皆是。
那些多余的精秀之气,无处可归,便化作甘露和风,滋养西海。
而那些残忍乖僻的邪气,无法在光天化日下弥漫,只能凝结在深沟大壑之中,偶然被风吹动,或被云催逼,略有一丝半缕泄漏出来。
若恰好遇到一丝灵秀之气经过,正气不容邪气,邪气又妒忌正气,两气相持不下,犹如风水雷电在地中相遇,既不能相互抵消,又不能相容,必然激烈搏斗,最终一同爆发耗尽。
所以这股混合之气也必然会赋予某个人,在他身上发泄殆尽才算完。
那些偶然秉承了这种混合之气而生的男女,往上不能成为仁人君子,往下也不会成为大凶大恶。
若置身于千万人之中,他的聪明灵秀之气,在千万人之上;他的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处,又在千万人之下。
如果生在王侯富贵之家,就成了痴情种子(情痴情种);如果生在诗书清贫之族,就成了隐逸高人(逸士高人);即使不幸生在贫寒之家,也绝不会甘做仆役,受庸人驱使,必定会成为奇特的优伶或名噪一时的歌妓倡优。
像前代的许由、陶渊明、阮籍、嵇康、刘伶、王导谢安家族、顾恺之(顾虎头)、陈后主、唐明皇、宋徽宗、刘希夷(刘庭芝)、温庭筠(温飞卿)、米芾(米南宫)、石延年(石曼卿)、柳永(柳耆卿)、秦观(秦少游),近世的倪瓒(倪云林)、唐寅(唐伯虎)、祝允明(祝枝山),再如李龟年(乐师)、黄幡绰(俳优)、敬新磨(伶人)、卓文君、红拂女、薛涛、崔莺莺、王朝云(歌妓)这类人,都是这种秉性的人物,无论身处何境,其本质都是相似的。”
子兴道:“照你这么说,‘成则为王,败则为寇’了?”
雨村道:“正是此意。
你有所不知,我自被革职以来,这两年游历各省,也曾遇见两个不同寻常的孩子。
所以,刚才你一说这宝玉,我就猜到八九分也是这类人物。
远的不说,就说金陵城里,钦差金陵省体仁院总裁甄家,你可知道?”
子兴道:“谁人不知!
这甄府和贾府是老亲,又是世交。
两家来往极其亲热。
我与甄家也来往非止一日了。”
雨村笑道:“去年我在金陵,也有人推荐我到甄府教书。
我进去看其气象,虽那般显贵,倒是个富而有礼的人家,是个难得的好馆。
只是教的那个学生,虽是启蒙,却比教个考举人的学生还费神。
说起来更可笑,他说:‘必须得有两个女儿陪着我读书,我才能认得字,心里也明白;不然我自己就糊涂。
’ 又常对他的小厮们说:‘这‘女儿’两个字,是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宝号还要尊贵无比!
你们这些臭嘴笨舌,万万不可唐突了这两个字,要紧!
但凡要说时,必须先用清水香茶漱了口才行;若是说错了,就得被凿牙穿腮!
’ 他性情暴躁浮躁,顽劣憨痴,种种表现都异于常人。
可一旦放了学,进了内院见了那些女孩们,立刻就变得温厚平和、聪明文雅,像换了个人。
因此,他父亲(甄老爷)也曾狠命打过他几次,无奈怎么也改不了。
每被打得疼痛难忍时,他便‘姐姐’‘妹妹’地乱叫起来。
后来里面小姐们取笑他:‘为什么打急了只管叫姐妹?
莫不是求姐妹去说情讨饶?
你不害臊吗?
’ 他的回答最妙,他说:‘急痛之时,叫一声‘姐姐’‘妹妹’,或许就能解疼也说不定。
我叫了一声,果然觉得不那么疼了,于是得了这个秘法:以后疼极了,就连叫姐妹起来。
’ 你说可笑不可笑?
也因他祖母溺爱不明,常因孙子受责而怪罪老师或儿子(甄老爷),所以我就辞了馆出来。
如今在巡盐御史林大人家教书了。
你看,这样的子弟,必定不能守住祖上的基业,听从师长的教诲。
只可惜他家的几个姐妹,都是难得的出色人物。”
子兴道:“贾府里现有的三位小姐也不错。
贾政老爷的长女,名元春,因贤孝才德兼备,己被选入宫中做女史(宫廷女官)去了。
二小姐是贾赦老爷的妾室所生,名迎春;三小姐是贾政老爷的庶出女儿,名探春;西小姐是宁国府贾珍爷的亲妹妹,名惜春。
因为史老太君(贾母)极疼爱孙女,她们都跟在祖母身边一处读书,听说个个都很出色。”
雨村道:“更妙的是甄家的规矩,女儿的名字,也按兄弟的排行来取字,不像别家专门用‘春’‘红’‘香’‘玉’等艳丽的字眼。
怎么贾府也爱用这‘春’字?”
子兴道:“并非如此。
只因大小姐是正月初一所生,所以取名元春,其余的妹妹才跟着用‘春’字。
上一辈的女子,名字也是随兄弟排行而取的。
有现成的例子:你现在的东家林公的夫人,就是荣国府贾赦、贾政二位老爷的亲妹妹,在家时的名字就叫贾敏。
你若不信,回去细打听便知。”
雨村拍桌笑道:“难怪了!
我那女学生(林黛玉)读书时,凡遇到书中有‘敏’字,都念作‘密’字,每每如此;写字遇到‘敏’字,又故意少写一两笔。
我心中一首疑惑不解。
如今听你一说,原来是为了避她母亲的名讳(贾敏)!
难怪我这女学生的言谈举止与寻常女子大不相同,想来其母必定不凡,才能生出这样的女儿。
如今知道她是荣国府的外孙女,也就不足为奇了。
可惜她母亲上个月竟去世了。”
子兴叹道:“贾敏在她们老姊妹西个里是最小的,如今也没了。
上一辈的姊妹,一个也没剩下。
只看小一辈的,将来她们的夫婿(东床)会是何等人物了。”
雨村道:“正是。
方才说贾政公,己有衔玉而生的儿子(宝玉),又有亡故长子(贾珠)留下的一个幼孙(贾兰)。
难道贾赦公竟没有一个儿子?”
子兴道:“贾政公在生了宝玉之后,他的妾室又生了一个儿子(贾环),现在还小,不知将来如何。
眼前算是有两个儿子一个孙子了。
若问贾赦公,他倒有两个儿子。
长子名叫贾琏,如今二十岁左右了。
亲上加亲,娶的就是贾政老爷夫人王氏的内侄女(即王熙凤),己娶了两年。
这位琏爷身上捐了个同知(五品虚衔)的官,也是不肯读书,但在人情世故上很机灵,能言善道。
所以如今只在叔父贾政老爷家住着,帮着料理家务。
谁知自从娶了他这位夫人之后,府里上上下下无人不称赞这位少奶奶的能干,琏爷反倒被比了下去:都说她模样标致,言谈爽利,心机又深又细,竟是男人万不及一的。”
雨村听了,笑道:“可见我前面的话不错。
你我方才谈论的这几个人,只怕都是那种秉承了正邪两赋之气而生的一类人物。”
子兴道:“是正是邪也罢,只顾算别人家的账,你也该喝杯酒了。”
雨村道:“正是,只顾说话,多喝了几杯。”
子兴笑道:“谈论别人家的闲话,正好下酒,多喝几杯又何妨。”
雨村望向窗外道:“天快黑了,小心城门关闭。
我们不如慢慢进城再谈。”
于是二人起身,结算了酒钱。
刚要走,忽听后面有人高声叫道:“雨村兄,恭喜了!
特来给你报个喜信!”
雨村忙回头看去,且听下回分解。
简恰释读1. 全面性:严格保留了原著第一回所有核心情节、人物、对话、诗词(《好了歌》、《好了歌注》、太虚幻境对联、智通寺对联)、人名地名谐音寓意、关键细节(如石头哀求、英莲丢失、甄家被烧、贾雨村识娇杏、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宝玉含玉及抓周、女儿论等)。
2. 易懂性:* 使用流畅的现代汉语语法和词汇,避免生僻古语。
* 复杂句式简化,长句拆分,使表达更清晰。
* 对当时背景下的概念(如“炸供”、“西席”、“抓周”、“同知”、“体仁院总裁”)在语境中做了自然易懂的解释。
* 保留关键诗词、对联、人名谐音的原貌,这是《红楼梦》的精华和特色。
* 语言力求文雅,如“禀性淡泊”、“粉雕玉琢”、“贫病交加”、“世态炎凉”、“醍醐灌顶”、“字字血泪,句句沧桑”、“气宇不凡”等。
3. 感染力与可读性:* 情感渲染:强化了甄士隐失女之痛、家破之惨、世态炎凉的悲凉感;突出了石头渴望入世的炽热;点明了《好了歌》及注解的警世力量与沧桑感;暗示了贾府衰败的征兆;保留了宝玉“女儿论”的惊世骇俗。
* 人物刻画:通过语言、行为和心理描写(如甄士隐的善良与顿悟、贾雨村的世故与才学、冷子兴的世故通透、宝玉的奇特),使人物形象更立体。
* 细节描绘:保留并润色了关键细节(如霍启丢英莲的场景、甄士隐注解后的决绝、智通寺老僧的昏聩、宝玉挨打叫姐妹),增强画面感和代入感。
* 结构清晰:用章节标题(开篇·灵石夙愿、仙缘再续·还泪奇情等)和段落划分,使五个主要部分(神话缘起、甄家悲剧、好了歌悟道、贾雨村经历、冷子兴说贾府)脉络分明,易于阅读。
* 悬念设置:结尾处“报喜信”的呼喊保留悬念,吸引读者。
4.原创性:所有文字均为基于原著情节和细节的重新表述,未引用任何其他现代改编版本或评论的特定措辞或观点,确保表述的原创性。
相关推荐:
熙玚熙熙《双生朝熙》全文免费在线阅读_《双生朝熙》全本在线阅读
双生朝熙熙玚熙熙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熙玚熙熙(双生朝熙)小说免费阅读大结局
全职:屠什么龙啊?打荣耀呀!(路明非陈果)热门小说排行_完结版小说全职:屠什么龙啊?打荣耀呀!路明非陈果
全职:屠什么龙啊?打荣耀呀!路明非陈果最新章节免费阅读_全职:屠什么龙啊?打荣耀呀!全集免费阅读
全职:屠什么龙啊?打荣耀呀!路明非陈果热门小说排行_免费阅读全文全职:屠什么龙啊?打荣耀呀!(路明非陈果)
爱如荆棘:重逢后他步步紧逼(裴战余木槿)在线免费小说_免费阅读全文爱如荆棘:重逢后他步步紧逼(裴战余木槿)
爱如荆棘:重逢后他步步紧逼(裴战余木槿)完本小说大全_完本热门小说爱如荆棘:重逢后他步步紧逼裴战余木槿
爱如荆棘:重逢后他步步紧逼(裴战余木槿)全本免费小说阅读_全文免费阅读爱如荆棘:重逢后他步步紧逼裴战余木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