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爱的琐碎日常林晓陈屿最新章节免费阅读_平常:爱的琐碎日常全文免费在线阅读
作者:好想吃麻辣猪蹄
言情小说连载
《平常:爱的琐碎日常》内容精彩,“好想吃麻辣猪蹄”写作功底很厉害,很多故事情节充满惊喜,林晓陈屿更是拥有超高的人气,总之这是一本很棒的作品,《平常:爱的琐碎日常》内容概括:这是一本藏在时光褶皱里的生活随笔集,没有轰轰烈烈的告白,也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只有散落在朝暮里的寻常片段。
可能是清晨餐桌上冒着热气的豆浆,杯沿沾着对方没擦干净的黄豆渣;是傍晚下班回家,玄关处并排摆着的两双拖鞋,一双鞋尖歪向里,一双鞋跟沾着泥;是周末窝在沙发上追剧,你嫌他吃薯片声音太响,却还是默默把垃圾盒推到他手边;是冬夜里他把你的手揣进自己口袋,指尖传来的温度比暖炉更让人踏实。
那些被忽略的细碎瞬间——洗衣机里缠绕的袜子、冰箱上贴着的购物清单、一起组装家具时拧歪的螺丝、睡前分享的半句废话,都被悄悄酿成了爱的模样。这本书想告诉你,爱情从不是远方的烟火,而是落在生活肌理里的星光,藏在每一个“没什么特别”的日常里,温柔又绵长。
2025-09-23 00:02:00
林晓坐在105路公交车靠窗的位置,帆布包稳稳地放在腿上,里面的样稿和笔记本像是揣着一簇小小的火苗,让她的指尖始终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暖意。
车窗外,青城市的晨景正随着公交车的颠簸缓缓铺展——老城区的青砖黛瓦被晨光浸得柔软,巷口的早点摊飘出的热气裹着豆浆和油条的香气,透过半开的车窗钻进来,和她帆布包里桂花糕的甜香交织在一起,酿成了独属于周一清晨的烟火气。
她抬手将车窗又推开了一条缝,风带着凉意吹在脸上,让她因刚才和陈屿见面而微微发烫的脸颊渐渐降温。
脑海里却忍不住反复回放刚才在会议室的画面:陈屿低头看图纸时专注的眉眼,讨论“双层解读”方案时眼里闪过的惊讶,还有吃到桂花糕时嘴角那抹极淡的笑容……每一个细节都像被晨光镀了层金边,清晰得仿佛就发生在眼前。
她拿出手机,点开和闺蜜苏然的聊天框,手指飞快地敲着屏幕:“然然,我刚才和筑境设计的陈屿对接工作了,他比照片里还让人有好感,严谨又温柔,还吃了我带的桂花糕!”
消息发出去没几秒,苏然的回复就弹了出来:“哇!
是那个很有名的‘细节控’设计师吗?
你居然能让他吃你带的东西,可以啊晓晓!
快展开说说,长得帅不帅?
有没有机会发展一下?”
后面还跟着一串八卦的表情包。
林晓看着屏幕,忍不住笑了出来,手指轻轻戳了戳苏然发来的表情包,回复道:“别瞎想,就是单纯的工作对接。
他人是挺帅的,气质很干净,说话也很有条理,对画册的要求很高,但不是那种难沟通的人。”
她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而且他说我带的桂花糕和他奶奶做的味道很像。”
“啧啧啧,这就是缘分的开始啊!”
苏然的消息秒回,“奶奶同款味道,这可是偶像剧里的经典桥段!
你可得抓住机会,别光顾着工作,也看看身边的人。”
林晓无奈地摇了摇头,收起手机。
苏然总是这样,一提到感情就格外兴奋。
她靠在椅背上,看向车窗外,公交车正驶过青城市的老护城河。
河面上泛着粼粼的波光,几只白鹭贴着水面飞过,翅膀溅起的水花落在水面,晕开一圈圈涟漪。
河边的柳树己经抽出了新枝,嫩绿的枝条垂在水面,随着风轻轻摆动,像姑娘们散开的发丝。
她想起刚才和陈屿讨论老教堂改造时,他提到的那位张爷爷。
想象着张爷爷小时候在教堂门口写作业,神父教他弹钢琴的场景,心里忽然涌起一股莫名的触动。
那些藏在老建筑里的故事,就像河面上的涟漪,看似微小,却能在时光里慢慢扩散,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而她和陈屿的工作,就是把这些故事收集起来,用文字和图片,让更多人看到老城区的温度。
公交车忽然减速,林晓下意识地抓住了扶手。
前面路口发生了一起轻微的交通事故,一辆电动车和一辆自行车撞到了一起,幸好双方都没有受伤,只是在路边互相理论着。
公交车司机按了按喇叭,耐心地等待着。
林晓看着窗外争执的两人,忽然想起自己上周和苏然去逛书店时,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把书架上的书碰掉了,书店老板非但没有生气,还蹲下来和小朋友一起把书捡起来,耐心地教他怎么把书放好。
“生活里的小事,其实都藏着温柔啊。”
林晓小声嘀咕了一句。
就像陈屿在会议室里,会特意把图纸推到一边,给她留出放东西的位置;会在她婉拒午餐邀约时,没有勉强,还主动送她到电梯口;会记得奶奶做的桂花糕的味道,对老味道有着格外的执念。
这些琐碎的细节,就像老城区巷子里的路灯,虽然不耀眼,却能在不经意间温暖人心。
等了大概十分钟,路口的交通终于恢复了畅通。
公交车重新启动,林晓拿出笔记本,翻到之前记录对接问题的那一页,开始梳理刚才和陈屿确定的内容。
她把“双层解读”的文字风格、左右排版的图片呈现方式、哑粉纸的内页材质和铜版纸的封面工艺,还有两周后提交初稿的时间节点,都一一用不同颜色的笔做了标注。
红色的笔标注重点,蓝色的笔写补充说明,黑色的笔记录陈屿提到的特殊要求,比如老照片要保留颗粒感,新照片要增强暖色调。
写着写着,她忽然想起刚才忘记问陈屿关于画册序言的事情。
序言是画册的灵魂,需要准确传达出整个项目的设计理念和情感内核。
她拿出手机,点开和陈屿的微信对话框,手指悬在屏幕上,却迟迟没有按下。
她不知道这个时候打扰他是否合适,毕竟己经过了工作对接的时间,而且两人还不算熟悉。
纠结了大概五分钟,林晓还是决定先把问题记下来,等下午回到出版社,整理好所有对接内容后,再统一发微信问他。
她在笔记本上写下“序言:需确认是否由陈屿撰写,或由出版社编辑根据设计理念撰写后交由陈屿修改”,旁边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公交车又到了一站,上来了很多上班族。
一个穿着蓝色工装的师傅手里提着一个很大的工具箱,小心翼翼地挤到林晓旁边的空位坐下,工具箱不小心碰到了林晓的帆布包。
“不好意思啊,姑娘。”
师傅连忙道歉,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
“没关系,师傅。”
林晓连忙把帆布包往自己这边挪了挪,给师傅腾出更大的空间。
“姑娘这是去上班啊?
看你拿的东西,像是做文字工作的?”
师傅自来熟地聊了起来,手里的工具箱还在微微晃动。
“是啊,师傅,我是出版社的编辑,刚才去对接一个画册项目。”
林晓笑着回答。
“画册?
是关于咱们青城市的吗?”
师傅眼睛一亮,“我是搞装修的,经常去老城区干活,看着那些老房子一点点变新,心里可高兴了。
要是有本画册能记录下来,以后老了也能看看,多好啊。”
“是啊,这本画册就是记录老城区改造的,里面有很多老照片和新照片的对比,还有建筑背后的故事。”
林晓想起陈屿说的“记忆载体”,觉得这位师傅的话很有道理。
“那可太好了!”
师傅激动地说,“我小时候在老城区长大,巷口有棵老槐树,夏天的时候,街坊邻居都在树下乘凉,我妈会给我买冰棍,我能吃一下午。
后来老城区要改造,我还担心那棵树会被砍掉,没想到设计师特意把它保留下来了,现在每次路过,都要停下来看看。”
林晓认真地听着,把师傅说的老槐树的故事记在了笔记本上:“师傅,您说的这棵老槐树在哪里啊?
我们画册里或许可以加进去,采访一下像您这样的老居民,说说和老建筑的故事。”
“就在南锣鼓巷那边,现在还在呢!”
师傅详细地告诉了林晓老槐树的位置,还说了很多小时候的趣事,比如巷子里的裁缝铺、卖糖画的老爷爷、夏天傍晚的蝉鸣……这些琐碎的日常,像一颗颗珍珠,串联起了老城区的记忆。
公交车继续行驶,师傅要下车了。
他站起身,对林晓说:“姑娘,谢谢你听我唠叨这么多。
希望你们的画册能越做越好,让更多人知道咱们青城市的老故事。”
“谢谢您,师傅,您的故事对我们很有帮助。”
林晓笑着和师傅道别。
看着师傅下车的背影,林晓心里暖暖的。
她觉得这次的画册项目,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次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旅程。
而她和陈屿,就是这场旅程的同行者,一起收集那些散落在时光里的温暖碎片。
公交车终于快到出版社了。
林晓收起笔记本,看向车窗外。
出版社所在的老写字楼越来越近,墙面上的爬山虎在晨光里摇曳,像在欢迎她回来。
她拿起帆布包,准备下车,忽然想起刚才在筑境设计园区里看到的香樟树。
那些高大的树木,和老城区的老槐树一样,都是时光的见证者,只是一个代表着新的开始,一个承载着旧的回忆。
下车后,林晓快步走向出版社。
路上,她买了一杯热豆浆和一个茶叶蛋,一边吃一边走。
豆浆的热气氤氲了她的眼镜,她摘下眼镜擦了擦,看着眼前的街道——行色匆匆的上班族、背着书包的学生、推着小车的小贩,这些琐碎的日常画面,和老城区的故事、陈屿的笑容、装修师傅的回忆交织在一起,像一首温柔的歌,在她的心里轻轻唱响。
回到出版社,办公室里己经热闹起来了。
同事们都在忙着自己的工作,键盘敲击声、电话铃声、偶尔的交谈声,构成了出版社特有的节奏。
林晓走到自己的座位上,放下帆布包,拿出早上没吃完的桂花糕,放在桌上,想着等会儿分给同事们尝尝。
她打开电脑,新建了一个文档,标题是“‘老城新韵’画册对接内容整理”。
然后,她一边翻看笔记本,一边把和陈屿对接的内容一条条敲进电脑里:文字风格、图片排版、印刷工艺、时间节点、需要补充的采访(张爷爷、南锣鼓巷老槐树的居民)……每敲下一个字,她都能想起和陈屿讨论时的场景,想起他专注的眼神、温和的语气,还有桂花糕的甜香。
整理到一半,主编走了过来,问她对接得怎么样。
林晓把整理好的内容给主编看,还说了自己关于“双层解读”和增加居民采访的想法。
主编很满意,笑着说:“林晓,你果然没让我失望。
这个项目交给你,我很放心。
对了,陈屿那边有没有提什么特别的要求?”
“陈设计师对细节要求很高,比如老照片的色调、纸张的材质,都有明确的要求。
不过他也很通情达理,我们提出的想法,他都会认真考虑。”
林晓想起陈屿吃到桂花糕时的笑容,补充道,“而且他对老城区的感情很深,很看重建筑背后的故事。”
“那就好,”主编点了点头,“你们好好配合,争取把这本画册做成我们出版社今年的精品。”
主编走后,林晓继续整理对接内容。
她想起还没问陈屿序言的事情,于是打开微信,给陈屿发了一条消息:“陈设计师,您好,我是林晓。
刚才对接时忘记问您关于画册序言的事情,想确认一下序言是由您撰写,还是由我们出版社编辑根据设计理念撰写后交由您修改?
另外,今天和您提到的南锣鼓巷的老槐树,我遇到一位老居民,他说那棵树承载了很多童年回忆,或许我们可以把它加到画册里,采访一下相关的居民,您觉得怎么样?”
消息发出去后,林晓心里有些忐忑,不知道陈屿什么时候会回复。
她拿起桌上的桂花糕,掰了一块放进嘴里,甜香的味道在嘴里散开,让她想起陈屿说的“和奶奶做的很像”。
她忽然很好奇,陈屿的奶奶是怎样的人,是不是也像那位装修师傅一样,对老味道、老故事有着深深的执念。
过了大概二十分钟,陈屿的微信回复终于来了:“林编辑,序言我会抽空撰写,写完后发给你看看。
关于南锣鼓巷的老槐树,这个想法很好,我之前也注意到那棵树了,它确实是老城区的标志性景物之一。
你可以先联系一下那位老居民,了解更多细节,后续我们可以一起去现场看看。”
看到陈屿的回复,林晓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她连忙回复:“好的,陈设计师,我会尽快联系那位老居民。
序言的事情麻烦您了,您要是有什么需要我们配合的,随时可以说。”
“不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
陈屿的回复很简洁,却让林晓觉得很安心。
她放下手机,继续整理对接内容。
阳光透过百叶窗,在电脑屏幕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老城区巷子里的阳光,温暖而细碎。
林晓看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文字,心里充满了干劲。
她知道,接下来的日子会很忙碌,要联系采访对象、整理文字内容、和陈屿沟通细节,但她一点也不觉得累。
因为她知道,这本画册不仅是对老城区的记录,更是她和陈屿共同编织的关于“爱与日常”的故事的开始。
下午的时候,林晓联系了那位装修师傅,拿到了南锣鼓巷老槐树附近居民的联系方式。
她还和摄影团队取得了联系,确定了下周去老城区拍摄的时间。
忙完这些,己经快到下班时间了。
同事们都陆续收拾东西准备回家,林晓却还在整理采访提纲,她想把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周全,不辜负陈屿的信任,也不辜负那些藏在老城区里的温暖故事。
夕阳透过窗户,把办公室染成了温暖的橙黄色。
林晓看着窗外渐渐落下的太阳,想起早上奔赴筑境设计公司的路途,想起和陈屿的初次见面,想起装修师傅的故事,心里忽然充满了期待。
她期待着下周去老城区采访,期待着和陈屿一起讨论画册的细节,期待着这本画册能早日出版,让更多人看到老城区的温度,看到那些藏在琐碎日常里的爱与温暖。
她收拾好东西,拿起帆布包,走出出版社。
夕阳下的街道格外美丽,老城区的青砖黛瓦被染成了金色,巷口的早点摊己经换成了卖水果的小贩,空气中弥漫着西瓜和桃子的甜香。
林晓慢慢走着,脚步比早上来时更轻快。
她知道,这场奔赴设计公司的路途,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工作行程,更是一场温柔的遇见,而这场遇见,会像夕阳一样,在她的生命里留下温暖的印记,指引着她走向更多充满爱与琐碎日常的时光。
相关推荐:
雪山飞狐,寒锋未了沈沧澜胡斐热门小说大全_免费小说完结雪山飞狐,寒锋未了沈沧澜胡斐
一滴水救下女剑仙,她奉我为神苏瑶凌清寒热门小说推荐_完本小说大全一滴水救下女剑仙,她奉我为神(苏瑶凌清寒)
一滴水救下女剑仙,她奉我为神(苏瑶凌清寒)免费小说在线阅读_在线阅读免费小说一滴水救下女剑仙,她奉我为神(苏瑶凌清寒)
一滴水救下女剑仙,她奉我为神苏瑶凌清寒最新推荐小说_完结版小说推荐一滴水救下女剑仙,她奉我为神苏瑶凌清寒
美剧:三角洲威龙,从海豹开始(苏文森杰森)小说最新章节_全文免费小说美剧:三角洲威龙,从海豹开始苏文森杰森
美剧:三角洲威龙,从海豹开始苏文森杰森免费小说在线阅读_最新章节列表美剧:三角洲威龙,从海豹开始(苏文森杰森)
美剧:三角洲威龙,从海豹开始(苏文森杰森)网络热门小说_最新章节列表美剧:三角洲威龙,从海豹开始(苏文森杰森)
守夜人编年史(林夏苏雨)最新好看小说_最新章节列表守夜人编年史(林夏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