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岚站在耸入云端的写字楼,远眺:呼啸而过的车子、匆匆赶路的行人,覆盖了柏油路,
望不见脚下是风景,还是荆棘。就像她颠沛流离的半生,行过万里路,却过不去万重山。
偶尔被不远不近的同事问到乡里事,只寥寥数语带过,以遮掩的笑容表达对家的眷念。
个中滋味,局中人最清楚。可戴着面具久了,人就容易丢掉原来的自己。李岚亦是这般,
差点忘了本真的模样,好在,最后又及时清醒。正想得出神,
男人从背后拍了下她:“想好了吗?”“嗯。只要你不退缩。”女人予以回应,卸下防备。
给眼前的男人,讲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李岚是家中第二个女儿,上有大哥,下有小妹。
沿袭了多孩家庭中夹在中间的尴尬处境,打小开始,她在家就没什么存在感。纵然长得俊,
听父母话,端茶送水讨好着其他家庭成员,可还是免不了被骂得最多。犹要说的是,
几十多年前的教育是比不上互联网时代的。每家每户能一路读到大学的山里娃,是“龙凤”。
像李家有三个孩子,自然会把更多教育资源往大哥身上堆。“重男轻女”“养儿防老”,
一向不会从历史中彻底根除。所以,李岚小学还没毕业,就辍学了。她不爱读书,就喜欢玩。
跟在大孩子身后玩,上课时间玩,不上学的时候也玩。家里的大人,
更是巴不得女娃娃不好学,这样就又能省一笔学费。于是,还没到青春期,
李岚就成了“半文盲”。可她没有不开心,甚至觉得存有私心的李父,是偏爱她,
才让她从学习的苦海中脱离。尤其是见着身边同龄人,都羡慕自个儿不用上学、不用写作业,
她会更加雀跃地向众人炫耀:“我爸最好了,也不强迫我上学。”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
命运的齿轮也自此失控不为她所掌舵。而李父,则在二女儿辍学后,一反常态满腹心事。
不时有邻居打趣他,可以早点给闲在家的娃定个好人家,回头再等几年,就能嫁人了。
类似的建议,李父的确在心里掂量过,可他更操心的是怎样培养儿子。彻夜难眠的忧虑,
从他给大儿子筹学费就一发不可收拾了。那天,李母从床头柜里掏出粗糙的钱袋,
点了点里面的票子,纵然二女儿不再念书,可剩下的钱,也只够两个孩子上完初中,
亦或供一个孩子继续往上读。“怎么和两个孩子说呢?”“直接说。”“和谁说?
”“三闺女。”李母低下头去,知道两个闺女自出生那刻起,命运就难逃父辈压制,
可她也只是叹了口气。至少,她们进过了学堂,也识了些字。比当母亲的强,就好了。
2李母甚至都没接着往下问,便把当“恶人”的活儿揽了去。李父则在一边,抽着烟,
吞云吐雾,好生当大爷。“星子,你还想继续读书吗?”“怎么了,妈。
是家里交不起学费了吗?我早就不想读了,就想和二姐一样,天天玩。”“真的?”“嗯。
”“好。我知道了。”母女间的对话,很短。李星也没有缠着李母扯闲话,毕竟,
爹妈早已默认家中的孩子都能理解大人的话,要是敢反抗那是大不孝。于是,到了第二天,
李星照常要背着书包去村小时,李母赶紧叫住她:“不用去了,我都和老师说了,这书,
你不读了。”“哦。”明明昨晚是自己答应的,可等到真不用去上学了,心里突然空荡荡的。
站在远处的李岚看到这一幕,立马跑过来拍了拍三妹的肩膀:“没事儿,
现在咱就是难姐难妹了。回头,早点出去赚钱,买大房子过上理想人生。”“哈哈哈……姐,
你可真幽默。”家中这一切,只发生在两个女孩身上。至于大哥李刚,在中学寄宿,
对此全然不知。所以,一家五口同在屋檐下,却也零零散散。等到周末,
一家人才算凑到了一起。大哥成了家中唯一的“知识分子”,见着两个妹妹整天疯玩,
也装模作样地念叨:“女孩子家的,要淑女一点。不然以后结婚了,又是劳碌命。”一句话,
让四个人陷入沉默。似戳中了谁的心事,使得人对号入座,心里咯噔一下。他以为,
是两个妹妹不爱读书,才辍的学。不承想,李父早已安排好两个女儿的人生:早点出去打工,
再大点就嫁到别人家去,当个贤妻良母,洗衣做饭,这辈子就算过去了。如此种种,
倒也只能藏在心里。直到,它变成现实。李刚返校后,被老师告知有希望考个好高中,这下,
他学得更勤了。每周也少回家,而是留校复习。自此,家中的琐碎,
全都被当家的李父粗暴地“解决”,包括两个闺女。赶上村里人外出打工的大潮,
他给邻里乡亲打了声招呼,就让不满18岁的俩孩子,跟着到外边去了。
也是吃了没文凭的亏,俩姐妹找不到体面工作,只能在饭店里端盘子打杂。
三妹外向能说会道,把分内之事干好后,偶尔还能收点小费;二姐年纪虽大些,
但性子懦弱不善言谈,时不时还能打翻盘子,坏了事。李星告诉李岚:“你这样干活,
是有问题的。就这么干下去,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买上大房子。你得——动动脑子。
”“端盘子还用动脑子?”“你傻呀,我们这儿是大城市。来这吃饭的客人,
难道没几个有钱人?”李星还想说些什么,李岚并不想继续听下去。因为妹妹说的这些,
显然超出了她的认知范围。可生活总喜好上演反转的戏码,越是难以置信的事,
越能出“奇迹”。小家庭女性一生被桎梏的命运,就像五指山一样,
越挣扎越难让人喘得上气。3在外漂泊的三年,两姐妹只逢年过节回家看看。其它日子,
多在外长社会经验。另一边,李刚将要高考,身为长子,他得肩负起读书改命的重任。
想着靠读书,走出大山。可人生岔路口总是遍地小路,人只要走偏了,
就容易迷了路、失了心。一切如李星所想,她在16岁时就碰上了一个有钱人,手笔阔绰,
给她买包买鞋。李岚劝妹妹别掉进钱眼里,最后人财两空。李星对此不以为意,
只觉有钱花就好,哪想得到长远之事。一心想着只要能过上好日子,就能成为人上人。
终究是年纪还小读书少,想得很简单。毕竟打零工没有固定的落脚点,
可跟着社会人混上几年,说不定就实现人生跃迁了。“姐啊,大哥就要高考了。
考上大学要花钱的地儿可不少。咱爹妈能拿出来吗?回头,可不就指望咱姐妹俩供吗?
”“这事儿,你想得比咱爸咱妈还明白?我告诉你,最好离那男人远点儿。”姐妹俩,
渐渐因观念不和起了分歧。之后在同个地方打工,姐姐也要比妹妹干得多。要问为什么,
还是妹妹的钱来得太快,隔三差五逃班也能过几天“富贵日子”,
干活挣的那三瓜两枣早就无法让她收心。偶尔,当李岚身心俱疲地躺在床上,
为不知通向何处的未来规划时,还不免被亲妹嘲笑几嘴:“你那狗屁梦想,
都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实现。别想了,还不如及时行乐呢。”望见比自己小一岁的妹妹,
不过几年,就从追在自己身后玩的跟屁虫,变成了眼前画着浓妆的“假大人”,
李岚叹了口气,为这糟糕透顶的命运。以前,她只是想逃离原生家庭,远走他乡。可现在,
她还想逃离至亲的家人,到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梦想被妹妹一贬低,
甚至让她觉得不再是梦想,不过就是小孩子之间胡扯吹牛的空谈罢了。于是,
在大哥考大学那年,她选择北上,到首都闯荡。而李星,则像被大城市抽走了灵魂,
晃荡在灯红酒绿间,时不时通过写信的方式和家里往来。那段时间,
也是一大家子通信最频繁的日子。李父李母知道二女儿去了首都,
也从小女儿的只言片语中窥见了一种奢靡的生活。对比下来,
反而是大儿子的生活更黯淡:争不过有权有钱的,学不过天赋过人的,只能埋头苦读,
最后能不能找份好工作过活都成了问题。李岚从字行间读出了父亲的内心:原来,他在乎的,
从来不是大哥,而是他自己。而李刚呢,也并非是一心只读圣贤书,
不过是为了保住“娇子”的身份,赢得爹妈的无限偏爱。当父母和大哥的私心,
赤裸裸地被她识破,家人也和外人并无两样。如此,她想着,
与其靠讨好换得一句至亲的夸奖,倒不如在陌生的世界里杀出一条出路。4于是,
李岚降低了和家里人联系的频率,很少再回老家。不久后,便从邻里乡亲那里得知,
大哥没考上大学,投奔了有钱途的小妹。而李父,因为着急把女儿嫁出去,
更是给小女儿献策,赶紧怀上那男人的孩子,这样一家人也算是走在致富的路上了。
有些可笑,李岚打心底这么认为。要是靠个男人,就能发家致富,
那美貌生来就会被明码标价,成为女人最不愿提及的羞辱。现实,一向残酷。
主动权不被自己所有,连选择的机会都没有。秉持着这种观念,
她愈发成为被家人被孤立的存在。索性,最后她和家里断了来往,自个儿过活。而后几年,
李岚干着一份刚刚好的工作。钱不多,但够用;很枯燥,但时间短;可以交心的朋友不多,
但好在人际关系简单。这样的生活状态,正符合她的期待。可命运偏偏捉弄人,
越想回避什么,便会越撞见什么。这种自洽,与李星的静好形成鲜明对比。因为,
李家最小的孩子,真借着婚姻一跃成了阔太太。好像,是李岚被打了脸,
可又觉得这一切十分不真实。这还是李父破天荒主动给她打的电话,告知她的。话里话外,
无不为这个小女儿骄傲。明面上是唠家常,实际上,也话中有话暗讽李岚没啥出息,
不如李星找了个好男人。明明都是一个娘胎里出来的,怎么就非要比出个输赢呢?
陈默苏晚《蚀骨替身绝症月光下的赎金》完结版免费阅读_蚀骨替身绝症月光下的赎金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高考前,青梅已落宋惠惠惠免费小说全集_小说免费完结重生高考前,青梅已落宋惠惠惠
将军,加个鸡腿,我帮你夺江山(萧绝白萧绝)完结版小说_最新全本小说将军,加个鸡腿,我帮你夺江山萧绝白萧绝
哥哥难追,小爷不追了(叶珩单烨)推荐完结小说_最新章节列表哥哥难追,小爷不追了(叶珩单烨)
相亲下头女被网暴后,我拨通了老领导电话(李欣周建平)最新章节在线阅读_(相亲下头女被网暴后,我拨通了老领导电话)完整版免费在线阅读
假惺惺的你玖日江砚最新章节在线阅读_玖日江砚全本免费在线阅读
诛仙台下无旧梦2风掌月玄深无弹窗全文免费阅读_最新推荐小说诛仙台下无旧梦2(风掌月玄深)
我身上的那个魔咒梁泽梁婉免费小说全集_免费小说在哪看我身上的那个魔咒(梁泽梁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