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星火八路军游击战中篇故事问心君问心君热门小说推荐_完本小说大全太行星火八路军游击战中篇故事(问心君问心君)

太行星火八路军游击战中篇故事问心君问心君热门小说推荐_完本小说大全太行星火八路军游击战中篇故事(问心君问心君)

作者:永恒不朽问心君

其它小说连载

影视《太行星火八路军游击战中篇故事》,主角分别是问心君问心君,作者“永恒不朽问心君”创作的,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如下:热门好书《太行星火:八路军游击战中篇故事》是来自永恒不朽问心君最新创作的影视的小说,故事中的主角是永恒不朽问心君,小说文笔超赞,没有纠缠不清的情感纠结。下面看精彩试读:太行星火:八路军游击战中篇故事

2025-09-29 03:02:50

第一章 苍岩岭的投军者5000字1938年秋,太行山的雨下得黏腻。

苍岩岭下的王家峪,泥路上的车辙里积着水,混着枯黄的橡树叶,像一滩滩稀释的墨。

十六岁的王满囤蹲在自家院墙上,手里攥着半块啃剩的玉米面饼,

眼睛却盯着山口——三天前,八路军的游击队从岭上下来过,领头的那个戴八角帽的连长,

腰间别着把驳壳枪,说话声音像洪钟,把躲在山坳里的百姓都喊了出来:“老乡们,

鬼子占了咱的城,抢了咱的粮,咱不能当孬种!跟着八路军,打鬼子,保家乡!

”那时王满囤挤在人群最前面,看着连长身后的兵:有的背着步枪,有的扛着大刀,

还有个戴眼镜的兵,怀里抱着个铁皮箱子,里面装着印传单的油墨。他们的军装洗得发白,

裤脚沾着泥,可眼神亮得像岭上的星星。“满囤!你又爬墙!”娘从屋里出来,

手里拿着件打补丁的蓝布褂子,“快下来,把衣裳换了,一会儿你爹从岭上砍柴回来,

又要揍你!”王满囤没动,指着山口的方向:“娘,八路军啥时候再来?我要去当八路,

打鬼子!”娘的手顿了一下,眼圈突然红了:“打啥鬼子?你哥去年在县城给鬼子当苦力,

被鬼子用刺刀挑了,你忘了?咱安安分分过日子,别去凑那个热闹!”王满囤攥紧拳头,

指甲掐进掌心:“就是因为哥死了,我才要去打鬼子!不把鬼子赶出去,

咱永远过不了安生日子!”正说着,山口传来一阵马蹄声。王满囤眼睛一亮,

从院墙上跳下来,顾不上拍身上的泥,拔腿就往山口跑。娘在后面喊他,他也没回头。

山口的老槐树下,停着三匹战马。领头的正是三天前那个连长,此刻他正皱着眉头,

听一个挎着药箱的女兵说话:“李连长,岭西的鬼子增兵了,听说要搜山,找咱们的粮站。

”“知道了。”李连长点点头,声音依旧洪亮,“让二排的兵去把粮站的粮食转移到山洞里,

三排跟着我,去岭北的张家凹,看看老乡们的粮藏好了没。”王满囤喘着气跑过去,

“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连长!我要参军!我要打鬼子!”李连长愣了一下,

低头看着他:“你多大了?”“十六!”王满囤挺了挺胸,“我能砍柴,能挑水,还能爬树,

鬼子来了我能当向导!”旁边的女兵忍不住笑了:“小鬼,当兵可不是爬树砍柴,

要扛枪打仗,会死人的。”“我不怕死!”王满囤猛地抬头,眼睛里闪着光,

“我哥被鬼子杀了,我要替我哥报仇!”李连长蹲下身,伸手摸了摸他的头:“好孩子,

有骨气。可你还小,先在家帮着娘种地,等你长到十八岁,我亲自来接你。”“我不小了!

”王满囤急了,从怀里掏出一把磨得发亮的柴刀,“我能用这个砍鬼子!”这时,

山口突然传来一阵枪响。李连长脸色一变,猛地站起身:“不好,鬼子来了!

”他回头对女兵说:“小周,你带着满囤回村,让老乡们往山洞里躲!我去看看!”说完,

李连长翻身上马,朝着枪响的方向奔去。小周拉起王满囤的手:“快走!鬼子来了!

”王满囤跟着小周往村里跑,耳朵里全是枪响。他回头看了一眼,只见岭上的橡树林里,

冒出几缕黑烟,还有鬼子的“膏药旗”在风里飘——那是他第一次看见鬼子的旗帜,

像一块脏污的破布,扎得他眼睛疼。村里的百姓乱作一团,

王满囤的爹扛着锄头从岭上跑回来,拉着娘和满囤就往山后的山洞跑。山洞里挤满了人,

老人们在祈祷,孩子们在哭,王满囤却扒着洞口的石头,

往外看——他看见八路军的兵从岭上冲下来,和鬼子交上了火。

李连长的驳壳枪在阳光下闪着光,一枪就撂倒了一个鬼子。可鬼子的人多,还有机枪。

八路军的兵渐渐退了下来,一个兵被子弹打中了腿,倒在地上。李连长想去救他,

却被鬼子的机枪压制得抬不起头。王满囤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突然想起,岭上有一条小路,

是他砍柴时踩出来的,能绕到鬼子的背后。他趁爹不注意,偷偷从山洞里溜了出去,

顺着小路往岭上跑。小路又陡又滑,王满囤摔了好几跤,膝盖磕出了血,也顾不上疼。

快到岭顶时,他看见鬼子的机枪手正趴在一块大石头后面,疯狂地扫射。他屏住呼吸,

悄悄绕到石头后面,举起手里的柴刀,朝着鬼子的后脑勺砍了下去。鬼子“嗷”了一声,

倒在地上。王满囤愣了一下,看着手里沾血的柴刀,心脏“砰砰”直跳。“小鬼!小心!

”突然,李连长的声音传来。王满囤回头,看见一个鬼子举着刺刀朝他扑过来。他想躲,

却已经来不及了。就在这时,李连长一枪打中了鬼子的胸膛,鬼子倒在他面前。

李连长跑过来,一把拉住他:“你不要命了!”王满囤看着李连长,咧嘴一笑:“连长,

我把鬼子的机枪手砍了!”李连长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好小子!有种!从今天起,

你就是八路军的兵了!”那天下午,鬼子因为失去了机枪手,被八路军打退了。

王满囤跟着李连长回到山洞,娘看见他身上的血,吓得哭了起来。

李连长拍着王满囤爹的肩膀:“老乡,你这儿子,是个好兵!”爹看着满囤,叹了口气,

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里面裹着几块银元:“满囤,跟着部队,好好干,别给咱王家丢脸。

要是想娘了,就托人捎个信。”王满囤接过布包,眼圈红了。他给爹娘磕了三个头,

然后跟着李连长,踏上了岭上的小路。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像一串钉在太行山上的钉子。走在最前面的李连长,突然回头对他说:“满囤,

以后别叫我连长,叫我老李。咱们八路军,官兵平等,没有官架子。”王满囤点点头,

把柴刀别在腰上,又摸了摸怀里的玉米面饼——那是娘早上给他烙的,他要留着,

等打了胜仗,和战友们一起吃。岭上的风很大,吹得他的衣角猎猎作响。他抬头看了看天,

星星已经出来了,亮得像八路军兵眼里的光。他知道,从今天起,他不再是王家峪的王满囤,

而是八路军的兵,是打鬼子的战士。

第二章 粮站的暗哨5000字王满囤成了八路军游击队的“小鬼兵”。因为年纪小,

老李没让他扛枪,而是让他跟着小周,负责给伤员换药,帮炊事班挑水,

有时候还跟着那个戴眼镜的文书,一起印传单。文书姓赵,是个大学生,从北平来的。

他总爱教王满囤认字,还给了他一本翻得卷边的《论持久战》。王满囤认字慢,

赵文书就一句一句地教他:“抗日战争是持久战,不是一年半载能打完的,咱们要靠游击战,

积小胜为大胜,把鬼子拖垮!”王满囤似懂非懂,却把“游击战”三个字记在了心里。

他问老李:“李连长,啥是游击战?”老李正在擦他的驳壳枪,闻言笑了:“游击战啊,

就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说白了,就是不和鬼子硬拼,瞅准机会,

打他一下就跑,让他摸不着咱们的影子。”王满囤点点头,

想起上次在岭上砍鬼子机枪手的事,原来那就是“敌疲我打”。

游击队的粮站藏在苍岩岭深处的一个山洞里,里面堆满了老乡们捐的粮食,

还有从鬼子手里缴获的面粉。负责看守粮站的是老周,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兵,

腿上留着长征时的枪伤,走路一瘸一拐的。这天早上,老李把王满囤叫到跟前:“满囤,

你去粮站帮老周看几天,顺便学学怎么放哨。记住,看见陌生人,别声张,先躲起来,

看清他是干啥的,再回来报信。”王满囤兴奋得直点头,扛着赵文书给他的那把柴刀,

跟着老周往粮站走。粮站的山洞很隐蔽,洞口被藤蔓遮住,只留一个能容一人进出的小口。

洞里很干燥,粮食堆得像小山,老周在洞里搭了个土炕,还支了个小炉子,能烧开水。

“满囤,来,我教你放哨。”老周坐在土炕上,从怀里掏出一个铜哨子,

“白天你就趴在洞口的橡树上,看见可疑的人,就吹三声短哨;晚上你就守在洞口,

听见动静,就吹一声长哨。记住,千万别暴露自己。”王满囤接过铜哨子,攥在手里,

冰凉的金属触感让他心里踏实。接下来的几天,王满囤每天早上都爬到洞口的橡树上放哨。

岭上很静,只有风吹过树叶的声音,还有偶尔传来的鸟鸣。他看着远处的山口,

心里盼着能看见鬼子,好试试自己的哨子灵不灵。第五天下午,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王满囤突然看见山口来了一个人。那人穿着一身破烂的灰布衫,背着个竹筐,

筐里装着些草药,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像是个采药的老乡。

可王满囤觉得不对劲——这人走的路,是往粮站的方向来的,而且他的眼神总是往四周瞟,

不像个正经采药的。王满囤屏住呼吸,把身体往树叶里缩了缩。那人越走越近,

王满囤看清了他的脸:颧骨很高,嘴唇很薄,嘴角边有一道刀疤。他的竹筐底下,

好像藏着什么硬邦邦的东西。“老乡!你是哪个村的?

”王满囤突然开口喊了一声——他想试试这人的反应。那人吓了一跳,猛地转过身,

看见树上的王满囤,脸上立刻堆起笑:“小鬼,我是岭下西王村的,来采药。你是干啥的?

”“我是看山的。”王满囤故意装出天真的样子,“这山上有狼,你小心点。”那人笑了笑,

继续往粮站的方向走。王满囤心里更疑了,他悄悄从树上滑下来,躲在藤蔓后面,

看着那人走到洞口附近,蹲下身,假装采药,眼睛却在偷偷打量洞口的藤蔓。

王满囤握紧铜哨子,轻轻吹了三声短哨——这是给老周的信号。洞里的老周听见哨声,

立刻从洞里出来,躲在藤蔓的另一边。那人没发现他们,从竹筐底下掏出一个小本子,

在上面画了几笔,然后又把本子藏回筐底,背着竹筐往山口走。“满囤,看清他干啥了?

”老周小声问。“他在本子上画画,好像是画洞口的样子。”王满囤说。

老周皱起眉头:“不好,是鬼子的探子!满囤,你在这守着,我去给李连长报信!

”老周说完,转身就往游击队的驻地跑。王满囤蹲在藤蔓后面,

心里又紧张又兴奋——这是他第一次发现鬼子的探子,他觉得自己像个真正的战士了。

天黑的时候,老周带着老李和几个兵回来了。老李听完王满囤的描述,

点点头:“这肯定是鬼子的探子,想摸清咱们粮站的位置。满囤,你立了一功!

”王满囤咧着嘴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老李让兵们在粮站周围设下埋伏,

然后对王满囤说:“满囤,你再去橡树上放哨,要是看见那探子再来,就吹哨子。

”王满囤爬到橡树上,眼睛盯着山口。半夜的时候,他看见山口来了一队鬼子,

大概有二十多人,还有一个伪军,正是白天那个采药的探子。王满囤立刻吹了一声长哨。

埋伏在周围的兵们立刻做好了准备。鬼子跟着探子,小心翼翼地往粮站走,走到洞口附近时,

老李突然喊了一声:“打!”枪声立刻响了起来。鬼子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纷纷趴在地上还击。那个探子想跑,被老周一枪撂倒。鬼子的机枪响了起来,

子弹打在橡树上,溅起一片片木屑。王满囤趴在树上,吓得心都快跳出来了,

可他没敢动——他知道,自己不能暴露。战斗持续了半个多小时,鬼子见讨不到便宜,

又怕八路军有援兵,只好拖着尸体,狼狈地退走了。战斗结束后,

老李拍着王满囤的肩膀:“满囤,你这次立了大功!要不是你发现了探子,

咱们的粮站就危险了!”王满囤摸着被子弹打中的橡树,心里又骄傲又后怕。

老周递给他一碗热水:“小鬼,别怕,以后跟着咱八路军,多打几次仗,你就胆儿大了。

”王满囤喝着热水,觉得浑身暖洋洋的。他看着洞里的粮食,又看了看身边的战友,

突然明白了赵文书说的“持久战”——粮站是八路军的命根子,守住了粮站,

就能守住游击队,就能一直和鬼子耗下去,直到把鬼子赶出去。那天晚上,

王满囤躺在土炕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摸了摸怀里的铜哨子,又摸了摸腰上的柴刀,

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好好放哨,好好打仗,守住粮站,守住太行山,替哥报仇,

替所有被鬼子害死的老乡报仇。洞外的风很大,吹得藤蔓沙沙作响。

王满囤看着洞口透进来的月光,觉得那月光像八路军的枪,

亮得能刺穿黑夜 这可以啊第三章 破袭队的尖刀5000字·续“不过这东西娇贵,

受潮了就哑火,用力摔也能炸。”赵文书压低声音,指尖在地上画了个炸药的形状,

“咱们用的是土炸药,硝石、硫磺、木炭按比例配的,威力虽不如鬼子的制式炸药,

但炸个修路的工具、木料绰绰有余。”王满囤盯着地上的痕迹,

把“硝石、硫磺、木炭”这几个词在嘴里念了三遍,像刻字似的记在心里。后半夜,

岭西突然传来一声闷响,接着是鬼子的枪声和叫喊声。王满囤腾地站起来,

朝着那个方向跑——是破袭队得手了!没跑几步,

就看见破袭队的兵们扛着缴获的铁镐、锯子往回跑,老李走在最后,肩上还扛着个受伤的兵。

王满囤赶紧跑过去帮忙,扶着受伤的兵往炊事班走。“满囤,来得正好!

”老李抹了把脸上的灰,笑得露出白牙,“炸了鬼子三车木料,还烧了他们的工棚,

这仗打得痛快!”王满囤看着兵们手里的战利品,眼睛发亮:“李连长,下次我一定得去!

”老李刚想说什么,远处突然传来马蹄声——是放哨的兵跑回来了,神色慌张:“连长!

鬼子疯了!带着伪军往咱们驻地来了,大概有一百多人!”老李脸色一变,

立刻喊:“全体集合!转移!”驻地顿时忙乱起来,兵们背着枪,抱着文件箱,

炊事班的老班长把铁锅倒扣在背上,赵文书则把印传单的油墨和纸张塞进铁皮箱。

王满囤跟着小周,扶着伤员往山后的密道跑。“满囤,把这个带上!”赵文书跑过来,

塞给他一个布包,里面是那本《论持久战》和几枚用油纸包好的土炸药,“这炸药你先拿着,

记住,不到万不得已别碰导火索。”王满囤紧紧抱着布包,跟着队伍往密道跑。

密道是老周带人挖的,窄得只能容一个人过,里面黑漆漆的,

只能听见前面人的脚步声和自己的心跳声。跑了半个多时辰,终于出了密道,

到了苍岩岭另一侧的“狼窝沟”。老李让兵们隐蔽在沟两侧的山洞里,

然后派了两个兵去打探消息。“鬼子怎么会突然来搜驻地?”小周给受伤的兵换药,

眉头皱着,“难道是破袭队暴露了?”老李蹲在地上,手里拿着根树枝,

在地上画着驻地的地形:“不一定,可能是鬼子丢了工地的东西,气急败坏,瞎搜山。

不过这次来的人多,带着机枪,咱们得小心。”王满囤坐在山洞门口,摸着怀里的土炸药,

突然想起赵文书说的“硝石、硫磺、木炭”。他问身边的老兵:“张叔,咱们的土炸药,

要是和鬼子的手雷比,哪个厉害?”张叔笑了:“那肯定是鬼子的手雷厉害,

不过咱们的土炸药便宜,到处都能凑材料,鬼子的手雷用完了就没了。”正说着,

打探消息的兵回来了:“连长,鬼子在驻地没找到人,正在往狼窝沟这边来,

还抓了西王村的几个老乡,逼着他们带路!”老李猛地站起来:“混蛋!

鬼子这是拿老乡当挡箭牌!”他回头对兵们说:“二排的兵跟我来,去沟口设埋伏,

等鬼子过来,先打他们的机枪手!三排留在这,保护伤员和老乡!

”王满囤赶紧站起来:“李连长,我也去!我能帮你们看路!”老李犹豫了一下,

看了看王满囤手里的布包:“行,跟在我后面,不许乱跑!”王满囤跟着老李和二排的兵,

往沟口跑。狼窝沟的沟口很窄,两侧是陡峭的山壁,正好适合打埋伏。

兵们趴在山壁上的草丛里,枪口对准沟口。王满囤蹲在老李身边,眼睛盯着沟口的小路,

手里紧紧攥着那几枚土炸药。没过多久,沟口传来了鬼子的脚步声和老乡的哭喊声。

王满囤看见鬼子押着几个老乡走在前面,后面跟着端着枪的鬼子兵,

最中间有两个鬼子扛着机枪。“等鬼子进沟,听我的命令再打!”老李压低声音,

手里的驳壳枪已经上了膛。鬼子慢慢走进沟里,押着老乡的伪军边走边骂:“快点!

找不到八路军,就把你们都杀了!”就在这时,一个老乡突然挣脱鬼子的手,

朝着沟里跑:“八路军同志,快跑!鬼子有机枪!”鬼子气急败坏,朝着那个老乡开枪。

老乡倒在地上,鲜血染红了小路。“打!”老李大喊一声,驳壳枪率先响了。

兵们的枪声立刻响了起来,沟里的鬼子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纷纷趴在地上还击。

扛机枪的鬼子想架起机枪,却被老李一枪打中了肩膀,机枪掉在地上。

另一个鬼子刚想去捡机枪,王满囤突然从草丛里跳出来,

把手里的土炸药往鬼子身边扔过去——他记得赵文书说过,用力摔也能炸!

土炸药落在鬼子脚边,“轰隆”一声炸了。鬼子被炸得飞起来,重重地摔在地上。“满囤!

回来!”老李大喊。王满囤赶紧往草丛里跑,刚跑回来,就被老李拉进怀里:“你不要命了!

”王满囤喘着气,看着沟里的鬼子,咧嘴笑了:“李连长,我炸中鬼子了!

”沟里的鬼子没了机枪,又被埋伏在两侧的兵们打得抬不起头,只好拖着尸体,

狼狈地往沟外跑。押着老乡的伪军见势不妙,也跟着跑了。兵们冲下沟,扶起受伤的老乡,

把鬼子留下的机枪和弹药捡了回来。老李看着王满囤,又气又笑:“你这小鬼,胆子真大!

不过这次算你立了功,炸药扔得准!”王满囤摸着发烫的脸,心里比吃了蜜还甜。他知道,

自己终于像个真正的战士了。回到狼窝沟的山洞,赵文书听说王满囤扔炸药炸鬼子的事,

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行啊满囤,都会用炸药了!下次炸鬼子的据点,

我教你怎么点导火索。”王满囤用力点点头,把那本《论持久战》拿出来,

翻到夹着土炸药配方的那一页——他要把这些都学会,要成为八路军里最厉害的兵,

把鬼子都赶出太行山,赶出中国。洞外的天快亮了,东方泛起一抹鱼肚白。

王满囤看着那抹白光,想起老李说的“积小胜为大胜”——炸工地、打埋伏、救老乡,

每一次小胜利,都像一滴水,总有一天,会汇成赶跑鬼子的大河。

第四章 山洞里的课堂5000字鬼子从狼窝沟退走后,不敢再轻易进山搜剿。

游击队趁机把驻地迁回了苍岩岭深处的“红石洞”,这里比狼窝沟更隐蔽,洞里还能住人,

旁边有一条小溪,取水也方便。老李见鬼子暂时没动静,就决定在队里办个“扫盲班”,

让赵文书教兵们认字。兵们大多是农民出身,没读过书,有的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一听要认字,都很兴奋。扫盲班就设在红石洞的大厅里,赵文书用木炭在石壁上写字,

兵们坐在地上,手里拿着树枝,在地上跟着画。王满囤学得最认真,

每天早早地就坐在石壁前,等着赵文书来上课。

“今天咱们学‘抗’‘日’‘救’‘国’这四个字。”赵文书在石壁上写了四个大字,

笔画遒劲有力,“‘抗’是抵抗,‘日’是日本鬼子,‘救’是拯救,‘国’是国家。

连起来就是,抵抗日本鬼子,拯救我们的国家!”兵们跟着念:“抗——日——救——国!

”声音洪亮,震得洞里的水珠都往下掉。王满囤拿着树枝,在地上写了一遍又一遍,

直到把这四个字写得工工整整。他想起哥被鬼子杀的时候,想起老乡被鬼子逼着带路的时候,

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把这四个字刻在心里,永远不能忘。扫盲班除了教认字,

还教兵们学算术。赵文书用小石子当算珠,教兵们算粮食的数量、弹药的分配。

王满囤学得很快,没多久就能算出全队五十多个人,每天要吃多少斤玉米面,

十斤炸药能炸多少个鬼子的工棚。这天下午,扫盲班下课,王满囤跟着赵文书去小溪边打水。

赵文书突然问他:“满囤,你想不想学写你的名字?”王满囤点点头:“想!可是我不会写。

”赵文书蹲在地上,用树枝写了“王满囤”三个字:“‘王’是你的姓,

三横一竖;‘满’是三点水加个‘草’字头,

下面是个‘两’;‘囤’是‘口’字框里加个‘屯’。”王满囤跟着写,写了好几遍,

终于学会了。他看着地上自己的名字,突然觉得,自己不再是那个只会砍柴的小鬼了,

而是有了名字、有了目标的八路军战士。就在这时,洞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是老周从粮站回来了,他肩上扛着个布包,里面装着老乡们新捐的粮食。“老赵,满囤,

你们看我带啥好东西了!”老周把布包放在地上,打开一看,里面竟是几本书,

还有一支钢笔。“这是咋来的?”赵文书拿起书,是一本《三国演义》,还有几本小学课本。

“是西王村的陈先生给的。”老周擦了擦汗,“陈先生是村里的教书先生,

上次咱们救了他的儿子,他特意让我把这些书带来,说让兵们多学点知识,

才能更好地打鬼子。”赵文书拿着书,眼睛都亮了:“太好了!有了这些书,

咱们的扫盲班能教更多东西了!”王满囤拿起那支钢笔,摸了摸笔尖,觉得比树枝好用多了。

他问赵文书:“赵哥,我能用钢笔写字吗?”赵文书笑了:“等你把字写好了,

我就把这支钢笔送给你。”从那以后,王满囤学得更认真了。他每天除了上课,

还会抽出时间,用树枝在地上练字,有时候练到手指发酸,也不肯停。半个多月后,

老李接到了上级的命令,

让游击队去破坏鬼子的“粮食运输线”——鬼子在苍岩岭东边修了一条小路,

每周三都会有一辆马车,从县城往岭西的据点运粮食,护送的鬼子只有五六个。

“这是个好机会!”老李把兵们召集起来,在石壁上画着运输线的地形,

“这条小路有个‘鹰嘴崖’,崖下是条河,咱们就在那设埋伏,等马车过来,

先打了护送的鬼子,再把粮食劫下来,分给老乡们!”兵们都兴奋地喊起来:“好!

劫鬼子的粮!让他们没饭吃!”王满囤也举手:“李连长,我也去!我能帮你们看路,

还能帮你们搬粮食!”老李点点头:“行,你跟着我,这次让你练练手,

用你的柴刀砍鬼子的马缰绳!”王满囤高兴得跳起来,

赶紧去收拾自己的东西——腰上别着柴刀,怀里揣着那本《论持久战》,

还有赵文书给他的那几枚土炸药。出发前,赵文书把那支钢笔递给王满囤:“满囤,

这次任务完成了,回来我教你用钢笔写字。记住,一定要小心,别冲动。”王满囤接过钢笔,

紧紧攥在手里:“赵哥,你放心,我一定不会给八路军丢脸!”游击队趁着夜色,

往鹰嘴崖出发。路上,老李给兵们分配任务:二排的兵埋伏在崖上,等马车过来,

就往下扔石头,砸乱鬼子;三排的兵埋伏在崖下的河边,

负责打护送的鬼子;王满囤跟着老李,等马车停下来,就去砍马缰绳,把马吓跑。

天快亮的时候,游击队终于到了鹰嘴崖。崖上的石头很多,兵们搬了些大石头放在崖边,

等着鬼子的马车过来。王满囤蹲在老李身边,眼睛盯着小路的尽头,手里紧紧攥着柴刀。

没过多久,远处传来了马车的轱辘声。王满囤看见一辆马车慢慢走过来,

前面有两个鬼子牵着马,后面跟着三个鬼子,端着枪,警惕地看着四周。“准备!

”老李压低声音。马车慢慢走进鹰嘴崖的范围。老李大喊一声:“打!

”崖上的兵们立刻把石头推下去,砸在马车上。马车的轱辘被砸坏了,马受惊了,扬起前蹄,

嘶叫起来。护送的鬼子赶紧趴在地上,朝着崖上开枪。崖下的兵们趁机冲出来,

朝着鬼子开枪。两个鬼子当场被打死,剩下的三个鬼子想跑,却被兵们围了起来,

没一会儿就被消灭了。“满囤,上!”老李推了王满囤一把。王满囤立刻冲过去,举起柴刀,

朝着马缰绳砍过去。马缰绳被砍断,马拖着马车,朝着河边跑过去。兵们赶紧追上去,

把马拦住,然后把马车上的粮食搬下来,装在事先准备好的袋子里。“快!

把粮食搬到老乡们的山洞里!”老李喊着。兵们扛着粮食,往附近的老乡山洞跑。

王满囤也扛着一袋粮食,跟着跑。他觉得这袋粮食沉甸甸的,比砍柴还累,

可心里却很高兴——这些粮食,能让老乡们吃上好几天,能让游击队多撑一段时间。

等把粮食都搬完,天已经亮了。老李让兵们把鬼子的尸体拖到河边,扔进河里,

然后带着队伍往红石洞回。路上,王满囤拿出那支钢笔,递给赵文书:“赵哥,任务完成了,

相关推荐:

商屿柯滢《换子血仇重生后渣夫跪求我救他白月光》_(商屿柯滢)热门小说
月薪三千的我走后,集团百亿项目黄了华盛集王海最新章节免费阅读_月薪三千的我走后,集团百亿项目黄了全集免费阅读
砚上朱砂灵木陈砚免费小说在线看_完本小说阅读砚上朱砂(灵木陈砚)
苏婉清苏婉清(穿书恶毒女配复仇计划)全集阅读_《穿书恶毒女配复仇计划》全文免费阅读
穿成下堂妇后逆风翻盘沈铮苏晚娘完结小说免费阅读_热门免费小说穿成下堂妇后逆风翻盘(沈铮苏晚娘)
重生后智斗渣男嫁糙汉顾北辰苏念最新好看小说_已完结小说重生后智斗渣男嫁糙汉顾北辰苏念
重生后马甲甜宠虐渣(宴司爵温以宁)小说全文免费阅读_无弹窗全文免费阅读重生后马甲甜宠虐渣(宴司爵温以宁)
他夜夜折辱他寻找多年的救命恩人采薇李承翊新热门小说_免费阅读全文他夜夜折辱他寻找多年的救命恩人采薇李承翊