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醒的时候,窗外的天刚蒙蒙亮。不是那种匀净的亮,是戈壁滩特有的,
带着点沙粒的灰蓝,像蒙了层旧玻璃。他摸了摸枕头边的表,五点四十,比闹钟早了十分钟。
三十年了,不用闹钟也能醒,身体早把时间刻进了骨头里。观测站的宿舍就一间,
摆着两张铁架床,一张桌子。老张睡靠里的那张,靠门的那张空了快五年,
铺着的蓝布床单上落了层薄灰。墙角的暖气片早就不热了,冬天全靠电暖器,现在是九月,
电暖器收在柜子里,露出半截掉漆的电源线。他趿着布鞋走到门口,拉开门。
风一下子灌进来,带着戈壁清晨的凉,刮在脸上有点疼。观测站在贺兰山以西的戈壁深处,
方圆五十公里没人家,只有风,还有风卷着的沙子。远处的沙丘像卧着的老黄牛,一动不动,
轮廓在灰蓝的天色里慢慢清晰起来。厨房在宿舍隔壁,也是间小屋子。
老张摸出灶台上的铝壶,去外面的储水罐接了水。储水罐是去年新换的,蓝色的塑料桶,
能装两百升,每周有车从镇上送水来。他把铝壶放在煤气灶上,拧开阀门,“噗”的一声,
蓝火苗舔着壶底,映得他手上的皱纹亮了些。水开的时候,壶盖“咔嗒咔嗒”响。
老张拿过桌上的搪瓷缸,抓了把茶叶放进去。茶叶是镇上买的,最便宜的茉莉花茶,
梗多叶少,泡开了浮在水面上,像一群打转的小虫子。他倒上热水,茶叶慢慢沉下去,
水变成浅黄的颜色。喝第一口茶的时候,六点整。老张端着搪瓷缸,走到观测室。
观测室比宿舍大些,正中间摆着一张长桌,上面放着三台显示器,都是十年前的旧款,
屏幕边缘有些发黄。桌子后面是仪器柜,各种线缆像蛇一样缠在一起,从柜子里爬出来,
钻进显示器后面。最里面靠墙的地方,立着个一人高的金属柜子,那是信号接收器的主机,
嗡嗡地低鸣着,像头老实的牲口。老张坐在椅子上,椅子腿上缠着胶布,
是前几年他自己缠的,防止在水泥地上打滑。他点开桌面上的观测软件,
黑底的屏幕上立刻爬满了线,红的、绿的、黄的,像一群在泥里钻的蚯蚓。
他的任务就是看这些线,看有没有不该有的波动。三十年前他刚来的时候,
观测站还是个热闹地方。五个技术员,两个厨师,还有个管后勤的老头。那时候设备是新的,
人也年轻,晚上没事就凑在一起打牌,输了的去外面捡柴火,煮一锅土豆当惩罚。
后来设备老了,人也走了,有的调去了城里的天文台,有的退休回了老家,最后就剩他。
三年前小李来了,算是给他搭个伴。小李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从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
学的是电子信息。刚来的时候还新鲜,天天问这问那,没过半年就迷上了手机,
没事就抱着个平板刷来刷去,说要把观测数据传到“云端”。老张不懂什么是云端,
他只知道数据存在主机的硬盘里才踏实,硬盘不会跑,云端在哪儿?风一吹是不是就散了?
六点十五分,屏幕右下角的绿线抖了一下。很轻的一下,像有人用指尖在水面上点了点。
红的和黄的线还在慢慢爬,没受影响。老张的目光在绿线上停了两秒,又移开了。设备老了,
这种小波动常见,可能是电线接触不良,也可能是外面的风吹得天线晃了晃。
他端起搪瓷缸喝了口茶,茶有点烫,烫得舌尖发麻。他点开记录软件,找到刚才的时间点,
敲了三个字:“设备抖。”然后继续看屏幕。七点半,小李打着哈欠进来了。
他穿着件印着卡通图案的卫衣,头发乱糟糟的,手里捏着个啃了一半的面包。“张叔,早啊。
”“早。”老张头也没抬。小李把面包放在桌上,凑到屏幕前扫了一眼:“今儿个挺平静啊。
”“嗯。”小李拿起平板,手指在上面划来划去:“我把昨天的数据传上去了,
云端说没问题。”老张没接话。他把早上的记录导进硬盘,又点开了上周的存档,
随便翻看着。屏幕上的线歪歪扭扭,像一堆没缠好的线团。第二天早上,
老张还是五点四十醒的。天比昨天亮得早了点,东边的沙丘顶上镶了道金边。
他照旧烧水泡茶,六点整走进观测室。六点十五分,绿线又抖了一下。这次老张看得清楚些。
波动起来的幅度比昨天大了一点点,形状像个小小的鼓包,上去,下来,前后不过两秒,
快得像眨了下眼。他皱了皱眉,调出昨天同一时间的记录,把两条绿线叠在一起。
两个鼓包几乎重合,就像用圆规画出来的。“怪了。”他低声说。“啥怪了?
”小李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他今天来得早些,手里拿着个保温杯,里面是牛奶,冒着白气。
老张指着屏幕:“你看这儿。”小李凑过来,眯着眼睛看了半天:“哦,小波动呗,
昨天也有?”“嗯,同一时间。”小李挠了挠头:“可能是卫星过境吧?现在天上卫星多,
有的卫星轨道固定,每天这时候从头上过,信号就会抖一下。”老张没说话。
他知道卫星过境的信号什么样,那是一串连续的波动,像波浪一样,不会就这么一下。
而且这观测站接收的是X波段,民用卫星很少用这个波段,大多是科研卫星。
他把这两条记录标了红,保存起来。“张叔,你早饭吃了没?我带了包子,肉的。
”小李从包里掏出个塑料袋,里面装着两个白胖的包子,冒着热气。老张摇摇头:“不了,
喝了茶,不饿。”小李也不勉强,自己拿起一个包子啃起来,油汁顺着嘴角往下滴。
“我昨天刷视频,看见有个天文台拍到流星雨了,老好看了。”“嗯。
”老张的目光还在屏幕上。第三天早上,老张提前了五分钟坐在观测室里。他没泡茶,
就坐在椅子上,盯着右下角的绿线。屏幕的光映在他脸上,忽明忽暗,像水面上的光斑。
六点十四分五十秒,绿线还是平的。六点十四分五十五秒,绿线微微动了动,
像要醒过来的虫子。六点十五分整,绿线猛地往上跳了一下,又迅速落回原位。
这次的波动形状,像个歪歪扭扭的问号。老张的手指在桌子上敲了敲,节奏很慢,一下,
又一下。他确定不是卫星,也不是设备故障。哪有故障这么准时,还能画出形状来?
他调出更早期的记录,往前翻了七天。七天前的六点十五分,绿线安安静静的。六天前,
也是平的。五天前,还是平的。从三天前开始,每天一次,准时准点。“小李,
”他喊了一声。小李正在外面打电话,说的是老家话,叽叽喳喳的。听见喊声,他跑进来,
手机还贴在耳朵上,对着那边说了句“先不说了啊”,就挂了。“咋了张叔?
”“你来看这个。”老张把七天的记录调出来,按日期排好。小李凑过来,
眼睛越睁越大:“这……这是同一个时间点?”“嗯。”“每天都有?”“嗯。
”小李拿起平板,对着屏幕拍了张照:“我查查,X波段在这个时间有啥卫星活动。
”他手指飞快地划着屏幕,嘴里念念有词,“北斗过顶是六点二十,
鹊桥号应该在凌晨……不对啊,没记录。”老张端起桌上的搪瓷缸,茶已经凉了,
他喝了一口,涩涩的。“不是卫星。”“那是啥?”小李的声音有点发紧。“不知道。
”老张把这些记录复制到U盘里,U盘是个旧的,银色外壳磨得发亮,
上面还贴着个褪色的标签,写着“备份1”。“我给省城发个邮件。
”他走到角落的旧电脑前,那是台淘汰下来的台式机,开机要等三分钟。屏幕亮起来,
桌面背景是默认的蓝天草地。他点开邮件软件,输入天文台的地址,主题就写“异常信号”。
正文很简单:“每日6:15,X波段出现异常信号,重复三天,特征一致。附数据。
我开红旗奔丧(宋晓岚陆城)小说最新章节_全文免费小说我开红旗奔丧宋晓岚陆城
拒收男友的保时捷林晚晚周聿白小说完整版_热门好看小说拒收男友的保时捷(林晚晚周聿白)
比武招亲前夜李习存宿天睿小说完结推荐_完整版小说免费阅读比武招亲前夜(李习存宿天睿)
老公青梅吃了我的兔子后林樱樱封庭烨全文在线阅读_老公青梅吃了我的兔子后全集免费阅读
重生开学程倩陆怡宁最热门小说_免费小说全集重生开学(程倩陆怡宁)
《妻子污蔑我毒杀大熊猫》熊猫柳月月火爆新书_妻子污蔑我毒杀大熊猫(熊猫柳月月)免费小说
母亲被诬陷侵占慈善款,妻子竟替贫困生作伪证林宇安江晚无弹窗全文免费阅读_最新推荐小说母亲被诬陷侵占慈善款,妻子竟替贫困生作伪证(林宇安江晚)
为扶弟林秋市长热门完本小说_最新章节列表为扶弟(林秋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